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樾:紮根於舞台之上,享受表演帶來的挑戰與滿足感|專訪

作為2024北京人藝國際戲劇邀請展收官之作,根據榮獲第九十二屆奧斯卡金像獎四項大獎的同名電影改編,由楊婷導演,吳樾、於朦朧、蔣依依領銜主演的話劇《寄生蟲》,日前在首都劇場上演。在話劇《寄生蟲》中,吳樾徹底重塑了觀眾對他作為動作明星的固有印象,轉而深入角色的心靈深處,致力於展現情感的細膩和複雜的心理面貌。“金基澤”一角,無論在電影還是話劇作品中,都是一個心理複雜、情感細膩的父親形象。吳樾通過其精確且層次分明的表演,生動地呈現了這個角色的心理波動和情感糾葛。新京報特別專訪中國國家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吳樾,深入探討了他如何在不同的舞台上塑造角色,以及他對於表演藝術的獨到見解。

在話劇《寄生蟲》中,吳樾徹底重塑了觀眾對他作為動作明星的固有印象。

紮根於舞台之上,精進影視表演與自我超越

觀眾對吳樾的認識,很大程度上源自於他在動作影片中的表現。從早期的《精武英雄陳真》中的陳真、《連城訣》中的狄雲,到張紀中版《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以及近年來的《殺破狼·貪狼》中的崔傑等角色,吳樾的表演深深印在了觀眾的記憶中。尤其是在《葉問4:完結篇》中,他飾演的太極拳傳人萬宗華與甄子丹飾演的葉問之間的兩場精彩對決,不僅成為影片的亮點,也使吳樾的名字在影迷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在《葉問4:完結篇》中,吳樾的名字在影迷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在正式成為一名演員之前,吳樾在武術領域是 “武英級”運動員(中國武術運動員的最高等級,也稱“健將級”)的身份,可謂榮譽等身。正當眾人望着這顆“武術之星”冉冉升起之時,出於對表演藝術的熱愛和對個人發展領域拓寬的渴望,驅使吳樾作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離開專業武術隊,轉而投身於表演事業。他選擇前往北京繼續深造,並以表演專業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中央戲劇學院錄取。“我的夢想始終是成為一名出色的演員,參與演繹優秀的作品。我對舞台情有獨鍾,因為它讓我能夠扮演那些我渴望挑戰的角色。”回望當初的選擇,吳樾依舊坦蕩地表達着他最初的志向。

吳樾最早的舞台記憶,要追溯到“中戲表演系97班”的畢業大戲。那是一部由該班班主任、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麻淑雲親自改編日本劇作家水上勉的舞台作品《文那呀,從樹上下來吧!》,吳樾在劇中擔任男二號。畢業後,他又以專業第一的成績進入了當時的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後成為國家話劇院的演員。2012年,吳樾在由國家話劇院、中國台灣“兩廳院”、台北藝術大學聯合製作的古裝話劇《西廂記外傳》中一人獨挑三角,並首次把中國功夫帶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話劇舞台。

與以上兩部作品相比,2016年,國家話劇院話劇《大宅門》的復排,無疑為吳樾舞台生涯翻開了嶄新篇章,他在劇中對“白景琦”這一角色的塑造,已成為其舞台生涯中最受觀眾喜愛和記憶深刻的舞台形象。在這部作品中,吳樾面臨著極大的表演挑戰,他需要跨越角色的漫長一生,從青春洋溢的18歲一直演到風燭殘年的86歲,細膩而深刻地刻畫出白景琦在不同生命階段的性格變化與命運轉折。這不僅展現了吳樾深厚的演技,也體現了他對角色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塑造能力,使得“白景琦”成為他舞台表演中的一個標誌性角色。也正是從2016年起,《大宅門》這部話劇作品成為了吳樾搭建在他與話劇觀眾之間的一座橋樑,同時也讓觀眾見證了他作為話劇演員的成長與蛻變。

吳樾在話劇《大宅門》中飾演白景琦。

從事表演行業多年,舞台表演對他而言,一直有着與生俱來的吸引力,只要走上舞台,吳樾就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束光。通過參演話劇《大宅門》這些年的歷練,讓吳樾深刻體會到,紮根於舞台之上,促使自己在每年出演的影視作品裡都能展現出極大的張力和顯著的進步,這是其個人非常直觀且深切的感受。

對舞台藝術的深切熱愛,驅使着吳樾願將每年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舞台之上。在即將到來的2025年,吳樾不僅將推出他籌備已久的自導自演的非傳統話劇《辛棄疾》,還將同時推出一部以武林宗師為題材的電影和舞台作品。在他看來,舞台表演給予自身的最大幫助是提升了個人對表演的理解力和表現力,因為每一場話劇都是獨一無二的,每次的表演都在不斷演變,這讓吳樾越來越沉浸在舞台表演的樂趣中。“觀眾的期望和評價往往基於演員的真實個性和內在特質,而我也逐漸認識到,作為一名演員,不可能完美地扮演所有角色。這種認識使我更加珍惜每一次在舞台上的體驗,享受表演帶來的挑戰和滿足感。”

創立“小有劇團”,為更多年輕從業者提供發展機會

近年來,在話劇舞台上,吳樾展現了其表演的深度與廣度,從《西廂記外傳》中的“一趕三”到《大宅門》的白景琦,再到《直播開國大典》的盧海宇,直至《寄生蟲》中的金基澤,他不斷地在自己的表演領域中挖掘和拓展。與此同時,吳樾還創辦了“小有劇團”,旨在為年輕演員搭建一個展現才華的舞台,劇團簽約了一批新興的動作片導演和演員,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成長資源和事業發展機會。

去年,一部取材於中國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新國風戲劇《小島上的英台》在國話先鋒智慧劇場上演。這是由吳樾所創立的“小有劇團”推出的首部作品。小有劇團意為小富即安,小滿則圓,小清則凈,小有而足,闡釋了吳樾對於人生的態度。談到創立劇團的初衷,吳樾感慨道,尤其在影視行業中,即使是從專業院校畢業的演員,如果沒有名氣或成為頂流,他們的生活依然會面臨一些困境,收入甚至可能都不如一些劇組中的普通工作人員。當今從事演員行業的人員眾多,競爭非常激烈,找到合適的角色也變得非常困難。

《小島上的英台》是由吳樾所創立的“小有劇團”推出的首部作品。

吳樾以青年導演張肖的舞台劇前不久所進行的一次演員面試為例,在這次面試過程中,劇組一天內就面試了二百多名演員,四天內累計面試了八百多人,其中包括影視演員和戲劇演員。在吳樾看來,這種情況與影視行業面臨的競爭壓力相似,都是為了吸引觀眾和票房,而戲劇行業如今也面臨著需要通過有知名度的演員來吸引投資方,以便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創立“小有劇團”後,吳樾規劃每年推出一部新戲項目,旨在為年輕演員提供一個展示才華和獲得表演機會的舞台。在小有劇團為上海的駐場演出做準備的同時,由吳樾、常玉紅和陳暢共同發起的“小有表演工作坊”也即將啟動,旨在為全國範圍內對表演藝術抱有熱情和夢想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學習和實踐的平台。這些行動與舉措無不體現了小有劇團對於藝術追求的不斷拓展和深化,從另一層面顯示出了吳樾對於表演藝術的執着和對年輕演員扶持的決心。

作為愛奇藝電影“動作高手季”的首部作品,由吳樾出品、監製並特別出演,豐小俊執導,松天碩、張新童、張凱領銜主演的電影《擋馬奪刀》於今年1月在愛奇藝雲影院獨家首映。影片故事取材於經典戲曲劇目《擋馬》,融合了功夫、懸疑、喜劇、戲曲等多種元素,講述了楊門女將的颯爽英姿和昔日舊部的赤膽忠心。儘管外界對於《擋馬奪刀》的票房表現有不同的看法,吳樾本人卻對這些傳聞並不在意,反而一笑置之。他相信,既然選擇投資這部影片,自然有其深層次的考量和意義。其中便包括自身對於項目的信心,以及對投資決策的深思熟慮。除此之外,吳樾則依然更加看重的是影片能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的機會。《擋馬奪刀》僅僅作為一個開始,吳樾計劃每年都會出品一部以京劇為藍本改編的電影,以弘揚傳統文化。為此,作為影視投資人,吳樾也相繼簽下了諸多有才華的年輕動作片導演,將源源不斷地為他們提供一定的資源與投資支持。吳樾堅信,儘管目前動作片市場整體呈現衰落趨勢,但他相信只要有人持續投入和創新,動作片市場終會迎來複興的時刻。

電影《擋馬奪刀》於今年1月在愛奇藝雲影院獨家首映。

今年,吳樾在演藝事業中繼續展現其多面性,先後參與了張挺自編自導的古代傳奇劇《大生意人》和霍穗強導演的電影《運鈔大劫案》。在談及在這兩部作品中的角色時,吳樾眼中閃爍着期待的光芒。他坦誠地表示,作為演員,他非常希望能夠不斷拓展自己的戲路和表演方式。長久以來,吳樾以其在動作影片中的出色表現而廣受認可,這使得他作為武打明星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他並不滿足於此,而是希望能夠嘗試更多類型的角色。在眾多被觀眾所定義的人物形象中,吳樾內心更傾向於扮演一些家長里短類型的角色,因為他相信自己有一套完整的表演體系,能夠勝任這類角色。

出演《寄生蟲》心理塑造是挑戰,希望角色得到觀眾喜愛

吳樾作為國家話劇院的一級演員,在話劇舞台上塑造了多個深受觀眾喜愛的角色。2024年,他在話劇《寄生蟲》中扮演父親“金基澤”,展現了他在表演上的新突破。吳樾認為,金基澤雖然是一個普通的小人物,但他體現了社會的多元化和複雜性。

在演繹金基澤這個人物的過程中,吳樾反覆思考着一個問題“小人物在階級和人性交織的社會中,他們到底在追求什麼呢?”後來在創作的過程中,吳樾發現,實際上他們之所以顯得利欲熏心,只是因為一旦有機會,他們就想抓住機會綻放。他們不會錯過任何可能改善生活的機會,這並沒有錯,因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家庭、為了孩子、為了大家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們只是在努力生存,努力在這個世界上活下去。“小人物的內心並不真正陰暗,他們其實是渴望接近陽光的。但是在社會的整體環境和階級壓迫下,他們很難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束溫暖的光芒。因此,他們不得不費盡心思去適應和迎合周圍發生的一切。這樣的角色,因其複雜性和內心戲,確實是非常難以演繹的。”

在話劇《寄生蟲》中扮演父親“金基澤”,展現了吳樾在表演上的新突破。

相較於此前在話劇《大宅門》中,以“大開大合”的表演方式展現出主角白景琦“輝煌燦爛的一生”,吳樾坦言,此次在話劇《寄生蟲》的舞台上,對於父親金基澤的心理塑造確實是一項挑戰。“因為在舞台上,觀眾無法像在影視作品中那樣,通過特寫鏡頭捕捉到演員的表情和眼神,或是看到他們對情境的無聲反應,沒有台詞時的反應是不易被察覺的。因此,演員在舞台上主要依靠台詞的停頓和表達,以及形體的變化來傳遞情感,這兩者成為表演的重要支撐。”吳樾認為,能夠理解這些表演技巧的觀眾自然能夠領會角色的內心世界。

在此次話劇《寄生蟲》巡演的過程中,吳樾收到一位觀眾的來信,就吳樾在劇中的表演表達了觀點。吳樾回憶,這位觀眾最初認為他所飾演的角色完全是一個悲劇人物,觀看時便感到很難受,那種感覺甚至持續了一個月之久,自此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看完舞台劇後,觀眾認為吳樾通過在角色中加入一些喜劇元素,使得她感到更難受。正是因為使用了“更”這個詞,讓吳樾達到了自己想要呈現的角色效果。吳樾坦言,自己並不希望這部劇過於沉重,但他也沒有刻意添加笑料來取悅觀眾。“我的想法是深入挖掘小人物在家庭中的真實面貌,我認為他應該是一個樂觀,甚至有些自娛自樂的人。正是這種突如其來的工作機會,使得他在富人面前變得謹慎、緊張、沉默,甚至是身體僵硬。根據這種感覺,我對於人物角色的表演狀態是這樣設定的。”

話劇《寄生蟲》劇照。

吳樾在談及個人職業規劃時坦言,他的規劃通常是每五年一個周期。無論是影視還是話劇領域,吳樾現在更加珍視藝術創作的旅程。對於他明年即將執導並主演的話劇《辛棄疾》,幾年來劇本經歷了多次修改,儘管每一版劇本都有其獨特之處,但它們似乎都與吳樾內心想要傳達的意境並不吻合。吳樾直言,“我特別在乎觀眾,因為在我看來,觀眾就像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雖然不會去刻意取悅觀眾,但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角色能夠獲得他們的喜愛。只有當觀眾與角色產生共鳴時,我才能行之有效地進行個人的藝術展示和情感表達,這一過程對我來說至關重要。”

新京報記者 劉臻

編輯 徐美琳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