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跟奧地利維也納聯合劇院vbw的合作已經有10年時間了。其實從我們寫第一封信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4年。從《伊麗莎白》2014年真正落地到現在,整整10年。德奧的音樂劇在中國尤其上海,有了越來越大的影響,而且它的影響力似乎已經都超過了很多百老匯和倫敦西區的作品。10年過去,我們可能可以從更深的層面,文化的、市場的,再多做一些中奧兩國文化和產業上的交流。”
11月3日,位於上海文化廣場的音樂劇中心內,上海文化廣場總經理費元洪在“中奧音樂劇文化與產業沙龍”上做了這樣一番開場白,表達了籌劃舉辦這一交流活動的初衷。
“中奧音樂劇文化與產業沙龍”海報
“中奧音樂劇文化與產業沙龍”現場
自從2014年上海文化廣場策劃引進德語音樂劇巔峰之作《伊麗莎白》,並連演40場開始,10年間,上海文化廣場先後引進了經典德語音樂劇《莫扎特!》以及一系列《德語音樂劇明星音樂會》,在上海乃至全國建立了穩固而強大的德語音樂劇觀眾基礎。曾經英美音樂劇一統天下的國內音樂劇引進市場,也由此被徹底“顛覆”。
今年9月,《伊麗莎白》以音樂劇版音樂會形式10年後重回上海,再一次掀起觀演熱潮。11月至12月,同樣由米歇爾·昆策和西爾維斯特·里維這對德奧音樂劇界的國寶級大師合作完成的德語音樂劇經典之作《蝴蝶夢》,以及講述“童話國王”傳奇一生的德國音樂劇恢弘之作《路德維希二世:國王歸來》,也將以音樂劇版音樂會的形式首登中國舞台。歲末的上海舞台,又將迎來新一輪德語音樂劇的演出熱潮。
《蝴蝶夢》劇照
所有這幾部德語音樂劇的製作出品,都來自奧地利維也納聯合劇院vbw。站在10周年的節點, vbw的首席執行官、藝術總監、音樂劇總製作人、國際項目總監悉數來到上海,回顧10年合作,參與了深度的交流。而上海音樂界、評論界、學界和媒體的眾多嘉賓學者,也在沙龍上一起交流探討,德奧音樂劇,何以有如今的歡迎度和影響力?何以改變了中國音樂劇市場?
德語音樂劇引進中國的十年歷程
從最初引進時觀眾對德語音樂劇一無所知,到2016年《莫扎特!》來滬演出實現63%的散客比例,再到10年後《伊麗莎白》歸來完成95%的散客購票。德奧音樂劇如今在上海市場贏得了越來越多的擁躉,龐大的觀眾基礎中,很多觀眾都會參與復購。10年間,觀眾只知英美音樂劇的局面被打破,上海文化廣場也由此成為了國內歐洲音樂劇的演出和引進中心,法語音樂劇、西班牙音樂劇之後也陸續開始進入上海和中國市場。
《莫扎特!》劇照
回顧10年歷程,最初推動策劃引進《伊麗莎白》的費元洪十分感慨。“2014年《伊麗莎白》第一次來到中國,當時很多人都不知道有德語音樂劇,40場的演出體量壓力是非常大的,還是要感謝當時贊助商對我們的支持,當年用票房要把成本回收,也是很難做到的,但我們還是開拓了這樣一個項目。但經過《伊麗莎白》,上海集合成了比較大的一批的核心的德語的英語觀眾,也拓展了大家對音樂劇的語言和審美的多元化。”
在費元洪看來,德奧音樂劇觀眾的黏性要強於百老匯音樂劇,德語音樂劇的明星也在上海慢慢養成了一大批粉絲群體。之後的眾多明星演唱會,也讓文化廣場在之前的“春耕”後有了票房收益上的“秋收”。
隨着今年9月《伊麗莎白》以音樂劇版音樂會形式回歸,21場演出在口碑發酵後再度創下票房銷售新高。“上海觀眾已經越來越習慣於觀看經典大戲的原版。德語音樂劇市場雖然小眾,但複合購買度很高,我們也從中看到了市場觀眾迭代的樣子。”
上海文化廣場總經理費元洪
一切創作希望“讓觀眾有走進劇場慾望”
和上海文化廣場合作10年,奧地利維也納聯合劇院(簡稱vbw)迄今並即將帶着劇院旗下4部音樂劇作品來到上海。該劇院首席執行官弗朗茲·帕泰介紹,vbw是由奧地利維也納三個劇場構成的聯合劇場組織,包括萊蒙德劇院(raimund theater)、羅納赫劇院(ronacher theater)和維也納河畔劇院(theater an der wien)。和很多國家劇院不同,這幾個劇院都是奧地利市民集資籌建,體現了公民意志和需求。
其中,最古老的維也納河畔劇院建成於1801年,至今已經223年的歷史。維也納不僅是奧地利的首都,歷史上也是奧匈帝國的首都,歐洲文化的中心,留下了非常恢弘燦爛的文化和藝術。這裡有着悠久的德語地區音樂戲劇傳統,包括豐厚的歌劇積澱,也是早期輕歌劇的中心,貝多芬等著名音樂家都曾在這裡上演作品並尋求成名。
1960年代開始,維也納河畔劇院引進了大量的美國音樂劇,並且進行德語版的演出。維也納河畔劇院也奠定了德語區音樂劇文化的基礎。1980年代,三家劇院聯合的vbw成立,開始製作原創的德語大型音樂劇,以此和英美音樂劇抗衡。從1992年第一部德語音樂劇《伊麗莎白》問世至今,vbw已經創作了10部原創德語音樂劇。
《伊麗莎白》劇照
《伊麗莎白》是關於奧地利人自己的故事,講述了所有中國觀眾都熟悉的奧匈帝國皇后,也就是茜茜公主的人生。這部音樂劇在德語國家一炮而紅,在奧地利連演5年,進而風靡世界。首先在1996年登陸日本,很快又有了匈牙利語的譯本。至今,這部劇已經擁有了超過七種語言的譯本,仍在世界各地上演。
對於vbw的劇目之所以能在世界範圍受到歡迎,劇院的藝術總監克里斯蒂安·斯圖派克表示,vbw在選擇原創劇目題材時非常慎重,迄今為止的10部作品,都是想要尋找更廣泛的,能夠讓全世界觀眾有連接感的題材。“但這其實也是比較難的一件事情,因為你要不斷去探索更廣泛的議題,而這些議題已被討論選擇很多,空間已經不太多了。”
vbw藝術總監克里斯蒂安·斯圖派克
而弗朗茲·帕泰則表示,由於vbw的劇院都相對古老,座位也有限,更少的座位數就決定了更低的票房上限。但即使如此,vbw也不願意通過妥協方式降低舞台演出的質量。為此他們除了演出收入,也會申請政府的資金補助。而作為回饋,他們會向奧地利公民們提供一個更便宜的觀劇機會,提供沒有太多界限障礙的高質量演出。
“我們所做的所有劇目和演出,都希望能讓觀眾有走進劇場的慾望。” 弗朗茲·帕泰說。
vbw首席執行官弗朗茲·帕泰
維也納音樂劇背後深厚的德奧文化傳統
德奧音樂劇在上海的風靡,也引發了學界、評論界和媒體的關注。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陶辛認為,vbw的德奧音樂劇,和維也納的藝術一脈相承,和那些古典音樂一樣,都有它的嚴肅性。與此同時,維也納的藝術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它的市民性。雖然它也是“高文化”,但它不光是文藝復興以來由王公貴族用錢堆出來的文化,而是有它相當的市民性。但這種市民性的特徵,又和大眾娛樂不一樣。
陶辛說,拿德奧版《莫扎特》和法語版《莫扎特》比較就會發現,“法扎”的劇場效果更火爆熱烈,但德語版在人物刻畫和思想深度上,還是有更多深刻的東西。
“我們經常說音樂劇是一個大眾娛樂的東西,比如美國百老匯音樂劇,那是一個非常大眾的東西。但維也納的音樂劇,它的大眾性、市民性和大眾娛樂有所不同,它有那種對哲理的探索,這個是我印象很深的。”
“維也納的音樂在音樂上也有更加廣闊的背景。作為19世紀奧匈帝國的首都,無論是德意志民族,還是匈牙利的、捷克的,甚至包括意大利的,大量的音樂都匯聚融合在維也納。”研究西方音樂史的陶辛說,從音樂角度,這也為德奧音樂劇提供了很好的底蘊和基礎。與此同時,vbw的10部原創音樂劇,有相當多的都是歷史題材,都是和這座城市和國家相關的,有很多可以深入探討的地方。
和陶辛一樣喜歡德語文化作品,常年觀看德語電影和德劇的文藝評論家孫孟晉也認為,德劇一直以來的深刻性、文學性,在維也納的音樂劇裡面也體現了。
“我看《伊麗莎白》時覺得文學性特彆強,歌詞要比美劇寫的好多了,非常深刻。”孫孟晉表示,德語音樂劇還給他一個很大的體會是,它不忌諱給觀眾一個悲劇的“打擊”。“很多人都知道來看一個音樂劇是歡快開心的事情,但是德語音樂劇卻不是這樣,茜茜公主也跟我們以前認識的童話故事一樣的人物形象完全不同,是一個更真實的歷史人物。我覺得這個是非常美妙的地方。”
在孫孟晉看來,研究維也納的音樂劇,應該把它置於奧匈帝國的歷史文化語境,歷史上,除了奧地利、匈牙利,捷克也歸屬於這個帝國,他們有過卡夫卡這樣的作家,而奧地利歷史上也有過耶利內克和彼得·漢德克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所以在德奧音樂劇里,我能夠看到的就是關於人生關於世界的一種深刻度,這是我一直非常喜歡的。”
陶辛感慨說,“我覺得維也納的音樂劇在中國尤其是在上海,能夠受到我們青年觀眾的熱捧,這是非常欣慰的一件事情。從中能感受到年輕人究竟喜歡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