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首部華語輻射電影”大旗的《焚城》經過一周超長點映後,在11月1日正式上映。
香港本土製作的大製作電影本就難得,加上取材和發生地也都是在香港,《焚城》足夠吸引人。然而,真實率·正式上映兩天,“不達預期”不足以形容票房表現,根本就是慘敗。
截至發稿,加上前面一周點映的積累,《焚城》內地票房接近3600萬,影院也比較看好,給了18.6%的排片,位列第二,後續還可以沖一衝。然而電影本來是講香港發生的故事,可是在香港本土兩天只有不到50萬美元票房,摺合港幣350萬左右,慘到匪夷所思,拋開電影本身和其他演員不談,這可是曾經被呼籲競選特首的劉德華啊!全港島的國民偶像啊!不由痛呼,如果香港市民都不支持自己的電影,港片還有希望嗎?
不過,順着《焚城》往前看,會發現劉德華在香港本土其實很早就沒有號召力了。《危機航線》香港票房也才不到500萬,《紅毯先生》只有不到40萬,《金手指》稍微好點,拿到4300萬票房,而差不多同期上映的《潛行》只有1100多萬票房。
香港電影市場的沒落肉眼可見,在內地井噴的那幾年,香港的戲院數量就不增反降,以至於1.15億的《毒舌律師》都是香港本土影史冠軍,而內地電影早就已數十億計了。
於是香港片商和導演北上20年,掀起合拍片大潮,目標是內地更廣闊的市場。《焚城》也不例外,指望能在內地收回成本並盈利,然而希望落空。專業平台給《焚城》的票房預測只有2.01億,對於電影回本來說,不是“差一點”,而是杯水車薪。
簡單計算一下,如果《焚城》票房止步於2億,那麼片方分賬7300萬。那電影製作費多少呢?
《焚城》由香港安樂電影投資,早在深圳路演時,安樂老闆江志強先生說自己“壓力很大,很緊張”,因為《焚城》的製作成本“非常高”,高到把這部電影推向市場的風險極大,甚至被江志強形容成“和賭博一樣”。
江志強先生早就和內地合拍電影,見慣大風大浪,動輒過億的投資,對他來說根本不算什麼,這說明《焚城》投資肯定不是小數目。
看過電影就知道,《焚城》一邊是大量電腦特效,綠幕完成場景延展,大場面細節要精雕細琢,粗略估算一下,這部電影的特效鏡頭不會低於八九百個。而電影燒錢的不止電腦特效,還有大量物理特效,燃燒、爆炸、煙塵,雜亂的火場置景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說,電影每一天的拍攝,都要比一般電影“燒”掉數倍的錢。
《焚城》自然不會像《流浪地球》製作上的耗資那麼大,《流浪地球》拼了命的壓縮演員片酬,但也在吳京追加投資之後,用了3.5億人民幣才拍完。
《焚城》就算製作成本低一點,但別忘了有一個劉德華,他現在的行情價是6000萬,這還是給20多年交情寧浩開出的價格。
這樣算下來,《焚城》的總成本肯定不會低於2.5億,收回7300萬的話,不是杯水車薪是什麼?
誠然,《焚城》有優點也有不足。這部電影值回票價,大量特效鏡頭,整個火場的鋪排、救火的細節,以及大難臨頭下,對這座城市全方位的呈現,都很到位,這凸顯了片方和導演的誠意。而且,從片尾字幕來看,完成《焚城》特效的均為國內公司,這又一次說明,中國電影的工業水準和好萊塢已經不像當年那樣差距那麼大了,目前差距主要還是體現在審美和製作流程的建立上。
缺點也不是沒有。導演一方面想折射現實,讓電影肩負起現實意義,所以故事靈感來自早年香港的“洋電子垃圾”,大火和輻射的滅頂之災,也明確設定在香港。但整個劇情框架和故事推進,卻不太寫實,比如香港發生這麼大的災難,毗鄰的深圳影響也會非常大,但電影完全沒有帶到,格局還是小了點。
由於缺少一條完整且有張力的人物線,在群像勾勒上,導演的力道是散的、無力的,於是後半段那些顯然是在煽情的橋段,很難讓人共情,那些努力表演的演員,反倒讓人覺得矯情,這是《焚城》比較遺憾的一點。
但話說回來,電影是遺憾的藝術,《焚城》在敘事和人物刻畫上確實有點瑕疵,但投資方和導演的誠意肉眼可見。
雖然過去很多天了,但回想江志強先生的話仍然覺得很感動。我問他為什麼70多歲了還要辛苦跑路演、為什麼不繼續投《毒舌律師》《還是覺得你最好》那類小成本電影,穩賺不賠?
他說,香港電影日漸式微,而且還經常被觀眾吐槽,這是他不想看到的。做了一輩子電影,他始終想為香港電影爭口氣,證明香港電影人能拍出來比肩國際大片的好作品,於是就有了《焚城》。
“做了一輩子電影”所言非虛,江志強很多年前就立足香港本土,從事電影發行的工作,將國外佳作引進香港、將香港電影賣到海外。他最輝煌的“戰績”,是把《卧虎藏龍》推向好萊塢,和張藝謀一起完成了《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等作品,每一次重要的技術變革,他也身先士卒,真金白銀的去嘗試,比如《蘇乞兒》時,3d萌芽剛剛開始,於是電影就做了部分3d鏡頭給觀眾嘗鮮。這樣的電影人,真不忍心看着他虧錢,為了這部《焚城》,江志強應該至少是把近些年掙到的錢都投進去了。
當然,觀眾會願意花上幾十塊錢為情懷買單,但電影人不可能花掉幾個億為情懷和責任感買單,除非這個人瘋了。
《焚城》的問世,肯定是有全面的市場考量,這其中至少包含兩個重要因素。
一個是類型片的市場空間。
《焚城》有一個可以參考的案例,就是古天樂的《明日戰記》,內地賣了6.79億,香港也拿到8000多萬票房。《焚城》就算拿到持平的票房成績,兩項加起來,回收近3億,足夠回本且還有盈利空間。
另一個是劉德華。
看過《焚城》就會明白,整個電影從劇本到人物塑造,圍繞劉德華、凸顯劉德華的意圖非常明顯。通常來說,這樣的災難大片,或從底層小人物視角出發,或從高層的上帝視角介入,但劉德華飾演的范偉立上下不靠,而且人物在整個劇情推進中,也有很多生拉硬扯、不合邏輯的地方,江志強是寄希望於劉德華能幫電影打開內地市場,換取更多票房,否則這個角色何必找劉德華?換一個片酬不高的港星不就好了?
我很想知道劉德華是怎麼看這個項目的。《焚城》從前期宣傳到點映期間的路演,他始終隱身,就連最重要的首映禮都沒有出現,似乎在忙自己的演唱會,對電影不聞不問。
按照他這些年的創作習慣,只要自己參與的電影,掛製片或監製差不多成了底線。參與投資的就是“親兒子”,比如《危機航線》是映藝娛樂投資,《潛行》更是他的笨小孩領投,這些電影就會不遺餘力的配合內地路演。
但《焚城》劉德華掛了監製,但沒有投資,拿6000萬的片酬,如今電影面臨巨虧,不會覺得手軟嗎?明星帶貨如果沒有達到預期銷量會被追討坑位費,很想問已經不缺錢的劉德華,《焚城》票房這麼慘烈,你會願意退回一部分片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