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考古”紀錄片《何以中國》是怎樣煉成的?丨白玉蘭對話

娛樂頭條 5186℃
2024年6月28日刊 | 總第3646期
由國家文物局、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文物局支持,上海廣播電視台製作出品的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自播出以來,獲得業內外一致好評,熱度持久不衰。
這部紀錄片立足於考古實證,探中華文明之源,不僅在全網各端傳播總量突破60億次,還取得了豆瓣9.1分、騰訊視頻9.5分、優酷9.8分的高口碑。
6月26日,第2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何以中國》鑒賞對話暨《文運中國》啟動儀式在上海廣播電視台舉行。
網紅“考古”紀錄片《何以中國》是怎樣煉成的?丨白玉蘭對話 - 陸劇吧
論壇現場,總導演干超介紹了創作《何以中國》的歷程和體驗。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趙輝,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副主任張意軒,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院長助理、《何以中國》聯合總撰稿人周繁文等專家學者和媒體代表對《何以中國》的藝術價值和現實意義進行了對話和討論。
作為上海廣播電視台今年的重磅項目,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上海市委宣傳部共同指導,上海廣播電視台聯合discovery探索頻道拍攝製作的大型探訪式紀錄片《文運中國》,也於論壇上宣布正式籌備啟動。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嘉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副司長劉曉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廣播電視台黨委書記方世忠,上海廣播電視台、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台長、總裁宋炯明等出席活動。
口碑數據雙高,以作品凝聚時代共識
方世忠表示,紀錄片《何以中國》堅持“以物論史、以史增信”,立足於“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的重大研究成果和最新發現,以影像溯源歷史、尋脈中華,力圖揭示中國何以為今日中國的內在邏輯,其創製過程無疑是一次極具價值和意義的探索。
網紅“考古”紀錄片《何以中國》是怎樣煉成的?丨白玉蘭對話 - 陸劇吧
《何以中國》總導演干超介紹,紀錄片人和考古人最大的共同點便是“尋真”。通過找尋文物的真,探索古代社會的真,感悟文明起源發展的真,觀眾就能看到更可感、可信的文明圖景,他們對歷史的了解就會更深遠一些,對我們的中華文化就會更多一分底氣和自信,對千百代來成就今日之中國的祖先們就會更多一份溫情,這或許就是一部又一部《何以中國》這樣的作品將會凝聚成的時代共識。
《何以中國》自2023年12月9日起在東方衛視和百視tv等網絡平台播出後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一舉打破文化傳播的“數據量級”,創下了億級體量的傳播,在國內大屏端累計曝光超10億人次,全網各端傳播總量突破60億次;在199個國家和地區觸達1.5億海外電視用戶。

網紅“考古”紀錄片《何以中國》是怎樣煉成的?丨白玉蘭對話 - 陸劇吧

同時,該片還打破了文化傳播的“口碑紀錄”,在騰訊視頻、優酷、豆瓣等平台都獲得高分和高反響,從考古學界到權威媒體均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讚譽該片“有深度、有信度”“樹立起了全媒體傳播典範”“是印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持續發展,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自信的極好教材”。
立足考古研究成果,解答何以中國內在邏輯
《何以中國》不僅以影像真實記錄考古發掘的第一現場,還採用5g+ar、超高清8k等拍攝手段與電影手法,再現古代中國的重要場景,為中華文明“精準畫像”。
據介紹,《何以中國》的創作過程長達三年之久,過程中上千人的創製團隊累計行程達4萬多公里,梳理學術資料共300多萬字,腳本撰寫字數達40萬字。
活動現場,與會專家學者和媒體代表對《何以中國》給予高度評價。
趙輝表示,《何以中國》把上萬年波瀾壯闊的歷史以非常概括、清楚的形式加以呈現,是這部紀錄片的社會意義和學術意義所在。
周繁文認為,《何以中國》中既有歷史進程,也有具體而微小的故事;既有王侯將相,也有能夠覆蓋社會全階層的各種人物,展現出所有人都參與的中華文明形成過程。
網紅“考古”紀錄片《何以中國》是怎樣煉成的?丨白玉蘭對話 - 陸劇吧
馬蕭林表示,《何以中國》是對數十年來考古成果的集成,是對考古成果最好的轉化方式,讓考古人和觀眾特別是青少年更能感受到這段歷史。
尹鴻認為,《何以中國》將宏觀文化和微觀命運相結合,讓宏大的文化主題背後也有了微觀表達。
張意軒則圍繞“好的作品要怎樣留住更多年輕受眾”作出了自己的解答。
目前,該片已入選2023年度文博行業十大熱點事件,全國18家博物館成為首批收藏《何以中國》的單位,並已啟動國際版製作,將以多語種版本向國際社會講好中華文明故事。
上海廣電發布重磅片單,構築紀錄片創製高地
活動當天,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上海市委宣傳部共同指導、上海廣播電視台聯合discovery探索頻道拍攝製作的大型探訪式紀錄片《文運中國》也正式籌備啟動。
該系列紀錄片將踏訪文化地標,探尋中華文脈,以中西對話、古今交融的視角,闡釋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如何為中國式現代化賦予深厚的人文底蘊。
回顧過往,自1993年中國第一個以紀錄片為名的電視欄目《紀錄片編輯室》開播,上海廣播電視台深耕紀錄片領域的車輪便開始轉動,近年來更是通過一部部聚焦重大主題、弘揚中華文明、凸顯上海特色的精品佳作樹起了行業標杆,先後推出了《誕生地》《十年逐夢路》《大上海》《我們的國家公園》《長江之戀》《永遠的行走:與中國相遇》等優秀作品。
放眼當下,上海廣播電視台發布了一批極具人文情懷和承載歷史記憶的片單。
其中,《大江南》全景展現江南歷史和江南文化,挖掘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穿越時空的述說》以上海612處紅色舊址、遺址和紀念設施為核心,以新穎的敘事方式和多元化的呈現手段創新講述紅色故事。
《葉爾羌河》釐清喀什地區的歷史源流,正確反映葉爾羌河流域的民族、宗教、文化衍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在書寫歲月流轉文明篇章的同時,上海廣播電視台還在用鏡頭記錄著涌動不息的人間萬象。
《田野之上》全面展現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功實踐案例。《前浪》揭示老年生活的真實圖景,從不同維度展示城市對老齡化問題的思考。《東方樞紐》深刻詮釋超級工程東方樞紐對於上海城市更新發展的重大意義。
與此同時,一批禮讚山河萬物蓬勃生機和呈現東方智慧的紀錄片也將與觀眾見面。
《我們的國家公園》展現中國謀求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擔當,以及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東灘,鳥類的家園》全面展現上海崇明東灘重要的生態功能與價值,生動呈現上海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不懈努力。
《夢行怒江》記錄雲南深處絕美秘境的自然地理與人文風俗,同時展現了上海對怒江美麗鄉村建設的全方位支援。
《文運中國》通過兩位外籍主持人縱橫華夏千里的探訪,以第一視角實地體驗中華文脈的守正與創新,感受中外文明的交流與互鑒。
《永遠的行走:與中國相遇》第三季將延續伴隨式的記錄風格,為保羅•薩洛佩科徒步穿越中國的歷程划上一個完滿的句號。
《對話東盟》從社會、經濟、科技、生態、人文交流等五大領域展現中國與東盟在過去30年的交往。
一部部既飽含溫度又立意深遠的作品正承擔起上海廣播電視台厚植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傳承弘揚上海城市品格精神的重任,同時又以其創新力和影響力彰顯着主流媒體在新時代語境下的使命和擔當。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