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群星成皓月!長株潭都市圈建設正開啟“加速度”

淥水時評

匯聚群星成皓月!長株潭都市圈建設正開啟“加速度”

評論員 張逸鳴

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淥水潮湧,古橋芳洲。

蜿蜒八百里芙蓉春水,孕育了“於斯為盛”的錦繡瀟湘。同一條母親河的滋養,也讓長株潭地域一體、人文一脈。
今年5月,2024年長株潭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會議明確提出:“要把長株潭作為一個城市來打造,充分發揮長株潭三市的積極性,讓人民群眾真正成為長株潭一體化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剛剛過去的10月份,領導小組正式印發《長株潭一體化重點任務清單》,重大項目、重大改革、重大政策,三張極具分量的清單落地,標誌着長株潭一體化開啟產業創新協力協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共保共治的嶄新篇章。

打造長株潭都市圈,是湘楚大地的多年夙願

散為群星,融為皓月。自1997年實施長株潭一體化發展戰略以來,這條發展之路走過了27年。
為何長路漫漫,卻始終步履不停?
因為長株潭一直是湖南乃至長江中游經濟版圖中令人艷羨的“優等生”。她以佔全省1/7的土地面積、25%的人口,創造了湖南41.5%的經濟總量。

近年來,長株潭都市圈更是獲得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關注和支持。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作出了“長株潭一體化發展要繼續抓下去,抓出更大成效”的重要指示。

2021年,“加快武漢、長株潭都市圈建設,打造全國重要增長極”,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

2022年,國家發改委批複《長株潭都市圈發展規劃》,長株潭都市圈正式成為中部地區首個、全國第4個國家級都市圈。

長株潭城市綠心 

隨着規劃的落實,以長沙這座特大城市為核心,覆蓋1小時通勤圈的城鎮化空間布局得以確立。該區域包括長沙市全境、株洲市中心城區及醴陵市、湘潭市中心城區及韶山市和湘潭縣,總面積達1.89萬平方公里,是長株潭城市群內部高質量生產要素最為集中的核心地帶。

長株潭都市圈的建設,不僅僅是一場行政上的整合,更是對區域協同發展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引領着湖南乃至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方向。

融入長株潭都市圈,是瓷都醴陵的歷史機遇

而在長株潭都市圈的宏偉藍圖中,醴陵無疑佔據着不可或缺的位置。

千年瓷都歷史悠久、底蘊厚重,地處長株潭城市群的東南門戶,是連接湘贛兩省的重要樞紐。同時,五彩醴陵特色鮮明,陶瓷、花炮等傳統產業聞名遐邇,新興產業也蓬勃發展,醴陵的融入將為長株潭都市圈再添花錦。

長株潭都市圈的建設,也為醴陵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湖南省會長沙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引進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株洲以其先進的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著稱;湘潭則是重要的工業基地和旅遊城市。

融入都市圈,有助於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通,提升醴陵的區位優勢。藉助長株潭都市圈的科技創新資源、人才資源優勢,可以推動陶瓷產業的轉型升級,提升產品質量和附加值。通過優化人才政策,有助於吸引和留住更多優秀人才。長株潭都市圈的文旅融合發展也將為醴陵帶來新的增長點。

時代大潮浩浩湯湯,融合之勢不可阻擋

作為長株潭都市圈的重要一員,醴陵正乘風破浪,借區域協同發展的東風,開啟自我超越、全面融入地奮進之路。

株洲至醴陵城際鐵路規劃圖

城市融合的命脈,首先在於構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網絡。只有模糊了地域界限,才能促進文化與經濟的深度交融,縮短心與心的距離。近年來,我市境內的蓮株高速、東城大道相繼建成通車,醴婁高速建設也已進入收尾階段,醴陵順利融入長株潭“半小時通勤圈”“一小時交通圈”,讓早上在長沙打卡嗦粉,中午到湘潭吃馬家河羊肉,晚上來瓷都看《國彩醴陵》成為現實。

更近的物理距離,帶來更緊密地文化交流。

“撿瓷進高校”湖南師大站現場

去年以來,隨着“來醴陵撿瓷器”活動的爆火,醴陵融媒主動作為,先後帶免費瓷器走進湖南師大、中南大學、湖南工大等,讓長株潭地區大學生在學校門口感受醴瓷魅力。

今年5月11日,“瓷湘有醴——湖湘瓷器展”在湘潭市博物館驚艷亮相,我們再次以瓷器為引,向長株潭同胞講述湘瓷歷史,展現醴陵之美。

醴陵文化走進長沙、湘潭,兩地遊客也接踵來到醴陵。

今年的五一和國慶假期,我們先後舉辦了花炮博覽會、炒粉節、龍蝦啤酒節、瓷博會和醬板鴨美食節等活動,精彩的節會和接連不斷的活動吸引了數百萬人前來打卡,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同時,讓醴陵成為長株潭新晉旅遊目的地。

怎樣的宏大敘事,能寫盡這片熱土的鴻鵠之志?

產業創新的序曲、基礎建設的長詩、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的藍圖,正在這近兩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徐徐展開。時代的長風迎面呼嘯,長株潭都市圈建設正化羽垂天、摶風九萬,醴陵也將振鱗橫海,擊水三千,向更加輝煌的未來翱翔。

111111
編       輯 / 曾譯嫿
醴陵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