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畏寒的老年人、戶外作業的工人,到穿着厚厚宮裝前往景點拍照的“格格”,每年夏天,被太陽“撂倒”的市民不在少數。
6月以來,北京120接到的中暑呼救明顯增加,與中暑相關的急救呼叫日均20餘起。6月12日,記者跟隨120救護車,圍繞高溫救援對一線醫生進行採訪。
6月12日下午,急救工作人員正在對患者進行救治。新京報記者 戴軒 攝
“喜熱”老人是中暑高危人群
6月12日下午3點,120救護車駛入丰台區某小區,急救醫生魏佳岐和幾名同事將擔架拉出,一路趕到患者家中。
患者是一名89歲的女性,佝僂着坐在門旁,精神萎靡,現場測得血壓為110-220mmhg,明顯超出正常值,醫生對其進行了緊急輸液,然後運送患者趕往宣武醫院急診科。
在救治的同時,魏佳岐注意到老人的屋子朝西,窗門緊閉,空調和風扇都沒有打開。家人介紹,老人“喜熱”,前兩天剛脫下棉褲。就在發車之前,老人還請求將救護車的空調溫度調高,並吩咐家人為自己蓋上棉被。
據北京市氣象台消息,12日南郊觀象台最高氣溫為36.3℃,是北京6月的第三個高溫日。此時,幾名醫務人員已汗流不止。
夏季暑熱到來,中暑的病例逐漸出現。
之所以關注這名老人的周圍溫度環境,是因為魏佳岐上周剛接了一個中暑病例。那是一名85歲的男性病例,家住東城區,當日北京天氣炎熱,老人上午半天外出遛彎,回家後喝了熱豆汁兒,突然大汗、頭暈、嘔吐。在老人家中,魏佳岐發現室內非常悶熱,沒有開空調或電風扇,檢查排除了高血壓和腦血管病,判斷老人應是中暑,可能是外出及飲食導致。
記者從北京急救中心獲悉,自6月以來,北京120呼叫量較上月同期明顯上升,日均呼叫量達5200餘次,增加11%,派出救護車輛日均2400餘次。與中暑相關的急救呼叫日均20餘起。
6月12日下午,急救工作人員正在對患者進行救治。新京報記者 戴軒 攝
空曠景區中暑易發,古裝“格格”需小心
畏寒喜熱的老年人是中暑的高危人群,夏季的景區則是中暑易發的戶外場景。
記者在急救站後台信息系統中看到,6月12日上午,東城區有3名疑似中暑的病例,都發生在景區,其中還包括外國遊客。
魏佳岐告訴記者,每到夏天,景區中暑患者都不少,空曠、植被較少的景點更是如此。
去年,他還搶救過一名古裝“格格”。該女性穿着厚厚的古代宮裝在東城區一知名景點內拍婚紗照,救護車趕到時,由於嚴重中暑,意識幾乎消失。醫務人員趕緊脫下她三四層厚的古裝,調低車內空調溫度令其降溫,最後將人送到了協和醫院。
高溫天戶外作業的人群更易中暑,如建築工人、高空作業工人、環衛工人、交警等。多年前,魏佳岐接到一個轉院呼叫,患者是一名45歲民工。由於長時間戶外暴露,就醫時體溫飆升至43℃,意識不清,多臟器損傷。
中暑由輕到重可致死,應當及時干預
近年來,大眾對於中暑逐漸重視。北京急救中心提醒,中暑是指人體處於熱環境中導致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組臨床症候群,表現為由輕及重的連續過程,包括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按嚴重程度依次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其中,熱射病是最為嚴重的中暑表現,可能造成一系列嚴重併發症和後遺症,致死率較高。
當人體中暑時,會出現頭暈、噁心、嘔吐、乏力等癥狀,嚴重時可能會發生意識喪失、呼吸停止等嚴重癥狀,危及生命。
中暑由輕到重有一個發展過程,第一時間進行干預,及時撥打120,遠離高溫區域,減少活動,及時補水及電解質,有效降溫,是應對中暑癥狀的基本措施。
老年人尤其是卧床的高齡老人,要避免處於高溫高濕的環境,該用空調時就要用。
兒童由於體溫調節中樞未發育成熟,對熱的調節能力不足,也是中暑的易感人群,且更易並發器官損傷。兒童中暑常發生在夏季劇烈體育運動時,由於缺乏對中暑早期預警癥狀的準確認知,可能直到出現休克或暈厥才被發現。加強對易感兒童的觀察和監護,減少熱暴露時間,降低活動強度,可以有效降低發生中暑的風險。
孕婦身體負擔較大,更容易出現中暑癥狀,需要避免高溫高濕環境,給予足夠關注。
有些慢性藥物會影響體溫調節,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要格外小心,要在醫生指導下調節藥物,避免發生中暑。
戶外體力勞動者和戶外運動愛好者,屬於熱射病的高發人群,要特別注意避免在高溫時段長時間戶外暴露。要日常加強補水、保持涼爽,合理安排戶外作業時間,定期健康體檢。
舉措:多部門聯合開展高溫作業用工檢查
6月11日,北京市氣象台升級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預計6月11日至13日,每日13時至17時平原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7℃以上。
北京市人社、衛健、疾控、工會等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近期將對存在高溫作業崗位用人單位開展聯合檢查,特別是針對建築、電力、機場、園林綠化、景區等露天作業人員相對集中以及環衛工、網約配送員、快遞員、保安、導遊、民生設施保障等崗位人群的防暑降溫工作,將提升監督檢查力度。對發現用人單位未依法發放高溫津貼待遇的,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將依法嚴肅查處。
勞動者在工作中,如發現用人單位未依法落實防暑降溫、高溫津貼有關規定時,可及時向人社部門投訴、舉報,或者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並注意保留考勤表、天氣預報等能夠證明自己工作時環境已達到發放高溫津貼條件的有效證據。勞動者可通過舉報投訴窗口、12333平台等渠道進行諮詢和反映訴求,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將依法查處。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編輯 白爽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