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藝評丨城市與電影,交融共生

娛樂頭條 3191℃

電影,常常以城市為舞台;城市,往往因為電影而產生了回憶和故事。

城市如何孕育獨屬於它的電影形式?影像如何融入城市並成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電影放映活動與市民生活之間將會產生怎樣的關係?帶着這些問題,五位電影人、作家、藝術家與策展人,昨天齊聚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交融與共生:電影與城市論壇”。

新民藝評丨城市與電影,交融共生 - 陸劇吧

上海,賦予電影更多可能

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源地,中國早期最有影響的電影製作機構都是建立在上海的。一百多年以來,很多光影的傳奇都是在上海誕生的,有非常多的電影明星跟上海的城市記憶是在一起的。

“我14歲的時候,在放學回家路上看到關錦鵬在拍《阮玲玉》,後來他又到上海拍攝《紅玫瑰白玫瑰》,再後來我有幸在2004年跟他在上海一起拍了《長恨歌》這部很上海的電影,包括我自己去年在上影節與觀眾見面的《梅的白天和黑夜》都是發生在上海的故事。”青年導演羅冬回憶自己的創作經歷說,“包括《諜中諜3》也在上海取景拍攝,上海跟世界上許多大都市一樣,有着多元、包容、多樣,它給了電影故事發生更多的可能性。”

新民藝評丨城市與電影,交融共生 - 陸劇吧

遠道而來的多倫多電影節首席執行官卡梅隆·貝利很贊同羅冬的看法,他說:“來到上海是一份非常精彩的體驗,特別對於電影來說。因為這是一座代表着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城市,我們在上海可以見到這麼多老場景,包括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場景,我們也知道過去幾十年這裡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也是翻天覆地的。同時上海還代表着未來,它是一個非常有現代感、未來感的城市,許多好萊塢大片在上海取景,以此展示他們眼中的未來城市。”貝利說,上海是一座非常偉大的電影城市,“因為它始終站在一個交叉路口,是不同文化交融的地方,是過去和未來交融的地方,倫敦、紐約、巴黎也都是這樣。”

新民藝評丨城市與電影,交融共生 - 陸劇吧

電影,豐滿凝固城市記憶

“走在上海街頭,會感覺像走在電影裡面一樣,城市和電影之間會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於是產生出很多的幻想跟浪漫。”本場論壇的主持人周軼君這樣說。

“電影與城市一種互相定義的關係。這座城市孕育了上海電影,我們可以在很多地方尋找到跟上海電影發生關係的那些場所,同時那些電影也讓我們更想去了解這座城市。”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沙丹說,“年初時候《繁花》大火,我也特地去黃河路打卡了,想去那個地方去看一看,和王家衛拍的一樣不一樣。”

新民藝評丨城市與電影,交融共生 - 陸劇吧

電影包括電視,都是一座城市的一張張名片,好的電影可以更好地讓一座城市的魅力更好地流淌出來,散播到全世界。沙丹表示,無論一座城市本身的大小和歷史,影像世界的探索是無限的。電影的一個重要價值在於,它能夠將城市當中的國家、文化、民族、記憶保存了下來,比如,這次上海國際電影節放了一個90年前的電影《神女》,不僅是阮玲玉表演的巔峰之作,更珍貴的是電影里有大量那個時代上海城市的面貌。

上影節,刻着這座城的烙印

如果說,電影與上海這座城市互生共榮,那麼上海國際電影節走過31年發展與傳承,更是深深打上了這座城市特別的烙印。“我看到影城外面立了一個牌子,叫‘電影之城’,我相信這不是一句口號。”沙丹長期從事北影節策展工作,對兩個電影節的展映如數家珍,“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200多部電影,750場放映。上海這次展映有47家電影院參加,有461部電影、1600場放映,有新片、老片,有新修復的老片,還有大量的專題放映,只要你有時間,你可以從早上一直看到晚上。這也是上海國際電影節非常巨大的魅力,體現了這座城市文化的包容性。”

新民藝評丨城市與電影,交融共生 - 陸劇吧

圖說:只要你有時間,可以在上影節從早看到晚 新民晚報記者 攝

王凱

如果說導演羅冬的記憶是穿過上海的大街小巷,那麼對於作家陳丹燕來說最感動的是散場前的五分鐘:“我每次去電影節看電影,最感動的都是最後那五分鐘。即使映後沒有主創到場,大家都會安靜地等黑屏里的每一個名字滾完,然後鼓掌。這是上海國際電影節逐漸培養起來的觀眾對電影人的尊重。我很喜歡這種氣氛。”藝術家楊福東也有同感:“昨天晚上6點半在大光明看的《大路》,跟一千多個人一起看的。中間有笑的,有流眼淚的,但結束的時候全場觀眾一起鼓掌。你會覺得這才是電影生活,會跟着激動。”言語間他仍在回味前一晚的爛漫。(新民晚報記者 孫佳音)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