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電影《尋秘自然》出征暑期檔,為分線、分眾發行探索新路

娛樂頭條 7407℃

時隔24年首部登上院線大銀幕的國產科普電影《尋秘自然:地球往事》《尋秘自然:無形之力》將分別於7月14日、7月21日全國公映,以“暑假不賴床,早起學科學”為本次公映的主題,推行別開生面的分眾發行模式。

科普電影《尋秘自然》出征暑期檔,為分線、分眾發行探索新路 - 陸劇吧

公映海報上寫着“暑假不賴床,早起學科學”。

影片由科普作家汪詰潛心10年專門打造、送給孩子,先後由3位院士級別的科學家和15位教授級別的科學家為影片的專業度“保駕護航”。通過精心設計的故事線,串聯起古生物、地質、流體力學、天文等四大科學領域的未解之謎,同時具備觀賞性、趣味性及科學嚴謹度,“專業到每一個細節都經得起推敲”。

《尋秘自然:地球往事》《尋秘自然:無形之力》自今年3月底、在全國兩百多座城市陸續開啟點映。截至目前,兩部影片已舉辦近1300場放映,5萬多名觀眾提前走進影院觀影,在親子群體間收穫超高口碑。針對科普電影這一院線非“主流”影片類型,負責影片宣發的大象點映進行了分線發行、分眾發行等特色發行的有效嘗試。

科普電影《尋秘自然》出征暑期檔,為分線、分眾發行探索新路 - 陸劇吧

放映現場

“亞類型”“分眾”影片受到親子群體熱捧

《尋秘自然》導演汪詰作為一個科普作家和科普影視創作者,已出版二十多部科普作品,包括圖書、影片等,獲得多個獎項。其中,科普著作《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獲國家圖書館第八屆文津圖書獎,科幻小說《時間囚籠》獲第十八屆百花文學獎。

《尋秘自然:地球往事》《尋秘自然:無形之力》是他專門為孩子打造的現象級科普電影,涵蓋探秘寒武紀、地磁倒轉、湍流之謎、快速射電暴等四個章節,均以中國科學家的發現與成就為出發點,“用我們自己的語言講述我們自己的科學家故事”。影片在講述科學故事、傳授科學知識以外,更旨在培養孩子們的科學思維。

《尋秘自然:地球往事》《尋秘自然:無形之力》作為24年來院線上映的唯二兩部科普電影,在目前的電影市場上屬於非常陌生的、尚未得到觀眾認可的“亞類型”。觀眾尚沒有養成去影院看科普電影的習慣,這對宣發工作構成極大挑戰。然而,“亞類型”電影也具備其獨有的“優勢”:這兩部科普電影擁有相對清晰且垂直的受眾群體——親子教育群體。也就是說,兩部《尋秘自然》是面向特定觀眾群體而非大眾群體的、典型的“分眾”電影。

影片的分眾屬性在點映初期即迅速顯現:點映剛開啟兩周,全國七十多座城市就舉辦了兩百多場放映。在點映組織者中,教師群體“一枝獨秀”。一名來自江蘇南通的生物老師在短時間內發起兩場點映,共召集580位親子教育觀眾觀影,並成功影響一名家長觀眾召集一場130名觀眾的大規模點映。一位學校校長觀影后也深受觸動,打算在學校開展科普電影點映。家長紛紛感嘆:“孩子看得一動不動,爆米花都忘了吃。”“原來科普電影也能讓孩子看得這麼入迷、這麼帶勁!”正如影片點映活動之名“尋秘自然·星火點映計劃”,伴隨一場場放映,科學之光漸有燎原之勢。

科普電影《尋秘自然》出征暑期檔,為分線、分眾發行探索新路 - 陸劇吧

放映現場

科普電影《尋秘自然》出征暑期檔,為分線、分眾發行探索新路 - 陸劇吧

放映現場

中小成本影片征戰暑期檔,持續探索“高性價比”分眾、分線發行

經過3個多月的點映“長跑”,《尋秘自然:地球往事》《尋秘自然:無形之力》公映在即。今年暑期檔,動畫電影足足有近二十部,面對親子觀影群體這片“必爭之地”,大象點映決定避免“同質化競爭”:區別於傳統的全國排片發行公映,做“高性價比”的分眾發行和分線發行。大象將借鑒為六一檔策劃的“科學過六一”活動方式,繼續搭建親子消費場景,精心策划了“暑假不賴床,早起學科學”的公映活動:在漫長的暑假,與其“賴床”度日,不如為一部科普電影早起——相信能擊中親子觀眾的痛點。

在發行上,考慮到暑期檔排片競爭激烈,《尋秘自然》仍然另闢蹊徑:面向全國影院、影管、院線、單體影院等徵集有意向排片的影院(目前已有超過1500家影院報名),結合“早起觀影”的活動理念,爭取一天營業時間最早的一場排片。這些對於其他暑期檔影片而言比較“雞肋”的非黃金時段排片,對親子觀眾而言卻完全能成為“有效排片”,從“分眾化受眾”逆向推導“分眾化排片模式”,進而真正實現“分眾化觀影”。大象點映希望藉此為科普電影《尋秘自然》以及與之類似的“亞類型”、中小成本影片在公映市場探索出一條新路。

關於設計分眾化發行的初衷,大象點映創始人吳飛躍表示,“大象宣發的電影項目通常都是沒有ip加持、也沒有流量明星參與的非商業電影,這種特性決定了我們必須拋棄傳統商業電影宣發那種高舉高打的鋪面宣傳,將有限的宣發預算都用到精準的宣傳渠道,爭取最大程度吸引那些潛在的分眾群體,而非商業片想要的‘大眾’。”

公映之外,《尋秘自然:地球往事》《尋秘自然:無形之力》還將通過進校園等方式走向更多觀眾。大象點映團隊認為,在中小成本電影宣發麵臨越來越大挑戰的當下,僅通過院線公映票房,難以實現科普電影等“亞類型”影片創作鏈條的可造血、可持續的正向循環;相反,如果可以跳出院線公映的獨木橋,探索校園市場、科技館市場等二級市場機會,並積極開發圖書、課程等各類衍生產品,也許能為這類影片帶來更多機會。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