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首爾回應麥琳被說“傅首爾面相”,“以貌噴人”怎能成為一種流行?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12月1日,傅首爾在直播中首次回應“傅首爾面相”梗,大方表示完全不被影響確實不可能。還調侃自己是容貌攻擊的重點對象。她表示,“傅首爾面相”已經成為一種標籤,不只是用來攻擊她,甚至還被用來攻擊其他女性,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攻擊很容易導致本就有容貌焦慮的女性崩潰。她也建議大家把網絡負面輿論和現實真實生活做分割,以此來緩解自己從網絡上受到的所有惡意。

“傅首爾面相”這個網絡熱梗,雖然看上去說的是傅首爾,但起因卻是因為另一位備受爭議的女性——麥琳。

傅首爾(左)和麥琳(右) (圖片來源於網絡)

情感博主、網絡紅人傅首爾,在參加真人秀節目《再見愛人3》時,因性格強勢、語言犀利、善於輸出觀點而引發爭議,不少網友認為她在婚姻中過於強勢,無視了另一半的付出和感受。而今年在《再見愛人4》中引發話題狂潮的麥琳,因表現得前後矛盾、自我中心、表達不恰當,而引發眾人批評。

有網友認為,麥琳和傅首爾面相很相似,都是圓臉蛋、尖下巴、戴大眼鏡,看上去氣場十足,有攻擊性,兩個人的性格也很像,控制欲強、愛說教、固執強硬,有些自我中心,於是“傅首爾面相”一說不脛而走,成為判斷某類人是否值得交往的網絡標準。對於這個梗的熱捧中,不乏大量跟風言論,但也有不少人入戲太深,去兩位當事人的評論區對其進行容貌攻擊。

網絡上關於“傅首爾面相”的部分言論截圖

這種以貌取人、以面相攻擊他人的行為,當然是不成熟、不理智也不體面的。看節目上頭可以理解,真人秀的情節本來就是為了製造話題、激發爭議而設計的,觀眾在觀看過程中,情緒會被帶着走很正常。但身為一個當代娛樂行業的旁觀者,成熟的觀眾都會知道,秀永遠是秀,不可能是現實生活的還原。就憑藉節目中呈現出的一些碎片,加上自己主觀臆想,就將活生生的人貼上各種標籤,變成某種不良“面相”的符號,看上去只是“找樂子”的話題狂歡,卻極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失控,足以形成摧毀性的可怕力量。

“面相學”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民間有廣泛的基礎,但缺乏確鑿的科學依據,一個人的面部特徵與個性、命運之間並無直接關係。當然,性格會塑造生活習慣,生活習慣可能改變外貌特徵,心理學上的“自證預言”效應也表明,周圍人的看法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和行為,從而影響其習慣性的表情和氣質,這就是古語所說的“相由心生”,也是很多人相信“xx面相”的內心依據。

以“面相”看人,憑藉的是觀察者的直覺和經驗,其中必然摻雜各種猜測和偏見,中國還有句古話叫作“人不可貌相”,就是要求我們摒棄主觀成見,不能僅憑表象去簡單判定一個人。可見,所謂的“相由心生”其實提醒我們自己,所見的一切都與自身態度和心境相關,而“人不可貌相”才應該是我們對待他人的態度。

傅首爾回應“傅首爾面相”的視頻截圖

如果能認清這一點,就不難明白,把“傅首爾面相”玩成一個網絡熱梗,用它去諷刺攻擊傅首爾和麥琳,甚至波及其他類似長相的女性,是一件多麼愚蠢和野蠻的事。這絕不是身為“高貴觀眾”的言論自由,而是一群人躲在鍵盤之後,肆意宣洩偏見和怒氣。當這些陰暗的情緒聚沙成塔,就可能垮塌下來,成為吞噬他人的沙塵暴,這樣慘痛的悲劇過往已經發生了很多次。所以,希望更多人在打下“傅首爾面相”五個字,試圖嘲笑和否定他人的外表之前,能夠冷靜思考一下,自己此刻在做什麼,可能造成什麼樣的後果,這樣做正確嗎?善良嗎?值得嗎?

值得深思的是,人往往只能看到他人不好的“面相”。當一眾網友因為麥琳不會控制情緒,表達混亂,對別人和對自己雙標而對其謾罵,因為傅首爾長相不溫柔漂亮,成名後就想跟老公離婚而對其攻擊時,這些網友們自己何嘗不是被情緒所控制,呈現出了猙獰的“面相”呢?沒有人經得起無限放大的聚焦,扛得住逐幀分析的審視。經過剪輯和包裝之後呈現的情感和互動,必然有其脫離現實的部分,在話題的刻意撥弄和熱搜的漫天喧囂中,理性看秀也是觀眾的必修課之一。

《再見愛人》系列節目自詡為“婚姻紀實觀察”,旨在探討社會情感議題,引發觀眾對婚姻家庭的理性思考。然而,節目話題越來越集中於對嘉賓個人的揣測和攻擊,麥琳數次在節目中崩潰哭泣,其老公李行亮因形象受損演出被取消,不少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稱看節目被氣到生病,相關討論往往滑向男女對立、人身攻擊,“以貌噴人”成為節目帶動的流行,理性思考何在?社會責任何在?雖然說,非議和爭議也的確能帶來流量,但是這流量能要還是不能要,節目組真得掂量掂量了。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