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地·紀實|楊文斗:再也聽不到,母親的嘮叨

文|楊文斗

2024年10月16日,母親楊愛花永遠離開了我們,享年83歲。

今年適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70周年紀念大會召開,而母親作為“軍墾第一代”就此追隨我已仙逝的父親,一起永遠留在了新疆石河子。

母親出身“富農”,初中文化程度,跟同齡人相比,算是文化人。1959年6月,母親從河南許昌地區長葛縣支邊到了新疆石河子,成為了“軍墾第一代”,把青春熱血奉獻給了兵團,還曾榮獲“先進生產者”等稱號,“軍墾第一城”石河子市的建設就有她的一份榮光。

在石河子,她遇到了在那裡當兵的老鄉楊桂松,後來他們結了婚,就有了我們兄弟姐妹5人。

母親是堅強的,也是善良的。當年父親被迫下放農場,直到落實政策,我們全家才又回到了市裡。在那些艱苦歲月里,母親總教育我們要與人為善、積德行善、以德服人。父母后來給我取名“文斗”,這名字也算是歷史的產物吧。

我記得小時候,遇到乞討之人,母親便會把家裡平時捨不得吃的食物拿出來與他們分享,用自家的碗給他們倒水喝。她還告訴我們,人生不易,若非迫不得已,誰會乞討要飯?有一年父親通過綜合考核獲得一個漲工資的名額,但他跟母親商議,想把名額讓給家境更為困難的同事,母親也是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母親對我們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記得小時候,逢年過節,母親都會讓我們表演節目,培養才藝,表現好的會發個小紅包,以示鼓勵,有一年我們集體表演摔跤,從一對一、一對二,到一對三,比賽結果不重要,但母親藉機給我們講道理:一根筷子容易折斷,一把筷子很難折斷,團結就是力量,家和萬事興。這讓我們受益終身。

母親的一生是幸福的。年輕的時候,家務活大多由父親承擔,到了晚年,母親便是我們這些孩子手心裡的寶,大家爭着搶着,輪流照顧。大姐尤為孝順,上心細緻周到。最感欣慰的是,我的兩個姐夫、一個妹夫,都發自內心地對父母好,對兄弟姐妹們好。所以,我們家四世同堂,一直家庭和睦,其樂融融。

唯一遺憾的是,2010年1月5日,我的父親因病離世,我清晰記得,父親臨終前,母親像個小孩一般可憐巴巴地望着父親,喃喃說道:“桂松啊,你怎麼捨得我留下?!”這一幕終生難忘。

那年父親剛好70歲,我們家也正是生活剛好起來的時候,正所謂子欲孝而親不在,我原本想帶着年邁的父母一起回河南老家看看,也因父親的離世未能成行。

2017年6月7日,我陪着母親終於踏上了尋根之旅,去了父母出生的地方。

雖然父母年輕時便離家,對家鄉的情況不甚了解,但我們一路走來都異常順利,遇到的那些指路的人似乎都是冥冥之中有人安排好的。連天公都作美,我們剛到洛陽時還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去到偃師、長葛等地時雨便停了。由此總算也一了母親和我的心愿。

我是在新疆出生的,1987年高中畢業後,考到蘭州讀大學,大學畢業後又因為愛情留在了蘭州。有很長一段時間,父母都不在身邊。

起初,母親告誡我,要用心工作,安心工作,多作貢獻,讓組織放心;後來,母親叮囑我,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要愛惜身體,做到勞逸結合;再後來,母親念叨我,常回家看看,家裡條件好了,都盼着你呢;可現在,我再也聽不到母親的嘮叨了……

慶幸的是,父母離世前的最後一周,我都能陪在他們身邊。

朋友安慰我說:“離我們遠去的親人都會變成星海里的星星,靜靜地守護着她的家和孩子們。”是的,母親的教誨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