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別告訴她》《The Farewell》?

可能是我看的電影比較少吧,但是我先給個我自己的感受。這是在我看過的美國電影說現代中國人故事裡最好的了吧。

我是在美國的小電影院看的這部電影,本以為來看的是華裔或亞裔居多,但是沒想到基本都是美國老頭老太太。可能是他們比較有閑功夫吧。為什麼給一個這麼高的名頭其實是基於我覺得這部電影把中國人的含蓄的內心情感和中國家庭情親的表現形式描述的很到位,而且我認為一部分在場的美國觀眾其實是接收到了電影中要表達的情感的(除了我們以外,美國老頭老太太也有在該哭的點哭泣的)。

首先我覺得整體劇情和戲劇衝突的點都選擇的挺好的。告不告訴她,如果只是聚焦美國和中國的普羅大眾,美國人確實普遍會認為應該告訴(法律也規定了需要告知),中國人確實大部分會隱瞞。我自己在中國當過醫生,也了解過美國的醫療系統。我曾經目睹過患者直到最後一刻也不知道自己身患絕症(至少他家人沒有告知他),而美國的醫療系統里有系統的臨終關懷的方案。這是兩國人民處理極端情況的區別。與我自己來說,我會認為告知比較好,在醫療條件比較好或者病人理智的情況下,告知可能是有利的。但是我也知道,幾乎所有人知道了壞消息都會有悲傷,懷疑,憤怒,絕望,釋懷幾個階段。有的患者的情緒可能不可控,或者走入絕望情緒中無法平靜的接受現實。那麼在這些情況下,可能不告訴病人病情,給病人以生活的希望不見得是一件壞事。我相信在我身邊的美國觀眾是能理解這可以是一個good lie。沒必要每個人都一定要活得那麼明白,殘酷的面對人生的結局。特別是奶奶有這麼一家關心她的家人的陪伴,其實隱瞞也不見得是壞事。我認為這部電影很好的傳達了這樣一種中國思維模式。為什麼不告訴老人,家裡人又是怎樣來掩飾,同時又在某些時候不小心表達了出來。大家的齊聚,大伯在婚禮上的祝酒詞,老戰友的告白,都是在告訴與不告訴的邊緣傳達大家對於奶奶的愛。我覺得這部電影確實做到了讓正常人都能看懂並理解我們中國人的選擇。甚至會讓一部分人支持我們的選擇。選擇不告訴奶奶是因為愛她,而不是因為什麼別的。我想整部電影表達的很清楚。

其次,我感覺演員們的表演都很自然。不管是孫女的隱忍,家庭聚餐的暗線鬥嘴,孫子在酒席上哭的不能自已,還是奶奶的樂觀,豁達。我都覺得很真實。不是說自己家就一定有這種模式,但是至少曾經目睹過相似的場景,覺得這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而且這部電影中奶奶的角色真的設計的很好。可能有些人覺得這部電影有描述一些他們不滿意的,不應該渲染的stereotype。但是我覺得奶奶這個角色相當的正能量!首先奶奶是老紅軍戰士,她雖然有可能有些現在我們看到的老人家有的一些比如斤斤計較,相信不一定正確的健身方法。但是這就是我們身邊的長輩的模樣,而且可能我們身邊有的長輩還不如電影里的奶奶。首先她很愛她的兒子,孫女和孫子。她願意為了孫子的婚禮請力親為,她時常關心孫女,而且在聽到孫女最近過得不好的時候她很正面的鼓勵孫女。她堅持健身,而且教導孫女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她甚至可能察覺到了家人的隱瞞,但是她卻不直接揭穿。她其實就像一個燈塔一般,照耀着家裡的老老少少。可能他們家兒女這輩關係比較一般。但是大家可以看到每個人對於奶奶的感情都是非常深的。甚至是不甚滿意的billi媽媽,在電影的結尾應該也已經在自己心裡和奶奶和解了。

關於某些影評中說的這部電影中描述了一些他們不滿意的stereotype。我也同樣看到了影評有反應這就是我們看到的中國。作為生活在中國三線城市20多年的中國人,我也認為這部電影挺真實的反映了中國現在的模樣。我覺得有可能有兩個原因造成了部分中國觀眾的不太好的觀感:1. 他們可能從小生活在比較幸福的,發達的環境中,沒有體會過在大部分中國的土地上,這二三十年的發展就是在這種雜亂中前進。影片中的那場婚禮可能是部分中國觀眾詬病最多的地方。是的,中國現在可能不容易看到這樣子的婚禮了。但是十年前,二十年前呢。婚禮上有點跳脫的祝酒詞(可能是模仿西式婚禮讓美國觀眾更容易理解,但是確實很真實的傳達了情感,特別是大伯的那一段),跳舞,唱歌,一家人一起玩酒桌遊戲,甚至有人唱歌劇。但是我認為這正好反映了中國的發展是不平衡且有一些混亂的,生活的煙火氣的場景和高雅的場景並存,這正反映了我們的生活在前進,在接納西方文化時也在調和自己本土的文化。有高樓大廈,也有路邊攤。片中的旅館可能不是很高檔,但是這不就是我們可能會去住可是外國友人基本住不到的酒店嗎?要知道拍電影的人的視角是ABC,這種和父母在中國住比較普通的酒店的場景是真實的。2. 可能有部分人就是不自信吧。這部電影中當然有描述一些西方國家看上去不太好的東西,比如說酒店的一些比較隱晦的問題,比如說出機場有一群人圍着,比如說不應該管父親的抽煙問題等。其實這些都是在中國的生活中客觀存在的。我覺得只要不是過度渲染,只是一筆帶過,這就是客觀的描述。而且真的美國人在這些方面做得就有多好嗎?如果真的有美國人基於這些情節產生刻板印象,我只能說這個人太naive。他只會接收到他想接收的信息,你做再正面的宣傳他也不會相信。

說了這麼多好的地方,也來說說不好的吧。第一這部電影英文字幕做的還不夠好。當然相對於剛上映的流浪地球已經好了太多,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地方有對話但是沒有中文字幕。我想沒有文化背景支持的美國人看起來應該會比較難理解吧。第二,有些橋段確實不是很自然,比如說billi婚禮後突然就察覺奶奶要不識字的阿姨去取檢查結果就是為了繞過家人知道真相這裡比較突然。我看到她開始奔跑的時候感覺有點沒跟上,不知道為什麼。看到後面才理解(也可能是我理解能力比較差吧)。關於管父親抽煙,我覺得是有一點點僵硬,但是應該也銜接了母親管父親喝酒,大伯藉著情緒和billi解釋東西文化差異。第三,關於billi家的身份認同問題,我覺得這是個歷史遺留問題吧。可能那個年代出來的人多多少少有這樣的問題。我不覺得這部電影處理的太差吧,至少billi自己多次表達了中美就是不一樣。這應該也是現在出國的大多數中國人的感受吧。

總的來說,我覺得這部電影很好的傳達了我們中國文化中這種含蓄的愛。家人正是因為愛才選擇把負擔壓在自己心裡而不希望奶奶知道了絕症後可能會有的絕望情緒。正是這種愛讓家人團聚在了一起。感覺美國人只要仔細看應該是能理解這種心情的。所以這部傳達了中國文化卻沒有多少偏見的美國電影確實是我在美國看過的最好的現代中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