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黃河專訪易小星:嘗試橫屏短劇,成了敗了都是一件好事兒

娛樂頭條 4380℃

《金豬玉葉》天然帶着跟目前短劇市場不太一樣的基因,周星馳擔任出品人的招牌、純電影工業的製作班底、橫屏的呈現方式、“反詐”的現實議題,讓這部作品註定充滿話題和爭議。在評論區更是各色聲音湧入,一方面是製作水準高、“敢拍”;另一方面是搞笑不夠、“星味”不足。

畢竟很多人是奔着周星馳的招牌來看劇,不過,在監製易小星看來,這就是一場愉快的冒險,他能接受作品帶來的任何結果,“一件好事兒!”是易小星在形容拍攝短劇《金豬玉葉》時最常用的表述。7月16日,由周星馳出品、易小星監製、馬史導演的短劇《金豬玉葉》正式收官,當天,新黃河記者在北京專訪了易小星。

新黃河專訪易小星:嘗試橫屏短劇,成了敗了都是一件好事兒 - 陸劇吧

易小星。受訪者供圖

其實,關於“星味”不足的討論,早在《美人魚》《西遊降魔篇》等作品上映時就有傳出,易小星也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大家帶着童年濾鏡看待當下的作品,“當然會永遠覺得童年時候吃過的棒棒糖最甜了,覺得童年時候媽媽做的飯最香了。”

與“星爺”有關

在北京破殼而出影業辦公室內的一面牆上,貼滿了周星馳早期電影作品的海報,採訪當天,易小星開完會,順勢坐在這面海報牆下的沙發上接受了新黃河記者的專訪。在易小星的眼中,周星馳的電影是他的啟蒙作品。“我自己的啟蒙喜劇電影是一部叫做《畢加索奇異旅程》的瑞典電影,電影非常無厘頭,也是很高分的電影。”他坦言,這部電影跟周星馳的電影有很多相似之處,“可能我從小就喜歡這種無厘頭的東西”。

毋庸置疑,在短劇《金豬玉葉》中能看到非常多致敬周星馳電影的橋段,易小星坦言,片子裡面埋了挺多老“星爺”粉才看到的彩蛋。

而在易小星的講述中,創作階段一些有意思的討論,似乎也充滿了無厘頭。“一開始在(《金豬玉葉》)那個故事裡,我就說把“星爺”的背景板放進去,他的人形立板就做個小彩蛋,觀眾沒發現也沒關係,發現就是個笑點。在監控裡面一個學生拿着周星馳的人形牌走過去。”易小星告訴新黃河記者,“星爺”看到劇本上這一橋段卻反問,為什麼一定要用他的人形牌,能不能用易小星的人形立板?

新黃河專訪易小星:嘗試橫屏短劇,成了敗了都是一件好事兒 - 陸劇吧

《金豬玉葉》中的周星馳人形立板。

“我說‘星爺’你比較有名,比我有名一點點,所以用你的會性價比更高一點,他說是要用有名的人,能不能用劉德華或者沈騰的人形立板,我說我跟他們兩個可能沒有跟你那麼熟,還要去跟他們聊授權之類的,用你的人形立板,直接不用打招呼就直接用了,然後他就說:好好好,你用你用。”在《金豬玉葉》的第一季第七集中,可以看到抱周星馳人形立板的一幕。

因為有周星馳的招牌,不管是接受媒體採訪還是在路演環節,與周星馳有關的問題是被問及最多的,包括那個持續在被問的問題——“周星馳是否只是掛個名?”“他除了人沒到現場之外,基本全程參與”,易小星特意強調,周星馳參與程度挺深的,“前期,每次劇本會打2—3個小時的電話;拍攝過程中,會時不時打電話詢問情況,會要求看當天拍攝的素材;後期階段,會提醒我們調整細節,比如說節奏,包括氣口之類的,會提一些要求;宣傳階段,也會提一些意見。”

新黃河專訪易小星:嘗試橫屏短劇,成了敗了都是一件好事兒 - 陸劇吧

《金豬玉葉》劇照。受訪者供圖

易小星認為,很多人認為必須得他自己演才行,才是周星馳的作品,但實際上每個年齡就應該做每個年齡的事情,可能“星爺”現在就是願意待在幕後,做一些指揮上的事情,沒必要逼他出來。

為什麼“星味”不足?

觀眾對於周星馳的執念早已註定,而關於短劇《金豬玉葉》所帶來的“星味”不足評價,其實也並非沒有道理。

易小星也給出了自己的理解,“我覺得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周星馳本人出演,就必然會說這種‘星味’不足;第二個就是,很多周星馳電影的那種黃金配角也沒有在裡面出現,而且也不是以前那種老的香港電影的表演形式。”

新黃河專訪易小星:嘗試橫屏短劇,成了敗了都是一件好事兒 - 陸劇吧

電影《美人魚》劇照。

“大家一定會覺得‘星味’不足。”易小星提到,包括周星馳拍的《美人魚》《西遊降魔篇》也被人說“星味”不足,或者沒有以前的周星馳電影好看。但他也認為,這個並不是“星味”不足,只是大家覺得離自己回憶中的童年記憶有點遠。

“不能帶着童年濾鏡去看所有的東西。”易小星說。

易小星回憶了10年前與周星馳的一次對話。“我10年前的時候見‘星爺’,我就跟‘星爺’說,最近老有人說我江郎才盡,然後‘星爺’說,這話我聽了20年了,你這算什麼?所以我覺得,作為創作者就不要去擔心評論說什麼,對不對!”

易小星認為,周星馳這麼多年任何評論都看太多了。“有個成語叫厚古薄今,總是覺得古代的東西好,現在的東西不行,但時代在發展,當然會永遠覺得童年時候吃過的棒棒糖最甜了,當然覺得童年時候媽媽做的飯最香了。咱們除了主觀判斷之外,還是得有客觀的認知,作為創作者尤其要知道這一點。”他反問,用幾十年前的方式去做一部電影出來,看看賠成啥樣?

“現在回過頭來看,我覺得《美人魚》就很好笑,《美人魚》上的很多名場面在傳播,在抖音上都出現過很多次,《西遊降魔篇》里的名場面也比比皆是,經得住時間的考驗,或者也可以說電影超前一點。”

易小星也看到有評論說:現在沒有像《西遊降魔篇》這麼好的電影出現了,“這個是沒有辦法的,人不可能回到過去。”他認為,遵守本心,自己用真心做出來的東西,過一段時間之後還是會有人喜歡,還是會被人發現,不要太在意當下的反饋,自己知道將來要做什麼就行了。

嘗試的代價

短劇《金豬玉葉》是模擬電影工業去做的。易小星介紹,一方面,攝影師、攝影指導、美術指導、錄音,以及後期公司、音樂指導、作曲等全都是電影班底,全都有大電影拍攝經驗。“他們從來沒有做過短劇,只是因為這一次出於‘星爺’的號召力,然後我自己去刷刷臉,大家一起用對電影的嚴謹態度來做這件事情。”

但另一方面,這部作品的資金投入和拍攝周期確實也與短劇相符。易小星說,“時間、精力非常有限,大家在儘可能的範圍內用比較頂配的製作團隊來完成這個事兒。”

比如在前期籌劃階段,易小星與團隊、出品方也多次溝通橫豎屏形式的選擇,甚至運用了數據測試,敲定橫屏呈現也是基於“展現的東西更多一點,更像主流影視的操作方式”。

“我也在想,既然用周星馳的招牌來做短劇的話,要做一個跟以往不一樣的,如果也去拍霸道總裁或者狗血打小三,為什麼非得是周星馳來做這個事情呢?周星馳已經是一個喜劇大師了,用他的號召力來做一些有意思的探索,不管是成了還是敗了,至少能為後續創作者開闢一條新的道路。”在易小星的理解中,如果這條道路好走,大家繼續,不好走,大家再去看別的路,短劇應該百花齊放,不應該只有一種狗血式的存在。

在短劇《金豬玉葉》中的嘗試還有更多,劇中可以看到土豆、徐志勝等新晉喜劇演員,也可以看到派小軒、張百喬等短視頻創作博主,有沒有合作的機會,能不能挖掘到一些新人都在團隊的考慮之中,“適配這個角色就是擺在第一位的”。

新黃河專訪易小星:嘗試橫屏短劇,成了敗了都是一件好事兒 - 陸劇吧

徐志勝參演了《金豬玉葉》。受訪者供圖

易小星拍電影已經十年的時間,“野路子”出身的他,形容自己一直是摸着石頭過河,“我覺得,拍戲有意思就在於有新鮮的東西可以嘗試,這是最讓我嗨的地方。”

“如果說老是拍一樣的東西的話,我覺得沒有意思。”易小星認為,電影行業求新求奇是最基本的追求,電影最怕老套,也正是在這樣的理解過程中,他注意到了短劇這種新興的內容形式,或許能為電影和電影劇本的開發提供一些新思路。“借用短劇嘗試一下,因為它是成本最低的一種試錯方式。”

根據最新的統計,《金豬玉葉》的總播放量已突破3億,不過也有一個明顯的變化,相比第一季的高流量和高熱度,第二季的播出聲量並不突出。

易小星也坦言,流量變化可能和排播策略有關係,“因為它是一個連續的懸疑劇情,中間隔了好多天才上第二季,好多觀眾又有點忘了前面的劇情是啥了。”

不過,易小星認可這種變化,他覺得沒關係,整個片子播完了,總有觀眾可以舒舒服服花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從頭到尾看一遍。他還提到,本身做這種橫屏短劇就是要做一個嘗試,“包括排播策略的失誤,我覺得也是嘗試的代價之一。如果一切都是順風順水或者啥的話,沒必要嘗試。”

短劇明天的故事

可以篤定的一件事是,易小星認為短劇的興起並沒有改變傳統影視,“傳統影視的邏輯是情緒為故事、人物、價值觀服務,短劇所有的一切都為情緒服務,這是兩種優先級,現在的豎屏短劇只是把以前傳統影視里的情緒的一部分拿出來了。”他認為,傳統影視要用45分鐘完成鋪墊,短劇三分鐘就完成鋪墊,只是縮短了過程,基本的邏輯是一樣的。

沒有時間去追完整的電視劇,在工作之外看短劇,花了很少時間來完成一次精神上的愉悅,這個也是能理解的。“有一些觀眾就愛看這樣的東西,他們是長期被忽視的群體,現在有東西可看,這是好事兒。”易小星也提到,先看、先接觸,提高審美,更多專業製作者入場,生產更精確的內容,這是一個過程。

“我覺得短劇現在仍然是一片藍海,它仍然充滿無限可能,仍然是風口。”易小星覺得,很多明星說不定以後也會來出演短劇,都是有可能的,都值得期待。

不過,也能看到目前的短劇市場上,似乎並沒有知名導演願意入局。短劇《金豬玉葉》的出現,是否會給這個市場帶來一些引導或者改變呢?易小星並未給出明確答案,但他也表達了一個導演嘗試一件新鮮事物是應該有的態度。

“我沒什麼(思想)包袱,我也不太在意別人說什麼。一個導演挨點罵或者挨點批評,受點爭議又算什麼呢?最關鍵是下一個作品能不能是個好作品。”他認為,導演永遠靠作品說話,做出來就是要面對爭議,沒人討論才是挺可怕的一件事情,因為收不到觀眾反饋了。

易小星也已經看到影響和變化,跟着他的一個00後助理已經開始拍豎屏短劇,“我很支持他去做這件事情,用低成本的方式完成一次練手,而且往往低成本、短時間的項目更鍛煉人。”

新黃河專訪易小星:嘗試橫屏短劇,成了敗了都是一件好事兒 - 陸劇吧

易小星在《金豬玉葉》片場。受訪者供圖

為什麼觀眾會用1.5倍速、2倍速去看長視頻?其實,直接拍成2倍速的信息密度就可以,這就是現在很多短劇在做的事情。對於未來,短劇趨於精品化,易小星抱有積極態度。他認為,長電影的觀看模式是所有媒體類型無法替代的。“短劇只能提供一種休閑模式,電影院提供的是一種沉浸模式,是一種心靈更加受震撼的模式。但這也為長電影的製作者們敲響警鐘,電影至少讓觀眾覺得為一個半小時、兩個小時的時間花錢是值得的,否則他們更願意去看短視頻。”

易小星還提到,大眾喜劇一定要體察主流觀眾的心態,喜劇一旦傲慢,它就不是喜劇。

記者:李運恆 編輯:俞丹 剪輯:王瑤華 校對:楊荷放 校對:湯琪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