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鬆綁”,醫藥行業憋屈了3年,將迎來全新機會

八卦 1391℃

盼望已久的“全面放開”真的來了。12月26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印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總體方案的通知》,宣布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將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


甲類、乙類是我國《傳染病防治法》中對傳染病的分類。艾滋病狂犬病肺結核等均屬於乙類傳染病這類傳染病通常易於防控,或者並不致命。


過去新冠一直是乙類傳染病,但按照甲類管理,表明國家對其十分重視。調整為“乙類”後,新冠病毒傳染源的發現和管理方法都要改變,如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隔離,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核酸和抗原等檢測策略調整為“願檢盡檢”等。


過去圍繞新冠疫情的所有醫藥產業鏈都將被拆散重組,因疫情防控而受影響的醫藥行業也將面臨新的機會。


新冠疫苗,還有必要打嗎?


12月14日,國家衛健委剛剛決定要開始打新冠疫苗“第四針”。


最新的《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實施的通知》提出,可在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基礎上,在感染高風險人群、60歲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較嚴重基礎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開展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也即“第四針”。


但近期的疫情動搖了不少人對疫苗的信心。雖然毒株弱化,感染者死亡率大大降低,但在國內大基數人群前提下,還是有不少老年人之外的感染人群面臨高風險。同時,我國目前累計接種新冠疫苗超過34億劑次,3歲以上人群全程接種率超過90%。從現實狀況來看,疫苗高接種率似乎沒有阻斷病毒感染。


國家衛健委一直沒有披露過具體的感染信息。但匯總各地信息,這一輪感染北京、四川感染比例最高,均已超過50%,不少地區的病毒傳播還在加速,尚未達到峰值。12月1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專家吳尊友在《財經》年會上表示,估計今冬疫情感染率在10%到30%。

新冠“鬆綁”,醫藥行業憋屈了3年,將迎來全新機會 - 陸劇吧


很多人疑惑:既然疫苗無法避免感染,並且重症率和病亡率總體不高,那麼接下來還需要繼續接種第4針,甚至定期接種新冠疫苗嗎?


《乙類乙管總體方案》明確,要進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率,在重症高風險人群中推動開展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各地要根據部署,周密組織實施,優化服務形式,繼續做好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


中國推進接種新冠疫苗一直本着“自願接種”的原則。但實際操作中,接種疫苗往往會和參加大型活動等聯繫到一起。未來“乙類乙管”持續推進,加強針、“第四針”的約束力可能也會隨之調整,不再與民眾行為掛鈎。


眾多開發新冠疫苗的企業,或許會面臨疫苗少有應用的局面。


創新葯,或將從支付端獲益


與新冠疫苗綁定在一起的,還有個經費的問題。


美國已決定2023年開始將原來免費供應的疫苗變更為個人負擔。中國眼下全程疫苗接種率超90%,未來新冠疫苗是否會“常態化接種”,要不要自費?這可能會影響到整個醫藥行業的命運。


今年4月,國家醫保局曾披露數據,國內已接種32億劑次疫苗,疫苗費用達1200餘億元。沒有疫情打擾的2019年,醫保總支出為2萬億元。也就是說,兩年間新冠疫苗的支出,平均每年佔到醫保總支出的3%左右。


醫保基金並不是鐵打的。2018年開始,國家試點推行藥品集采。集採的力度逐年加強,到2021年時,國家醫保局組織開展了3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成為集采頻率最為集中的一年。


集採的成果有目共睹,今年2月,國家醫保局表示,國家組織集採的節約費用已超2600億元。


另外,2015年開始嘗試的醫保價格談判也死死卡住了創新葯企的喉嚨。2021年,醫保總體談判成功率首次超過80.3%,“靈魂砍價”一度出圈。今年6月,醫保局發布《2021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表示,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年內累計為患者減負1494.9億元。


新冠“鬆綁”,醫藥行業憋屈了3年,將迎來全新機會 - 陸劇吧


醫保如此大力度砍價,除了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老問題之外,疫情防控支出也是很大的一塊。醫保基金一方面要保障正常的醫藥服務,另一方面還要應對疫情,因此從各個環節省錢的力度也就很大。2021年是為疫情買單的重要一年,集采和醫保談判也自然拼盡全力,力保醫保基金不出現缺口。


如今,新冠病毒感染調級,意味着眾多資源可能會重新分配。


在突發疫情之下,國家始終需要考慮全民的健康保障,間接影響了醫藥行業最大的支付端,並導致醫藥行業的整體頹勢。即便是創新葯行業,也在2021年的衝擊下信心下沉。眼下,一切都迎來了轉機。本就應該花在民眾健康上的錢,將會更有力度支持創新葯、創新醫療器械的發展。


對此,相關企業應有所察覺。


撰稿 | 煙酰胺

編輯|江芸 賈亭

運營 | 廿十三

插圖|視覺中國

#新冠疫情##第四針疫苗#

標籤: 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