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丨未來編輯部 · 新潮學生
蔡翌希 吳祺淇
汪雨霖 陳錦萌 王萬陽
指導老師丨白 凈
編輯丨王萬陽
運營丨孫際雅
“雙十一”剛過,要說今年的購物狂歡節有什麼記憶點,恐怕不得不提到楊笠為京東代言引發的輿論風波。
10月中旬,京東因邀請楊笠參與雙十一營銷活動引髮網友熱議,隨後京東發布致歉聲明,明確表示不再與楊笠合作。但這一聲明不僅沒起到平息輿論的作用,反而掀起了新一輪輿論風波。
圖源網絡
如今,這一事件已過去近一月,輿論場重回平靜。當熱點成為冰點,新潮得以更清晰地窺見輿論場的全貌。
輿論場在聊些什麼
為了找到輿論場的核心聚焦點,新潮抓取了10月3日至25日涉及“楊笠”一詞的微信公眾號文章,共計3073篇,其中閱讀量超過1萬的文章共83篇。新潮對這83篇文章的文本進行了詞頻分析。
在名詞當中,“女性”“男性”的出現頻次呈斷層式領先,“性別”亦位列第四。可見,在這一事件中,輿論的靶心主要聚焦於楊笠背後的性別議題。而“普信”“普通”二詞的出現頻次也進入前十,不難看出,儘管經典的“普信男”段子已經過去4年之久,多數媒體一提及楊笠,還是會圍繞那段脫口秀段子下筆,以此激起男性發聲的慾望。
另外,隨着另一位脫口秀演員付航的爆火,不少文章將楊笠與付航進行比較。在着筆楊笠的文章當中,“付航”一詞共出現107次,位列第十。之所以將二人相提並論,主要是因為他們都在段子中提到了“普通”,但對“普通”的解讀卻十分不同:付航在經典段子中傳遞了“普通人也有人愛”的大局觀,使眾多與之相似的普通人感到振奮,而楊笠的“普信男”段子在部分人看來就顯得極具冒犯性,引發了群體性應激。
在排名前五的高頻動詞當中,新潮發現,“冒犯”“抵制”“調侃”“對立”這四個詞語也依然圍繞着“普信男”熱梗展開——楊笠“調侃”普信男,“冒犯”了男性群體,製造男女“對立”,故而引發群體對其京東代言的“抵制”。“冒犯”出現頻次如此之高,或許可以說明,大多數發聲者都認同楊笠的段子是對男性群體的“冒犯”,大眾所爭論的焦點應當在於:這種“冒犯”是否控制在“調侃”的範圍內,還是已經達到了挑動“對立”的地步?
誰在主導輿論場
在這場輿論風波中,新潮特別關注了閱讀量達10萬+(以下簡稱10萬+)的11篇推文,在文章媒體定位、標題、高頻詞、情感傾向等方面對它們進行重點分析。
在媒體定位方面,新潮發現,10萬+的推文中,僅有1篇文章出自傳統媒體賬號,即“南風窗”發布的《楊笠上桌,冒犯了誰》,剩餘10篇均由自媒體賬號發布。
“南風窗”的文章更多關注楊笠事件的背景,通過一系列事實的呈現,反思消費市場中存在的性別偏見和權力失衡現象,以較為客觀的語言探討了性別對立背後的社會文化因素,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面而深入的視角。
與傳統媒體文章相比,自媒體傾向於使用情感色彩濃郁的語詞來激發公眾情緒,從而達到吸引流量的目的。例如,一些自媒體文章在描述楊笠代言時,使用“翻車”“尷尬”等詞彙來刻畫京東品牌的形象危機,體現出較強的立場和情感導向。
這樣的傳播策略,雖然在短期內能夠吸引大量的關注,但也容易導致信息的片面化和情緒化,從而影響公眾對事件的全面理解和理性判斷。
從標題來看,10萬+的文章標題中,頻繁出現“京東”“楊笠”“男性”“代言”“道歉”等關鍵詞,這些詞彙概括了該事件的核心議題——即楊笠代言京東引發的爭議,及其在性別和品牌代言方面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標題均未直接體現對楊笠或京東的態度。
為進一步揭示公眾討論的焦點,新潮對10萬+的自媒體公眾號文章內容進行分詞處理,並篩選出詞頻超過10的詞彙,通過詞雲圖直觀展示了公眾討論的焦點與高頻詞彙。
在詞雲圖中,“男性”“女性”“性別”這類詞彙的出現頻次依舊突出。與閱讀量1萬+的文章相似,在輿論場居主導地位的10萬+文章在解析楊笠事件時,仍將性別議題作為重要的切入點。
但是,新潮也看到10萬+文章的不同之處:一方面,這些文章高頻使用第一人稱“自己”“我們”,這背後應是有意識的自我反省和對整個輿論場的審視;另一方面,“脫口秀”一詞的出現頻率十分靠前。
通過對正文內容的整理、無效字符剔除、分詞處理後,新潮藉助機器學習的算法實現了不同文章情感傾向的自動化分析。在閱讀量超過1萬的83篇文章中,持中立情感傾向的文章佔83%,持負面情感傾向的文章佔16%,僅有1篇文章持正面情感傾向。在閱讀量達到10萬+的11篇文章中,中立情感傾向的文章共9篇,其餘2篇均呈現負面情感傾向。
網絡媒體時代,每一次閱讀、點贊、轉發都是讀者思想的雲端言說,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讀者對公眾事件的價值取向。在這場輿情事件中,被判定為中立情感傾向的文章獲得了最多的關注度,其次是負面情感傾向的文章。
受到廣泛關注的文章大多跳脫出了事件本身,在保持文章深度的同時,從較為中立的第三視角出發,以事件分析者的角色下場參與討論,例如《看理想》與《南風窗》的文章,均獲得了超1萬+的點贊量,
雖然在眾多網友的直觀感受中,對楊笠事件的討論是一場激烈的“罵戰”,但當新潮跳出信息繭房,從更宏觀的視野審視輿論場,不難發現,以中立態度分析楊笠事件的發聲者不在少數,攻擊和謾罵只是冰山一角。
在剔除閱讀量這個數據指標後,有不同情感傾向的文章的點贊量、評論量、轉發量、在看量得到了更顯著的呈現。負面情感傾向的文章雖獲得了更多的閱讀量,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但在點贊量和轉發量這兩個數據指標上遠不如持中立情感取向的文章,公眾也通過“在看”再一次擴大了持中立情感傾向文章的傳播聲量。
輿論場中的特殊存在
通過數據分析,新潮看到高流量文章的普遍特徵。但其中也有例外——女性自媒體博主“蘿嚴肅”於10月24日發布的文章《繼續支持楊笠,支持女性脫口秀,做出新潮的選擇》在這場輿論風波中影響巨大。截至10月25日,該文的閱讀量雖然不到10萬,在所有文章中排名第17,但點贊量、評論量、在看量均躋身前五,超過絕大多數10萬+文章。
與其他高點贊文章不同,該文的標題不是事實陳述或提問,而是旗幟鮮明的觀點。文章內容也十分犀利,從“劉強東涉嫌強姦罪”聊到“楊笠曬自拍遭群嘲”,作者指出社會對男性的包容度遠高於女性,曆數女性所承受的社會壓力,號召女性“以更多耐心、更多勇氣、更多團結”捍衛自己說話的權利。文章最後的呼籲是有力的,但“感覺破防男又變多了啊”“男寶故事就是這樣的”等表述似乎對作者所追求的目標無益,反而容易使讀者沉浸在情緒化的表達中,忽略清醒的探討。
截至11月11日,2964條評論,7756次轉發,9784個點贊,這篇文章流量數據的背後,是女性自我表達的慾望和勇氣。拋開文中的過激言論不談,作者對女性所處困境的觀察是細膩而具體的。即使不是全體女性,至少有相當一部分女性能在蘿嚴肅的表述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如果只看到尖銳的性別觀點,而忽視了作者對女性群體的深切理解與真誠鼓勵,就不能理解該文爆火的真正原因。
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新潮”,原標題為《數據丨楊笠風波,大家到底在討論什麼?》。
本文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wechina微觀中國”項目、未來編輯部一流課程的學生實踐作品。
歡迎您通過投稿、提供線索等方式,和我們一起,在宏大敘事里找到微觀中國!聯繫方式:wechinatengxu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