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楚天好茶沿海行”船隊從湖北武漢啟程(《楚天好 | 七茶下楚山》),4月29日到達第六站:福建泉州。
泉州,古代茶從這裡走向世界,這裡有福建茶史最早的記載,這裡有眾多名優茶品。今天,楚天好茶到訪泉州,赤壁青磚茶“小青”發現,泉州與其家鄉(赤壁)有許多相似的地方。
泉州&赤壁,相隔近千里,關於茶卻有很多共同之處。如果你在這兩座城市走一走,都能聞到濃郁的茶香、聽到歷史悠久的茶故事。
赤壁,赤壁青磚茶發源地;
泉州,茗茶鐵觀音原產地。
雖然這兩款茶屬於不同茶系,但都家喻戶曉、享譽世界。
赤壁青磚茶和鐵觀音,歲數都不小。
算起來,赤壁青磚茶今年已1018歲。
中國茶葉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們曾在2021年“赤壁青磚茶高峰論壇”上,一致認為:赤壁青磚茶始於公元1006年(北宋景德三年),產自北緯30度線“中國黑茶黃金髮酵區——羊樓洞”。
赤壁青磚茶以“磚”的形態面世,是在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那年,湖北赤壁羊樓洞的制茶人經過改進緊壓茶生產技術,把外形設計成長方體,誕生了世界第一塊磚茶。
鐵觀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25至1735年間,它在安溪縣西坪鎮被發現,以其獨特的“蘭花香”和“觀音韻”的優異品質為世界茶人所喜愛。
赤壁青磚茶和鐵觀音,取名都源自茶葉形態。
赤壁青磚茶外形如磚,端正緊結,色澤青褐,干嗅有陳香。
鐵觀音烏潤結實,沉重似“鐵”,香韻形美,猶如“觀音”。
赤壁青磚茶和鐵觀音,製作工序複雜,都有“好茶不好制”之說,製作技藝都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赤壁青磚茶能傳承千年而不衰,必定有它的獨特之處。就從製作工藝來說,赤壁青磚茶要通過採摘、初制、渥堆、複製、壓制、烘製等工藝、72道工序製成。
匠心打磨好的赤壁青磚茶,內質香氣純正,滋味醇和、湯色橙紅明亮、葉底暗褐,口感風味獨特回甘。
2014年,趙李橋磚茶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2年,赤壁趙李橋磚茶製作技藝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安溪鐵觀音制茶的所有工序需手工操作。安溪茶農吸取了紅茶“全發酵”和綠茶“不發酵”的制茶原理,結合安溪實際,發明了一套獨特的“半發酵”鐵觀音製作工藝。
在制茶10多道工序中,制茶人還需要根據季節、氣候、鮮葉等不同情況,靈活掌握“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術,靈活掌握各道工序中應注意的關鍵環節。
曬青、涼青、搖青……茶葉茶青發生一系列變化,形成獨特的“綠葉紅鑲邊”現象,構成鐵觀音獨特的“色、香、味”內質。
2008年,鐵觀音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赤壁青磚茶和鐵觀音,從古至今,都從當地走向世界。
古有詩云:“羊樓古巷青石幽,洞庄百年木樓秋,千載修得茶香繞,觀音泉韻洗風流。”
300多年前,“萬里茶道”從湖北赤壁羊樓洞出發,直達歐洲,形成古代一條以茶葉為大宗商品的長距離貿易線路。
一塊塊赤壁青磚茶,用獨輪車運抵新店裝船出大江,運至漢口,溯漢水,至襄陽,然後舍舟登陸畜馱車運,穿草原沙漠……就這樣走出了一條中俄萬里茶道。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宋元時期中國與世界的對話窗口。
安溪茶作為重要的出口商品,從泉州港出發,沿着“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那時,與安溪有貿易關係的國家已經有58個,遍及東南亞、西非、北非等地。到了明末清初,安溪茶風靡歐美,安溪所產茶葉80%遠銷海外。
如今,赤壁青磚茶和鐵觀音也是中外文化、經濟交流的一張重要名片。
做優做強楚天好茶品牌,讓更多好茶走出湖北,走向世界!4月20日到5月22日,湖北開啟“楚天好茶沿海行”活動,深入南寧、廣州、東莞、深圳、廈門、泉州、福州、溫州、寧波、上海、南通、青島、天津、唐山、大連、杭州16個城市,長江雲新聞客戶端聯動各地媒體推出《雙城尋茶趣》系列報道,帶你一品雙城茶文化。
下一站,“楚天好茶沿海行”船隊將抵達福州,楚茶山上學成出師的優秀“茶弟子”將遇見新朋友,開啟新故事,敬請期待!
出品:湖北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
編審:徐瑗 彭雲鶴
記者:謝雅靜
美編:邱芳蕾
鳴謝:福建發布 海博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