電影《匆匆那年》: 不悔夢歸處, 只恨太匆匆

電影快訊 1874℃

電影《匆匆那年》由張一白執導,是一部80後回憶青春歲月的影片。 本片講述了以陳尋、方茴、趙燁等人為代表的80後在高中、大學不同階段經歷友情、愛情之後,逐漸走向成熟的故事。

電影《匆匆那年》: 不悔夢歸處, 只恨太匆匆 - 陸劇吧

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兩個人物是陳尋和方茴。 陳尋作為男一號,他的性格前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他多才多藝,具有音樂天賦、熱愛運動,性格開朗、熱情、自信。大學裡他沒有了高中時的稚氣,多了成熟與責任的擔當。在醫院中,面對老師詢問方茴墮胎的原因,他主動承擔,不惜以他和沈曉棠感情的破裂為代價。 方茴是人生經歷坎坷、性格孤僻的一個女孩,由於之前的種種經歷,她迫不得已轉學。 面對新的環境,她從不主動與人交流。 在遇到陽光、熱情的陳尋之後,很快與他開始了一段新的戀情。

電影《匆匆那年》: 不悔夢歸處, 只恨太匆匆 - 陸劇吧

在陳尋的影響下,她逐漸開朗。 在陳尋球賽勝利時,她跳下父親的自行車后座,去找陳尋,反映了她青春叛逆的性格特點。 但在大學期間,由於陳尋的離開,她無法面對感情的失敗。她固執地規劃她與陳尋的未來,依舊守着最初的約定,體現了她固執的性格。

本片中令人頗有感觸的鏡頭之一是,趙燁與林嘉茉兩人坐在沙灘上寫下自己喜歡的人名字的時候。趙燁看到林嘉茉寫的是“蘇凱”,而不是自己的名字,等林嘉茉走後,他將“蘇凱”改為自己的名字,但海水很快將沙灘上的字跡沖走。 雖然趙燁改了名字,但是無法改變歲月匆匆而逝的現實。 鏡頭之二就是在大學跨年晚會。 禮堂里是燈火璀璨、歡呼雀躍,外面則是孤寂寒冷、漫天飛雪,這兩個不同畫面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禮堂歡呼雀躍的人群中,是陳尋與沈曉棠大唱青春,禮堂之外漫天飛雪的環境下,是方茴用柔弱的身體獨自面對孤寂寒冷。 試想自己所愛之人與別人在舞台上大聲唱着為自己而寫的歌,她怎麼能不肝腸寸斷、撕心裂肺?這兩個不同的鏡頭反映了兩人截然不同的心情,鏡頭與人物心情達到了完美的結合。

電影《匆匆那年》: 不悔夢歸處, 只恨太匆匆 - 陸劇吧

影片採用的是像《還珠格格》、《灌籃高手》之類80後熟悉的音樂,易於引起同齡人的共鳴,使人很快融人劇情當中。這樣的音樂烘託了氛圍,也增強了畫面的感染力,拉近了影片與觀眾的距離,使觀眾回到那個白衣飄飄的年代。 影片片尾曲凸顯了《匆匆那年》的主題。

從陳尋、方茴、趙燁等人身上,我們看到了他們在青春路上的努力,友情也罷、愛情也罷,即使陳尋與方茴最終沒有走到一起,但誰能說他們不曾努力過。 青春期所遇到的坎坷、迷茫,都使他們化繭成蝶、走向成熟。 所謂青春就是經歷一切傷痛之後的成熟與堅強,是一個人最美好和最刻骨銘心的經歷。 當走過之後,才知道它的名字叫青春也叫匆匆。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