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前夕,第五批國家一級博物館評估結果公示,全國共123家博物館榜上有名。值得關注的是,這份名單中出現了很多“小館”,比如山東的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蒲松齡紀念館、張裕酒文化博物館、臨朐縣博物館、鄒城博物館、巨野縣博物館等,它們有的是專題博物館,有的是區縣博物館。
人們不禁好奇,“小館”為何能躋身一級博物館,做出大名堂?
解答這個問題,需要搞清楚博物館的一、二、三級是怎麼確定的。簡單來說,博物館定級有一套千分制的評分標準,按分數定級。從指標看,主要分為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200分)、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300分)、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500分)三個大項。其中,綜合得分達到800分的為一級博物館,二、三級博物館的標準分別為600分和400分。所以,一級博物館都得是“六邊形戰士”,比拼的是綜合實力。
可見,在這一評價體系中,“小館”或許是規模體量、人員配置、藏品資源等較國家級、省級博物館袖珍一些,但並不是沒有躋身一級博物館的可能。事實上,很多“小館”的社會影響力、美譽度,早已走出當地、走向全國,蓋過了眾多“大館”。
觀北朝佛教造像的“最美東方微笑”、“明代唯一存世狀元卷”……無論是工作日還是節假日,青州博物館開門前,總是有不少遊客在排隊等待入館。自2023年5月15日青州博物館新館開館以來,已累計接待遊客約180萬人次。
能互動+數字化、六大“4.0黑科技”、10米挑空空間的觀影平台、超6k分辨率瀑布巨幕……走進張裕酒文化博物館,通過感官交互體驗,遊客可以了解成立已132年的張裕公司的起源、發展及壯大,並體驗釀酒過程,走進百年酒窖,沉浸式的體驗感極強。
容易被忽視的是,小而美的“小館”頻頻出圈,政策引導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業內衡量一座博物館表現如何的標準發生了變化:從前看“存量”,即與藏品數量、質量形成強關聯,如今更倚重“增量”,即能提供什麼樣的文化產品與服務。評價標準的“指揮棒”作用,正倒逼博物館轉型升級,船小好調頭的“小館”反而更有後發優勢。
這一點,在今年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致力於教育與研究”的主題上體現尤為明顯。國際博物館協會對於“博物館”的定義至今發生過9次變化,從1951年第二版定義出台起,“教育”就被明確寫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將教育和研究並置,意在提醒博物館界,研究是基礎,教育為目標。同時也傳達出一個重要信號,在下一輪全球博物館升級發展中,教育將成為強勁的引擎。
其實,博物館本質上並不存在明顯競爭關係,無論分級、大小、類別、主題,都可以走好自己的路,分級只是為了激勵大家做得更好。“小館”在教育和研究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獨特優勢,這也是為何越來越多“小館”能在評級中獲得肯定的緣由
那麼,“小館”如何在這方面做出“大文章”呢?
特色是“小館”的根基所在。“小館”應該明確自己的定位,走“專精特新”之路,挖掘和展示其獨特的文化特色或專題收藏。通過專註於某一特定領域或主題,“小館”可以成為該領域的權威,吸引特定研究者和學習者。同時,充分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和歷史底蘊,開展與地方特色相關的教育和研究項目,提高博物館的地域特色和吸引力。
合作是“小館”的活力所在。“小館”可以通過組織社區活動、工作坊、講座、研學等,鼓勵本地民眾參與,提高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和教育價值。“小館”與其他博物館、教育機構、研究機構等建立合作關係,利於共享資源。同時,參與或建立博物館聯盟,共同舉辦展覽、研討會等活動,可以提高研究和教育的質量。
創新是“小館”的魅力所在。利用數字化技術,“小館”可以創建在線展覽、虛擬導覽、在線教育資源等,擴大覆蓋範圍。“小館”還能通過創新展覽設計和教育項目吸引觀眾,比如通過故事敘述、互動體驗、多媒體展示等方式,使展覽更加生動有趣。
山東是博物館大省。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數據顯示,全省備案博物館總量達812家,類別多樣、充滿生機活力、富有山東特色的博物館體系業已形成。2023年,全省博物館接待觀眾8750萬人次,今年“五一”假期接待觀眾380萬人次,“博物館熱”蔚然成風。
從國際看,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民眾一年平均兩次、三次走進博物館,我們的博物館事業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所以,還要抓好博物館建設,舉辦更豐富的展覽,開展更多的文化活動,利用新技術、新媒體,引導人們走進博物館。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張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