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亮的恐怖之處,你們沒看到

1

麥言麥語

吸血吸金

“熏雞事變”後,對麥琳的審判,到了瘋魔化的程度。

“我配擁有一杯咖啡嗎?”

“沒有打到我的心趴上。”

“丑哭了......”

她的隻言片語、細枝末節,成為鬼畜熱梗,掀起巨大的網絡狂歡。

這種狂歡帶來巨大流量。

比如,帶上了“麥麥同款”的熏雞銷量漲了10倍,直接爆單。

李行亮提到的青團,銷量暴增。

奶皮子銷量也好得不得了。

芒果tv更是賺爆。

光是3元“搶鮮看”,便已為芒果吸金千萬。

也就是說,當麥琳以一己之力,暴露自己的膿瘡與傷口,紊亂與失智,她不僅被架在了熱搜上,活成全網熱梗。

也在源源不斷地,為芒果供血,為商家供血。

為網友供笑料。

為流量提供血包。

她的痛苦與掙扎,迷茫與荒唐,如同鯨落,滋養了千千萬萬人。

2

繼續獻祭麥琳

是否違背媒體倫理

慢慢地,一些具有傳媒良知的人,覺得不對勁了。

有人開始發問:

芒果台為什麼選擇麥琳?

張泉靈曾說,她和麥琳打過幾天交道後,就被搞亂了。

幾天時間,就能搞亂張泉靈,可見麥琳的“戰鬥力”。

我相信,製作人、導演組前期應該也或多或少地,感知到了麥琳的瘋與痛。

畢竟傳媒人,都有“狗”一樣的流量嗅覺。

也一定能提前預知:

麥琳的極端言行,將導致巨大討論。

麥琳的偏執紊亂,將引發大量共情或憎惡。

此時,作為體量巨大的媒體,芒果台到底是盯緊商業收益,還是敬畏傳播倫理,就能看出他們的立場與態度了。

至少不要只預測流量、熱搜、付費與拉新。

也預測一下:

1,社會化嚴重不足的麥琳,對巨大的輿論風險有沒有備案?

2,她有沒有足夠強大的內心,面對這種前所未有推陳出新的大規模網暴?

3,聚焦她的病症時,有沒有後續幫助和治療?

4,當她在心理困境、婚姻困境、職業困境之外,又增加一個巨大的輿論困境時,芒果台有沒有善後舉措?

5,她會不會自殺?

否則,只用獵奇的鏡頭去剖開她、審視她、展覽她,卻沒有一雙手,從鏡頭之後去抱住她。

這是不是太過殘酷?

說得更難聽一點。

是不是有吃人血饅頭的嫌疑?

3

麥琳不是npd

但需要專業幫助

麥琳應該是有心理缺陷的。

但不是npd。

有專業心理諮詢師回應幾個嘉賓的心理狀況。

楊子是標準的npd人格,但麥麥不是。

感覺很多人攻擊麥麥,是被trigger(創傷觸發)到了,畢竟麥麥的確集結了很多‘傳統媽媽惡習’,控制欲否定貶低挫敗孩子,但是‘媽媽們、麥麥們’這樣,也有一部分是因為系統性失權導致的。”

注意這個詞:系統性失權。

她不是單一的失權,是系統性的。

方方面面,里里外外,都在失去和匱乏。

而追溯原因,繞不開她的丈夫。

在心理諮詢師看來,李行亮哪怕在3個老公中,看起來“最好”。但也並非“完美”。

她注意到一個細節。

李行亮在生活中,存在很多的“被動攻擊”。

“被動攻擊”(passive aggression),也叫“隱性攻擊”。

精神病學家丹尼爾·霍爾·弗拉文說,它是“間接表達消極情緒,而不是公開表達消極情緒的一種模式”。

即用沉默、拖延、迴避、冷戰、敷衍、暗中報復等表面上溫和無害的而隱蔽的方式來發泄自己的情緒,表達隱藏的憤怒和不滿。

舉個例子。

當麥琳被畫像傷得眼淚直流時,李行亮沒有半句安慰,而是抱着吉他,躲到房間彈琴。

在心理諮詢師看來,這個“抱起吉他”,是一個“張設結界”的防禦性動作,代表着拒絕交流。

於是,

麥琳的“極度匱乏”➕“系統性失權”,遇上李行亮的“關心不足”➕“被動攻擊”🟰逃避的丈夫➕崩潰的妻子➕窒息的孩子。

4

李行亮是好老公

還是好人設

有人說,如果麥琳是個正常人,他們是能過下去的。

麥琳本是一個正常人。

在沒有退行之前,生命自主,重心未投到丈夫身上時,她是靈動而有生命力的。

大家看看下面這個視頻。

視頻里,她顯得活潑、能量充沛。

上《天天向上》時,她的生命也沒有像一個中了病毒木馬的電腦一樣亂碼失序。

節目里,她扎着蝴蝶結,反應靈敏。

我們放大一下她的照片。

是不是挺漂亮?

那時候她的表現都是正常的。

李行亮做遊戲時,她對女兒說:“爸爸真棒,親爸爸一口。”

女兒親完後,她說:“我也親一口。”

一家人看起來也比較和諧。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失控的?

首先是辭職回家,成為產婦、主婦。

加上他們吃過錢的苦,她對錢極度緊張。

僅有的錢,要麼給李行亮置行頭,買吉他,買摩托,買奔馳大g。

後來則是摳出一分一厘用以買房。

餘下的錢,她也不花。

電腦用李行亮的舊電腦。

手機一直用舊手機。

垃圾桶用油漆桶。

她省出一家人的生活。

也省出了一套房子。

李行亮也說,沒有她,他根本買不起房子。

但一個人長時間自我苛求後,內心需求被壓抑,不被看見和滿足,就會失控。

a點不滿足,就會在b點找平衡。

她會顯得擰巴無比,一會兒要,一會兒不要......焦慮動蕩,偏執混亂,令人疲於奔命。

這種不安與失序的根本原因在於,她的生命里沒了真正的重心。

如同船沒了錨,一會兒東,一會兒西,沒個定性。

而她失去的重心,就是她自己。

內心空空如也,就會汲汲於向外界,尋找證明。

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被愛的。

證明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丈夫的在意與反饋,成了日常證明的方式之一。

可惜李行亮對她的關心也不夠。

她想要禮物,他送腰凳

腰凳是什麼?

是一款抱娃的工具,寶寶可以坐在上面。

也就是說,送的是勞動工具,不是禮物。

他還送過一面詭異的錦旗。

此時是麥琳生產後的兩三個月。

他寫:

李家功臣麥琳(就因生了兒子?)

顏值越高責任越大(暗示要承擔更多?)

富如東海(此時麥琳沒工作)瘦比欄杆(麥琳生完孩子發胖了,何意?)

節目中,他說老婆胖沒事。鏡頭外,盡顯男人本色。

在取悅老婆上,他不太會。

在取悅自己上,還是很會的。

買摩托。

買奔馳大g。

買吉他。

他給麥琳開的公司,也被曝出有問題。

據說日入60元。

實際收入,都在自己名下。

嘴上說著錢在老婆那裡。

但也就吃准了她不會花。如果麥琳一下子買幾個愛馬仕,不知他還會不會說“錢在你那,想買什麼你自己買”?

另外,送青團的事,也令人滋味複雜。

他全程拍下視頻。

凌晨5點出發,坐飛機到上海。晚上18:40,買了青團,坐飛機返回北京。

網友統計了一下,發現他不論為老婆做什麼(正面的),都會用手機拍下來。

而這個視頻里,有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細節:

李行亮說是去杏花樓買青團。

最後買的,卻是沈大成的青團(更便宜?更好排隊?)

回家之前,他還把標籤撕了。

一番操作,令人懷疑在立寵妻人設?

麥麥只是工具,只是客體,用以完成他的主體表達,和外界形象輸出。

2013年。

他在劉歡魯豫的見證下,在希臘愛情海,向麥麥求婚。

求婚,少不了女主角。

大家找了半天麥麥。結果,她根本不在現場。

她在哪呢?

在ipad里。

求婚後,網上發了一堆通稿,寵妻人設立得非常成功。

如今再回顧李行亮的求婚辭,顯得彆扭又奇怪:

“從2008年在一起開始,到現在已經快5年了。

從深圳跑場唱歌,到2010年長沙參加比賽,從長沙租房,再到北漂生活,為了照顧我的飲食起居,你放棄了原有的安逸生活,讓你受委屈了。

再不浪漫我們就老了,今天我在全世界最美的地方,我要讓全世界都知道這個女人對我有多好,我有多幸福……

然後在現場眾多起鬨聲中,李行亮大喊:“嫁給我吧!”

啊這......你在跟誰說話?!

是不是刻奇了些呢?

但像這樣的求婚,他求過很多次。每一次,都有視頻拍攝。

這一系列舊事,令網友懷疑,好男人只是他的面具,不是事實。

而他可能有表演性人格。

當年快男六進五時,他和人pk。

當晚兩次pk,都在李行亮和劉心之間進行。

第一輪,李行亮輸了。

第二輪,兩人唱完,等待大眾評委投票時,李行亮突然說:

“我決定放棄我pk的權利,我真心希望劉心應該繼續走下去。劉心十分有才華,但他缺少自信。

我希望劉心帶着我的才華和氣場,繼續替我走下去。

這件事就挺雞賊的。

因為輸不起,所以說大話,立人設,以逃避結果。

如果他本性如此,麥麥在婚姻之中感受到的,應該也會有很多儀式上的假,生活中的冷。

外人眼中的甜,實際婚姻中的漠然。

5

病態共生

互相絞殺

所以,網上漸漸有一種聲音,覺得李行亮並不無辜。

張泉靈也說過:“如果麥琳是一個更獨立的女性,李行亮未必會高興。”

他們是彼此需要的。

你可以說患難與共,也可以說病態共生。

不論如何描述,都繞不開一個事實:李行亮需要麥琳這樣一個一心為他的“空心人”。

李行亮也在節目里表示,如果麥琳將家人的重要性排序,排成自己佔50%,孩子30%,李行亮20%,他無法接受。

他想要麥琳的功能性、服務性。

又希望對方給自己空間。

他曾說過,自己是傳統的男人。

想要傳統的妻子。

何為傳統?

男主外,女主外,以夫為尊,妻子回歸家庭,為丈夫孩子傾盡所有地付出。

因此,麥琳成為今天的麥琳,不是她一個人的因果。

而是兩個人的合謀。

他們初相逢時,漂亮活潑的麥琳之於一無所有的他,已經是頂配了。

因為愛,她卻俯下身來,為他傾盡所有。

參加快男時,她每周從深圳趕到長沙,組織後援會。

應援很累,很耗錢。

她就自己幾千幾千地掏。

她搬應援物資,做應援道具,感動過很多粉絲。

那時候,粉絲提起麥麥,關鍵詞都是:

“美麗、性感、好人。”

李行亮曾說,他的父母關係不好,但對孩子好。

他想繼續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我們來看看他母親是如何付出的。

他曾經說過,身患乳腺癌的媽媽每天三點半起床,給他做早餐。

最後過勞去世了。

去世後,他開始在qq簽名上懷念。

但父母去世前,他因為讀了理科,沒學音樂,對父母“懷恨在心”。

一邊無盡索取關懷,一邊埋怨母親不理解自己。

他又想繼承母親對自己的愛。

於是,他找了一個“媽系女友”。

果然,麥琳給予他的,也是100%的付出。

她說:“這輩子除了他,不會有更愛的人。”

這種病嬌式語錄,其實是恐怖的。

它意味着兩人將一生纏鬥絞殺,至死方休。也意味着,麥琳的病態與偏執,還將繼續。

我們都為此恐懼。

全網也以罵她為政治正確。

可回溯源頭,誰又能說只是她一人的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