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江人”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娛樂頭條 4164℃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今年是我國第一部流域法律《長江保護法》實施3周年,多年的護江實踐和成績,讓地處江尾海頭的江陰市更有底氣,“水清岸綠、魚翔潛底”的背後是幾代人的傾情付出。

鄭冰清是江蘇省人大代表,“長江放流第一人”鄭金良的孫女。

“守江人”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 陸劇吧

5歲那年,她跟隨爺爺參加第一次放流活動後,便踏上了長達23年的“長江大保護”奮進之路。

“守江人”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 陸劇吧

【鄭冰清為右二】

上世紀60年代,長江江陰段是一段水草豐茂的黃金水道,尤以盛產“長江三鮮”聞名,“刀魚鮮、鰣魚肥、河豚美”,生態環境非常好,但後來由於捕撈過度,環境污染,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嚴重衰退,“長江三鮮”早已難覓蹤跡。人工放流是挽救河豚滅絕最好的方法,因此,每年的放流活動都是鄭冰清最期待的日子,她從不缺席。

準備活動在凌晨零點開始,從撈魚、打包、沖氧、打樣,到裝車,一袋袋魚苗承載了很多人的希望,那一夜,大家都是徹夜不眠。

一條河豚的生長周期是兩年,養大很不容易,在市場上賣得也很貴,但冰清爺孫倆還是堅持要將繁殖出的50萬尾河豚小苗放流回長江,截至今年6月,已經累計向長江放流河豚等珍稀魚苗超過1.8億尾。看着自己養大的河豚小苗放回長江,鄭冰清坦言“意義重大”:能為修復長江水生生物資源、維護長江生物多樣性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受爺爺的言傳身教,鄭冰清立志成為“滬江使者”。她的夢想是當一名“科技新農人”,學好育苗技術,養好珍稀魚類。研究生畢業後,鄭冰清回到了家鄉,刻苦鑽研技術,用人工授精實現河豚的大規模繁育。

以科技賦能魚塘養殖業,她帶領團隊與南京農業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校保持合作,養殖過程中加入無人機、無人船、自動投餌設備、水質在線監測系統等現代漁業工具,推動漁業現代化。

目前,她負責的養殖水體超25萬立方米,養殖年產量超15萬公斤,成為全國最大的綠色鰣魚生產基地。

鄭冰清用23年的堅持換來實效:野生河豚重現,長江又見江豚,魚類種群恢復,逐漸成為現實模樣。

作為一名來自農業戰線的人大代表,鄭冰清深知責任重大。她虛心學習,走訪群眾,傾聽民意;她扛起代表擔當,每年義務舉辦多期培訓班,推廣鰣魚生態養殖技術;她發揮專業所長,為學生作主題宣講,呼籲“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滬江精神代代傳。

“我願將一片’冰心’寄清流,守護好長江最動人的底色。”如今,鄭冰清已經開始培養女兒成為下一代的“守江人”,將世世代代守護好那片萬里清水。

從“靠江吃江”到“愛江護江”,鄭冰清正用心用情書寫“長江大保護”的精彩華章,以奔騰的熱情和奮進的力量不斷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劉可鑠)

“守江人”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 陸劇吧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