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堂:嶺外紅樓稱第一 開風氣首馬丁堂

  馬丁堂不但是康樂園裡最古老的建築,還是中國近代最早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之一。 姚明基 攝

  孫中山一行在馬丁堂前留影。 美國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供圖

  馬丁堂側面。 葉嘉怡 攝

  馬丁堂前的石獅子雕塑。 葉嘉怡 攝

  馬丁堂舊影。美國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供圖

  建築檔案

  名稱:馬丁堂(martin hall)

  竣工:1906年

  面積:2516.48平方米

  地址:康樂園東北區334號

  價值:馬丁堂1993年被評定為廣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和中國建築學會評為中國優秀近代建築之一;2000年被廣州市城市規劃局列入近代、現代優秀建築群體保護名錄;2002年8月被廣東省文化廳批准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024年11月12日是中山大學建校100周年。南方都市報推出“走讀中大百年建築“系列報道,展現中山大學校園建築的百年歷程,讓更多讀者走近這一著名學府。本期為報道第一期,後續報道近日陸續推出,敬請期待。

  “馬丁堂外樹籠煙,雨逐東風着物鮮。芳草添春花添媚,雙雙笑語到門前。”1935年,一名嶺南大學學生在雜誌上發表了這首名為《春雨即景》的詩,詩中描繪了春雨濾鏡下的校園,花木葳蕤,青翠流光,每一處都充滿着生機與活力,令人遐想。首句中的“馬丁堂”便是2024年11月迎來百歲華誕的中山大學之南校最為古老的一幢建築,不僅如此,它還是中國近代最早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之一,而更為重要的是,以馬丁堂為開端,紅牆綠瓦成為康樂園內建築風格的基調。

  奠定了康樂園的建築基調

  馬丁堂最初的名字叫“東院”(east hall),顧名思義,東院即東面的一座建築。這個方位性的指稱,乃是相對於當時整個校園的規劃而言的。對康樂園紅樓頗有研究的中山大學檔案館前副館長姚明基介紹,嶺南學堂早於1902年初就確定了在廣州河南島購地建校的決策。10月18日,嶺南學堂監督尹士嘉博士(oscar f. wisner)支付了後稱“康樂園”的第一塊地皮的購買金。但由於這片土地乃是由許多小塊地所組成,地權所屬關係複雜,直至1904年春天,學校才在區域內共購得30英畝(約0.1214平方公里)土地。“學校所購地塊,在與市區若即若離的河南島上可謂位置優越。它瀕臨珠江,交通便利;地勢較高,能眺望白雲山的景觀,是一塊讀書治學的天選之地。更重要的是,校方認為這裡具備了更進一步建校的良好基礎。”

  土地交易甫一完成,嶺南學堂的教師晏文士博士(charles k. edmunds)便對這片新校址進行了初步勘察,並提出了初步的規劃設想,還主持搭建了幾座簡易房屋權作校舍。與此同時,嶺南學堂從澳門遷回了康樂校址。隨後,嶺南學堂的美國紐約董事會還找來了美國斯道頓建築師事務所為校園進行規劃,並畫出了當時待建房屋的位置平面圖。

  對於當時校園的規劃設計,上海大學社會學院武洹宇副教授在其撰寫的《馬丁堂歷史研究報告》中指出,1904年嶺南大學校園的規劃圖與1895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園的規劃圖有諸多相似之處。“兩座校園規劃結構上的相似之感,很可能源自一種被稱為‘布扎式規劃(beaux-planning)’的空間布局思潮。它是繼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之後,美國城市與社區設計的主要手法和風格,強調幾何規則與古典唯美,亦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大學校園規劃的主流思潮。”

  1905年,馬丁堂開始奠基,營建資金2.5萬美元全部來自紐約董事局出售其證券所得。設計者正是為校園進行規劃的美國斯道頓建築師事務所,並依規劃將之命名為“東院”(east hall)——建築的北面門楣原標有“east hall”,現已抹去。1906年,馬丁堂正式落成。作為中國近代最早的鋼筋混凝土建築之一,馬丁堂的修建成為中國建築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從美國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所藏的老照片可以看出,馬丁堂為三層建築,另有地下室和閣樓。其最初的建築特徵為英式,周邊敞廊,屋頂為四面直坡頂,6個壁爐煙囪伸出屋頂。“其實最初竣工的馬丁堂屋頂並不是中國式的綠瓦,因為在滿清時代綠瓦是不允許用在私人建築上的。”武洹宇向南都記者透露,直到1913年前後,美國建築師晏詹士(jas.r. edmunds)接替斯道頓建築師事務所,成為嶺南大學建設的主要設計師,才在他的主持下對馬丁堂(包括屋頂)進行改建。晏詹士是時任嶺南學堂監督晏文士的兄弟,一直服務至1926年左右,先後設計了懷士堂、馬應彪夫人護養院、馬應彪接待室、陳嘉庚紀念堂、爪哇堂、八角亭、十友堂、張弼士堂、理學院、榮光堂等十餘幢重要建築。“晏詹士在裝飾元素、建築色彩的運用方面,表現出對嶺南地域特色的濃厚興趣,在他的作品中,人字形兩坡頂、琉璃裝飾構件、嶺南特有的博脊式等得到大量運用,建築色彩表現更為豐富。馬丁堂稱得上是第一次將中式大屋頂與西式牆身組合在一起的近代校園建築。此後修建的嶺南大學建築,基本承襲了這一風格。”建築在百年間幾經改造,1930年後所有敞廊都改為封閉式外廊,屋頂改為廡殿頂,拆除煙囪和老虎窗,1965年又把廡殿頂改為現在的盝頂。此為後話。

  1905年,為紀念建校初期捐款最多的美國辛辛那提州企業家亨利·馬丁先生(herry martin),“東院”被命名為“馬丁堂”,並在建築的南面門楣標有“martin hall”字樣,今亦已被抹去。  

  廣東最早的正規博物館

  南都記者在建築南立面左下角發現其牆體鑲嵌着一塊刻有“ad 1905”字樣的岩石,岩石上面是一張老照片——那是1912年孫中山首次蒞臨嶺南學堂時與學堂教職員在馬丁堂前台階的合影。

  “1912年5月7日,在時任嶺南學堂華人教務長鍾榮光的邀請下,孫中山蒞臨嶺南學堂參觀,並在馬丁堂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講。當時全校300多名學生都慕名前來領略國父的風采,馬丁堂容納不了那麼多人,他們有的就坐在走廊的地上。在演講中,孫中山提到其著名的觀點‘非學問無以建設’,強調學問和科學知識在建設中的作用,聽者莫不備受鼓舞。”《紅樓掠影——中山大學康樂園近代建築景觀》一書的作者姚明基對南都記者說,“當時孫中山的演講只能在馬丁堂內舉行,因為當時校園內只有這幢永久性建築。除了大會堂之外,馬丁堂還要承擔起教研的多種功能,即同時作為教室、圖書館、博物館等。不過,在馬丁堂諸多功能中,其博物館功能堪稱開風氣之先。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鄭君雷教授在《中山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藏珍品》一書中指出,嶺南大學博物館(後改稱“文物館”)是廣東省最早建立的正規博物館,也是全國較早創辦的博物館之一。1936年出版的《中國博物館一覽》將嶺南大學文物館藏品分為人類方物部(風土物品、工藝品)、古物美術部、自然博物部三類;1952年冼玉清館長手書的《嶺南大學文物藏品冊》分為古物部(包括磚瓦石器、銅鐵器、陶瓷器、古樂雜器、書畫碑帖拓片照片五類)和民族部(兄弟民族器物類、各國風土類),另有家私數件單獨羅列,總計藏品800餘件。

  “1927年,鍾榮光邀請冼玉清擔任嶺南大學博物館館長一職。冼先生自此執掌博物館直至1952年院系合併,總計長達25年。其中,博物館於1931年遷至十友堂,故1906至1930間的24年時間裡,博物館皆位於馬丁堂。縱觀嶺南大學博物館的建設歷史,冼先生可謂居功至偉。”姚明基口中的冼玉清教授是嶺南第一位女博學家、近代廣東著名的女學者和女詩人,集詩人、畫家、文史考證、金石考證、金石鑒賞、收藏家於一身,被譽為“千百年來嶺南巾幗無人能出其右”的“嶺南才女”。

  “在嶺南大學博物館眾多藏品中,在我看來,石獅們最有故事。”姚明基還指着在馬丁堂正門的石獅對南都記者說,這是鍾榮光校長於20世紀20年代從廣州一座被拆除的廟宇中找來的典型的南派石獅。“這是一隻雌性獅子,它腳踩一頭小獅子,口含飄帶,生動靈巧,圓雕、浮雕、線刻等技法突出。更為精彩的是,在馬丁堂大門裡面,展陳着徵集而來的,由參加公車上書、推動戊戌變法的主角康有為先生,在變法失敗後遊走歐洲多國時購買的13件套的獅子、女神石雕。門內的一對石獅,毛髮濃密捲曲,雕刻細膩逼真,體形與現實相近。”

  圖書館與氣象觀測站

  除博物館功能之外,馬丁堂的圖書館功能也不容忽視。“在1982年新圖書館落成之前,馬丁堂一直還承擔著圖書館的功能,雖然1915年至1928年一度遷往格蘭堂。”武洹宇介紹,1930年7月,日後成為我國著名的圖書館學家、目錄學家、檔案學家、歷史地理學家以及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和創辦人之一的周連寬應聘赴任嶺南大學圖書館中文部主任,其辦公地點即於馬丁堂內。1932年,熱心教育的馬丁夫人去世,其捐贈嶺南大學的遺產中有1000美金被專門指定用於捐贈圖書館購置圖書。據不完全統計,在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以前,嶺南大學圖書館的藏書總量已高居全國大學圖書館排名第五,其中理科西文雜誌品種數量佔全國圖書館之首。此外,當時的嶺南大學圖書館亦已出現自成風格的特藏體系。首先,是中文部的古籍善本中多存明本和抄本,其中不乏珍貴孤本;其次,是注重廣東地方志與廣東文獻的收藏;複次,是着重收藏有關“中國問題研究”的西文出版物;最後,在1940年代末,對共產主義思想言論持“絕對自由”態度的嶺南大學亦將這一點體現在藏書建設之中,遂設立了“新智識研究室”。

  武洹宇還透露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1918年,嶺南大學在校園建立了“菲文氣象觀測站”,就安置於馬丁堂樓頂。“馬丁堂早期屋頂有6個3m高的通氣煙囪伸出,中間靠右的一個煙囪豎起一根鐵杆,鐵杆的上部伸出橫臂,安裝了三杯風速儀,鐵杆的頂端是一個風袋。樓頂還安裝了日照儀。風向按照8個方位進行人工觀測,風速儀和日照儀轉接到馬丁堂內的物理實驗室,在室內獲取器測數據。物理實驗室內還安放了氣壓表,可直接讀取氣壓值。在馬丁堂樓頂最外側的2個同飛煙囪上各豎立了一根避雷針,高度高於風桿,既保護了大樓,也保護了樓頂的氣象觀測設備。”1965年,馬丁堂由於層面拼接出現問題,經常漏雨,故將屋面及窗檯欄杆拆除重建,同時屋頂6個煙囪亦被拆除,測風設備自然也隨之消失,僅余樓頂的兩根避雷針。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復辦

  1981年4月,在著名人類學家梁釗韜教授的努力下,中山大學重建人類學系,成為新中國第一個復辦的人類學系。同年,人類學系獲國家首批博士點,成為當時國內唯一具有本、碩、博三個層次的人類學辦學單位,為國內外學術界所矚目。1982年新圖書館正式落成,地點就在毗鄰馬丁堂的馬崗頂上,遷出圖書後的馬丁堂遂成為了人類學系的系樓使用至今,而馬丁堂南面門楣亦懸掛上著名人類學家費孝通於20世紀80年代題寫的“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匾額。

  “值得一提的是,馬丁堂悠久歷史空間氣氛也在這一時期逐漸成為人類學系師生用以建構專業自豪與發展情感連接的符號資源。”曾在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研究的武洹宇介紹,1987年3月,人類學系的第一本刊物面世,即定名為《馬丁堂》。2007年3月,人類學系教師發起設立“馬丁堂獎學金”,鼓勵學生的學術興趣。其間,一個以人類學系學生為主體的社團——“馬丁堂學社”應運而生。學社長期開展諸如讀書會、田野營、“馬丁之夜”等豐富多樣的學習活動,對學生身心產生深遠影響。有社員因此創作了一首《馬丁堂主題曲》,詞曰:“hello,歡迎來到堂口,這裡到底有何看頭,看對大學的搶救,價值和家園的相守……背負馬丁的光芒,追逐塔頂的張狂……恢復最初的仰望……”  

  總策劃:戎明昌 劉江濤

  策劃:王衛國 李陽

  統籌:宋爽 周佩文

  本期采寫:南都記者 周佩文 實習生 葉嘉怡

  題籤:陳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