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演員紛紛吐槽沒戲演, 是流量明星的錯嗎?

《演員請就位》,演員黃宥明吐槽說,現在演藝圈有一些不好的現象,有一些導演和製片人選擇演員的標準並不是演員的演技,而是關注這個演員是否有流量,是否有話題,是否有關注度,流量至上演技做配,這是對作品的不負責任。作為演員很被動,既很不甘心,也很無奈。

這引發了後台演員們的共鳴,表示說出了“老年人”的心聲。牛駿峰、劉雅瑟、段博文等紛紛吐槽自己的遭遇,因為不紅,沒流量,去試戲的時候,演技再被認可也沒用。

在今年7月28日的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頒獎典禮上,海清、梁靜等中年女性演員也作了呼籲,請求給中生代女演員們更多機會。海清說,“親愛的年輕導演、著名導演、製片人,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我們和你們一樣,非常熱愛電影。但說一句實話,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是被動的,市場、題材常常讓我們遠離,甚至從一開始就被隔離在外。姚晨不得不親自做監製,才有《上青雲》的機會,宋佳至今不結婚,還讓大家叫她小花。梁靜一邊投資,一邊問老公有沒有好角色……”

這些例子說出了娛樂圈一個存在已久的問題:留給中年演員、中生代演員的角色太少了。

02

從演員的角度看,演藝圈就是個餓狼搶食的世界,演員們的生態圖譜基本是這樣的:

一是硬核、當紅的明星。包括在一線製作的影視劇中挑大樑的中生代實力派演員,如孫儷、姚晨、李冰冰、黃渤、張譯、劉燁等,已經功成名就了,但也是雙刃劍,對劇本更挑,只要不在原來的高點了,一不小心也容易淪為無戲可演。以及當紅的影視人氣明星,如楊紫、趙麗穎、劉詩詩、周冬雨、鄧倫等,既有演技也有流量,正是炙手可熱的時候。

二是新崛起的新生代演員。包括新生代小花旦、小生,張子楓、關曉彤、張雪迎、劉昊然、吳磊、彭昱暢等,還在蒸蒸日上,卯足了勁往前沖。以及熱度逼人的流量偶像,鹿晗、肖戰、易烊千璽、王俊凱、楊洋、鄭爽、迪麗熱巴等,顏值出眾,粉絲眾多,成為市場爭搶的熱門演員。

三是大量的戲少或無戲可演的演員。有的有一定演技、但顏值不算非常突出;有的憑一兩部戲走上屏幕,甚至拿了獎,但沒有紅起來,漸漸便無人問津;有的曾經當紅一時,隨着年齡增長,沒有及時轉型,被市場拋棄。

可以說,影視界本來就是僧多粥少的狀況,能獲得投資、能走上市場的影視作品是有限的,而影視演員的隊伍卻非常龐大,存量已很可怕,每年還在不斷增加,從影視學院畢業走出來的,從選秀過來的,從素人中挑選來的,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不能乘風努力奔向大海的話,就只能被拍死在沙灘上。

03

演員覺得自己沒戲演,是因為導演、製片只看流量不看演技。

確實,這種現象是存在的,有的導演、製片在投資方對票房要求的壓力下,會傾向於使用流量演員,如《上海堡壘》、《綉春刀2》等。但影視作品的成敗,影響因素是眾多的,尤其是如果劇本不好,故事情節凌亂,作品拍得不行,就算演技再好的演員來也救不了。

有流量無演技的演員,在影視作品中表現拙劣,憑那幾千萬的粉絲是救不了的,輿論的浪潮鋪天蓋地,會把一切淹沒。有流量又有演技的演員,卻能收到票房和口碑的雙重利好,如易烊千璽在《少年的你》的表現,說明了流量明星也是可以演好戲的。

陳凱歌說出了影視市場的實情,他說,使用流量明星是在資本控制下的市場必然出現的情況,投資者一定是想盈利的,那麼流量就是盈利的一個指標,沒有必要把它作為一個特殊的現象加以抨擊,想用流量明星就用了,因為一部電影成功與否的因素太多,不是只集中在這一個點上,說有一個大的流量明星就可以保證票房是成功的,這是一種誤判。但是有一點是很清楚的,沒有演技是萬萬不可的。

04

立足點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就不同。演員希望不斷有戲演,有好的劇本找到自己,演繹出能讓人記得住的角色。導演既要滿足投資方的盈利要求,又要讓作品在觀眾中有好的口碑。觀眾則希望看到更多的高質量的作品,享受到兼具藝術高度、思想啟迪的視聽盛宴。

隨着休閑時代的到來,走進電影院,邊喝飲料吃爆米花邊看電影,已是常見的娛樂方式,在家裡時,則希望看到更多好的電視劇。事實上,近年來上映的影視很多,但真正優秀的並不多,原因是大量的資源投向拍攝、製作的影視末端,在前端的小說文學、劇本編寫缺乏資源扶持,隊伍力量薄弱,這已成為制約影視發展的瓶頸。好演員需要好劇本,好劇本少,好演員又不願意遷就去拍一些爛劇,自然就無戲可拍。

所以,重視、加強劇本創作,是促進影視業繁榮,讓演員更多好戲拍攝的出路之一。

另一條出路,就只能靠演員自身努力了,首先要有好演技,有好演技還不夠,還要有辨識度,打造只屬於自己的那份獨特性,那才是演員的核心競爭力。不然,就只能自己做老闆、做導演了,像吳京、徐崢那樣,自己拍自己導的戲,不用擔心沒戲演。

市場是無情的,演員不過是工作的一種,並不比其他工作更高級,同樣也面臨其他工作一樣的殘酷競爭,怨不得流量明星的衝擊,也指望不了環境的太大改變。作為演員,早日看清現實,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強,讓市場和觀眾更接受更喜歡,才是最終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