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更新考博到楊冪發學術文章,演藝圈捲起來了

娛樂頭條 2717℃

近日,演員楊冪在學術期刊發表文章一事引發廣泛關注。國家廣電總局主管、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主辦的學術期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cssci擴展版、北大中文核心)在2024年第六期發表了一篇名為《淺談影視劇中演員創作習慣——以電視劇哈爾濱一九四四為例》的文章,署名為“楊冪”。

從林更新考博到楊冪發學術文章,演藝圈捲起來了 - 陸劇吧

楊冪在學術期刊發表文章

《哈爾濱一九四四》是由張黎執導,秦昊、楊冪領銜主演的諜戰懸疑劇,該劇於2024年4月首播。有媒體從中廣聯合會學術部方面獲悉,上述文章作者確實是知名影視演員楊冪。另外,《中國廣播電視學刊》編輯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在該刊發表文章“不收取編輯費、版面費等任何費用”。

在目前這個逐漸飽和且又不斷迭代的演藝圈裡,正當紅的演員在學術道路上繼續鑽研實屬少見。近段時間,從考研到在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明星為何扎堆“卷”?此類事件為何又總是能引起大量關注?

“願意為成為一個好演員付出代價”

楊冪在發表這篇文章之前,剛剛結束了由其主演的諜戰劇《哈爾濱一九四四》的播出。但實際上,這不是楊冪首次在參演影視作品上線後發文,並且當下以楊冪為代表的80後演員陸續試圖在職業上繼續精進的現象其實早就有跡可循。

2015年,楊冪在其主演的電影《我是證人》上映後,在微博發布長文《假如給我三天黑暗》,講述自己為了飾演好盲人一角,在拍攝前期所做的大量準備,直言“我願意為成為一個好演員付出代價”。2018年,楊冪參演的電影《寶貝兒》上映後,她也曾髮長文《假如童話都是騙人的,我們能否讓現實變得更美好?》,講述自己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從演員視角對電影主題、拍攝方式的觀察和思考。

從林更新考博到楊冪發學術文章,演藝圈捲起來了 - 陸劇吧

楊冪《哈爾濱一九四四》劇照

無獨有偶,林更新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他知道以往關於自己的新聞大多都並非因作品而出現,但他仍然希望有朝一日憑自己的戲和演技上熱搜,這是他一直以來追尋的夢想。終於,在今年6月12日的這一天,林更新憑藉“考博成功”的消息,打破了人們以往對他的刻板印象,讓觀眾看到了一個青年男演員在專業上默默耕耘的一面。

去年3月,張靜初工作室曾公開消息稱,張靜初已被美國電影學院導演系錄取,並且從備考到正式上課,張靜初一直在社交平台直播分享她的學習日常,曾一度迎來超70萬網友在線和她一起沉浸式旁觀學習日常。

再往前追溯,《武林外傳》中的“秀才”喻恩泰,也是個“文化人”。2009年就獲得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導演藝術研究博士學位,在《中國新時代》《中國企業家》《戲劇藝術》等多部期刊上發表論文,內容涵蓋炒股、戲劇表演及理論分析等。

從林更新考博到楊冪發學術文章,演藝圈捲起來了 - 陸劇吧

林更新《玫瑰的故事》劇照

明星扎堆“卷”,但效果不盡相同

若論近期話題度最高的時裝劇,想必非《玫瑰的故事》莫屬。戲裡戲外同是研究生的林更新,在劇中飾演的方協文,婚前婚後反差極大,人物從出場開始,就引起了網友的大量討論。一個角色之所以能夠深入人心,離不開演員對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外部肢體動作的精準體現。因此,即使林更新在劇中飾演了一個性格頗受爭議的角色,但依然能讓觀眾看到林更新的“學有所成”。

2020年,張靜初回到熟悉的話劇舞台重新耕耘,主演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橫跨幾十年的戲劇人生與複雜的敘事,被搬上了話劇舞台演繹,不是件容易的事。張靜初曾坦言在排演《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時,如身在泥潭,污淖重重,四下無人,晦暗而孤獨,任何外物不能使她有親近之感。話劇謝幕後,很多人哭了,眼裡噙滿淚水,這最後一幕,與松子融為一體的張靜初,成全了演員與觀眾的遺憾。

當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看到回報。不同於之前的古偶舒適區,楊冪在《哈爾濱1944》中首次出演了反派特務。為了這部轉型之作,楊冪曾透露自己專門請表演老師跟着進組。在前期的宣傳和導演對演員敬業的表揚下,曾一度讓觀眾對這部劇期待值拉滿。但正式播出後,拋開劇情問題和影片的角色設定爭議,楊冪所飾演的角色,從台詞到外部動作,仍被不少觀眾指出缺乏真實感,讓人難以產生共鳴。

演員嚮往學術是追求也是嘗試

“卷”得這麼難,還要不要“卷”?當然應該卷!

當下美育逐漸普及,觀眾審美不斷提高,流量早已不是萬能葯。早在今年的春節檔期間,八部影片撤檔四部,其中就包含了諸如劉德華、彭昱暢、李庚希等演員的作品。顯然,隨着觀眾的觀影理性逐漸回歸,流量演員的吸引力已經不如以往。

在娛樂界,功成名就也許要靠天賦、靠人脈、靠情商,但是一個演員有沒有內涵和文化修養,也幾乎是一目了然的。英國廣播公司有一個節目叫《荒島唱片》,主持人曾問嘉賓,如果他們流落荒島,只能帶一本書會怎麼選?諾蘭選博爾赫斯小說集,基里安·墨菲選貝克特的戲劇,克魯尼選《戰爭與和平》,妮可·基德曼選狄金森詩集。恰巧,他們都是長年在各自領域上閃耀的人。

作為已經躋身一線演員行列的楊冪,主動蛻變時仍願意“打碎重組”自己,用上課和寫作發表的方式來表明決心“我願意為成為一個好演員付出代價”,無論現階段是否已見成效,演員本人對學術有尊重和嚮往的態度,是追求,也是嘗試。既是對觀眾的反饋與擔當,也是對同行的一個帶頭示範。

2022年,“黑魔仙”嚴莉莉的扮演者劉美含上了熱搜,原因是她考北大研究生失敗,但她在30歲考研的經歷和勇氣,卻得到了很多共鳴和讚揚。面對失敗,她說:“學習至少是一件救生衣。在潮水退去前,雖然我還不知道自己最終要去往哪裡,不知道當下所做的事究竟能對人生起到多大的幫助,但它能保證我擁有鳧水、漂流,乃至與浪頭搏擊的能力。總有一天,潮水會把我帶去應有的方向。”

文/封面新聞記者 王一理

編輯/崔巍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