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在上海》系列節目的策劃之初,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的老師們就希望有一集節目是專門介紹上海特有的地方戲曲劇種滬劇的,而且這集要用上海話來展開對話,配合方誌里的記載,讓觀眾了解原汁原味的滬劇的歷史和發展。 《上海滬劇志》當我接到這集選題時,關於嘉賓人選首先想到的就是滬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茅善玉老師。她不僅自己本身演滬劇,而且今年正好是她考入上海滬劇團學館的第50年。前幾年,由她擔任女主角的滬劇電影《敦煌女兒》還拿了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最佳戲曲片獎。滬劇電影《敦煌女兒》獲得
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獎
從她學藝之初,到最新的關於滬劇的探索,可以說,沒有比她更適合擔任這集節目嘉賓的人選了。但是那時我們內心還有些忐忑,茅老師這麼忙,不知道她是否有時間來擔任我們《志在上海》節目的嘉賓呢?7月初,當我們終於聯繫到了茅老師,沒想到她馬上一口答應下來。然後,我和這次擔任方誌人的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的黃曉明老師以及《上海市志·戲劇卷》的編纂室主任陳忠國老師馬上開了一個會,詳細商量了一下這集節目的大綱和主要脈絡結構。《志在上海》欄目作為一個系列短視頻,每集只有5分鐘,去掉街頭採訪和片頭包裝等等,其實只有4分多鐘。怎麼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呈現滬劇200年的歷史和發展近況呢?經過6稿大綱的修改,我們最終確定,講滬劇,首先要講滬劇和上海這座城市的關係。它為什麼會誕生在上海?它和其他江南地區的戲曲劇種的區別是什麼?它為什麼會有這種特質?它經過了哪些發展?近期又有哪些新的探索?最重要的一點,茅善玉老師不僅是滬劇表演藝術家,她也是這50年來滬劇發展的親歷者,所以我們要用茅老師自身的經歷串聯起滬劇自從改革開放後到現在的這段發展歷史。確立了這些總綱之後,後面的具體執行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茅老師之前其實接受過多次採訪講述滬劇,但這一次,這集節目還要有方誌的特色。於是我們想到,可以邀請茅老師來到位於上海圖書館東館4樓的上海通志展示館來錄製節目,請她結合通志館裡志書的具體記載,會更有方誌特色。在節目里,茅老師幫我們介紹了滬劇的最大特色,那就是關注的題材區別於其他劇種,比如說京劇、崑劇主要反映帝王將相,越劇或者其它一些劇種對才子佳人反映得比較多,但是滬劇反映的是現實生活。而上海灘的新聞又特別多,因此滬劇也有“說新聞、唱新聞”的傳統。200年來,滬劇始終是與時代同步、與城市同行。此外,茅老師嶄露頭角的第一部滬劇《一個明星的遭遇》是怎樣在80年代誕生的,2006年她將滬劇唱到了維也納金色大廳的經歷,由她擔任女主角的滬劇《敦煌女兒》是從哪裡得到的靈感等等故事,都會在節目里一一呈現。茅老師在錄製過程中,和我們分享了近一個小時。最終我們從60多分鐘的素材里取其精華,彙集成了5分鐘的片子。這集節目是今年36集《志在上海》系列節目里唯一一集全程用上海話來講述、來錄製解說的欄目。我們希望,能夠用最原汁原味的語言來展現滬劇的魅力、方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