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場面逼真震撼,演員飆戲火藥味十足,《焚城》成為2024年港片驚喜

災難場面緊張刺激,救災行動英勇動人,高層博弈張力拉滿……正在熱映的電影《焚城》涉獵了華語災難片中的一處空白領域,向觀眾展現了輻射物質泄漏後的巨大危害,具有一定社會意義和人文關懷。影片由潘耀明執導,劉德華、莫文蔚、白宇等主演,成為最近口碑和市場表現最佳的影片。

災難特效鏡頭驚心動魄

一批電子“洋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突發泄漏,即將在24小時內危及香港全城。為了及時阻止這場災難,一邊是劉德華飾演的環保專家范偉立緊急出任技術顧問;一邊是白宇飾演的消防隊長黎傑峰和隊友在第一時間奉命奔赴未知前線。而隨着危機逼近,一條黑色利益鏈也逐漸浮出水面……

作為華語影壇首部展現輻射災難的作品,《焚城》大膽想象了一次發生在中國香港的突發危機,在題材上有所突破。

該片監製、出品人之一江志強表示,《焚城》的創作靈感來自一則關於“有毒洋垃圾轉運”新聞報道的啟發。報道稱一些發達國家將有毒電子垃圾轉運至中國香港,而這些廢料中藏有的有害物質,會對環境和居民生命造成嚴重危害。“香港人喜歡看災難片,但從來沒想過災難會發生在自己家裡,所以我想拍一部我們香港的災難片,而且帶有一定社會議題。”

《焚城》導演兼編劇潘耀明是攝影師出身,曾擔任《新警察故事》《寶貝計劃》等作的攝影指導,對駕馭大體量商業片有一定拍攝經驗。《焚城》全片特效鏡頭超過2000個,烈火和濃煙撲面而來,緊張氛圍拉滿,尤其是其中一場戲虛擬了核輻射物泄漏爆炸、全港淪為廢土的震撼影像。在影片此前的首映禮上,導演張藝謀稱讚《焚城》“特效鏡頭與災難鏡頭做得很好很逼真,很多大場面,填補上了香港電影的空白”,導演郭帆則評價影片帶來了“撲面而來的震撼”。

劉德華莫文蔚飆戲火藥味十足

除了激動人心的大場面,片中危機出現後不同群體、不同立場之間劍拔弩張的博弈充滿現實意味,引人深思。

影片分兩條敘事線展開災難營救,一是范偉立與王慧明為代表的政界高層、以高培德為首的黑心商人先後展開博弈,他不惜以違反保密協議被判入獄為代價,將生態災難背後的人為因素和利益鏈條告知媒體,力挽狂瀾的同時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救贖;另一條則是黎傑峰帶領的消防隊員深入事故一線現場,用付出與犧牲實踐了“最美逆行者”的精神。面對災難時,當局者該如何決策?執行者該如何應對?這是《焚城》提出的社會性議題。

繼2005年的《童夢奇緣》後,劉德華與莫文蔚時隔19年再度飆戲,成為《焚城》一大看點。經歷歲月沉澱後的莫文蔚與角色王慧明的氣質十分契合,演出了角色的強大氣場和掙扎在權力與責任之間的矛盾,她與劉德華火藥味十足的對手戲更讓觀眾大呼過癮。

“ 很久沒看過如此良心的港片!本以為只是司空見慣的末世災難題材,沒想到既拍得驚心動魄,還能有那麼多充滿現實意義的表達。”影評人陸支羽說,《焚城》在多線敘事下交織成全景式人物關係網,無論是命懸一線的救災現場,還是唇槍舌劍的高層博弈,都有極盡真實的臨場感。“消防隊員勇闖火場、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犧牲精神,閃耀着生命光輝;普通民眾集體疏散時的溫暖細節,同樣令我動容;而對以權謀私的高層群像,又充滿了諷刺。”

勇闖冷門檔期收穫好反饋

近兩年,國產電影越來越信奉大檔期,春節檔、國慶檔等熱門檔期往往影片扎堆,《焚城》反其道而行之,選擇在較為市場較為冷淡的11月上映。在江志強看來,只要電影內容夠好,“每個檔期都可以是春節檔”。“我以前好幾部賣座的電影,比如《寒戰》,就是在11月出來的。我相信只要電影夠好,觀眾會出來支持我們。”

憑藉不錯的口碑,《焚城》在上映4天後走出逆襲口碑,開始拿下票房、人次、上座率等數據的單日大滿貫,並連續多日保持優勢,“勇闖冷門檔期”的行為得到市場正向反饋。截至11月8日早,該片累計票房已接近1.4億元。

電影市場分析師朱擎天認為,《焚城》的票房表現令人欣喜。“江志強願意主動在普通周末檔期投放這樣一部罕見的災難片,並大膽開放點映,是一種勇氣和擔當的體現,也呼應了片中的救火英雄,在銀幕內外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互文。《焚城》的口碑和評分也對得起這樣的戰果,作為罕見的災難片,無論是場面還是表達,整體品質確實撐得住,也理應獲得更好的票房和支持。”

從港片轉型的角度看,《焚城》也讓人看到了香港電影在動作片、警匪片之外的類型嘗試,成為2024年繼《九龍城寨之圍城》後港片的又一驚喜之作。

記者/袁雲兒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