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巴黎丟寒假作業”,假的!
昨(12日)晚,浙江杭州警方發布通報稱,經查,“在巴黎拾到小學生秦朗作業”系編造,公安機關已依法對涉事二人及其所在公司作出行政處罰。
為何炮製“秦朗丟作業”?通報說得很清楚,“吸粉引流”。涉事“網紅”徐某某也承認,“嘩眾取寵,博取流量”。事實證明,為吸睛而吸金,不惜弄虛作假,是要付出代價的。
短視頻擺拍,製作者自導自演,並非個例。昨天,公安部公布了10起打擊整治網絡謠言違法犯罪典型案例。這其中,除了“秦朗巴黎丟寒假作業”擺拍引流案,還包括造謠“喂住院婆婆吃泡麵”案、mcn機構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造謠案、編造“廣州限制外賣配送”謠言案等。
它們有一些共性:以炒作虛假信息吸粉引流,並隨之將流量“變現”;都造成了惡劣影響,比如擾亂公共秩序。而毫無例外,涉案人員都受到了懲處。沉迷造假,熱衷擺拍,終會把自己“擺”進去;踩踏底線,挑戰法律,必然受到法律規束。
在這場鬧劇中,儘管“秦朗”查無此人,卻冒出個“秦朗舅舅”,並煞有介事地稱“要將作業帶回國還給秦朗小朋友”。蹭熱點、開直播,這些“拗造型”的“迷之”做法上了熱搜,最終被證實為擺拍,“秦朗舅舅”也被警方處以行政處罰。
發現一起、嚴查一起,相關部門對短視頻造假零容忍,為何一些博主頂風作案,甚至有千萬粉絲量級的“網紅”也蹚這樣的渾水?答案就是兩個字:流量。其實,追求流量無可厚非,有流量焦慮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不能為了引流、為了牟利而以身試法。
頂級的流量終需靠正當手段來獲得,“潑天的富貴”終需靠合法方式才能接得住。靠欺騙手段來賺取眼球,也許可一時獲利,但不可能持久。究其因,短視頻擺拍,很容易證偽,逃不掉億萬網友的“審視”。而同時,監管部門也不會聽之任之,一旦發現必然依然嚴懲。
短視頻造假,此起彼伏,平台難辭其咎。很多擺拍的短視頻,都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儘管套路“拉滿”,網友一眼即能看穿。但是,平台對造假的短視頻,不僅不干預、不限流、不下架,反而利用算法技術優先推送。本該守土盡責的平台,客觀上扮演了“推手”的角色。
短視頻造假泛濫,平台不能推卸責任,更不能當推手。中央網信辦曾明確提出,着力解決短視頻平台算法價值導向存在偏差、優質短視頻呈現不足等問題。從規範推薦機制,到優化流量分配機制,再到強化審核把關,只有平台恪盡職守,堅決抵制三觀不正的流量誘惑,才能高效減少短視頻造假亂象。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短視頻造假事件中都有mcn機構的身影。公安部昨天公布的十大案例,有一例是:“經查,江西男子王某江經營有5家mcn機構,共運營自媒體賬號842個,其長期組織公司人員選取熱點文章,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批量生成不實文章進行吸粉引流。”
由此觀之,除了盯住相關博主,還要管束躲在幕後的mcn機構,這樣才能有力有效消除短視頻造假、利用自媒體賬號造謠等亂象。
“秦朗”沒丟作業,在這起鬧劇中,一些人卻丟掉了彌足珍貴的東西,不僅引髮網友群嘲,還受到警方處理。無論任何時候,良知不能丟、責任不能丟,道德自覺不能丟,對法律的敬畏意識都不能丟。
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