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人民之城 | 耐心+陪伴+鼓勵 輪流扮演老同事“哄吃飯”

第4站

長樂路528號

南京西路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認知障礙照護單元

社工劉紅:

照顧這些老人就像照顧小孩子一樣。

圖說: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和老人們一起插花。新民晚報記者 張龍 攝

由上方花園小區向東步行10分鐘,距離淮海中路不遠的長樂路上有一幢白房子。這裡1樓是一家社區食堂,平時每到飯點,就有不少居民前來就餐。而就餐時間一過,大門就會關閉。原來這裡還守護着一群特殊的老人。

這幢白房子是南京西路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其中2樓、3樓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護和短期托養服務。去年,這裡建成認知障礙照護單元,照顧的老人多半患有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

步入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時光彷彿慢了下來。為了幫助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感知周圍空間,這裡的公共區域非常寬敞,裝修處處參照上海老洋房的布局,牆上還掛着不少上海地標的老照片,每間房間門口都有一個水果標記,方便老人識別記憶。電動護理床、呼叫器等設施一應俱全,房間里的智能床墊還具有體征監測和離床報警功能。

記者在2樓活動區域看到,一群老人正圍在一張大桌旁,全神貫注地用色彩斑斕的毛氈板製作手工花籃。有的老人在製作過程中會偶爾停下,眼神中流露出一絲迷茫。這時,細心的社工總能及時察覺,輕輕上前,耐心提醒對方接下來的製作步驟。

圖說:老人正在做益智小遊戲。新民晚報記者 張龍 攝

社工劉紅是2020年畢業的大學生,在這裡工作已有4年。她告訴記者,今天的手工製作主要通過顏色、圖案的刺激和手眼協調的製作活動,幫助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延緩病情的發展。“照顧這些老人就像照顧小孩子一樣,他們有時做着做着就會忘記步驟。同時還要幫助他們分辨顏色、大小等概念。”在活動區域一旁,有一個木製的小房子,上面掛滿了各種開關、鐘錶、電話、水龍頭、鞋帶等模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老人們的記憶會逐漸衰退,很可能連開門、拉拉鏈、系扣子等最日常的技能都會忘記,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地教會他們、提醒他們。

手工活動結束了,老人們要吃晚飯了。記者看到,一位穿着襯衫的老人突然停下送飯的勺子,愣在桌前。觀察到異樣,劉紅連忙上前湊到他的耳邊,提醒他繼續用餐。劉紅告訴記者,對於認知障礙的老人來說,他們有時候會忘記自己在吃飯,甚至會忘記面前的是食物。這位老人曾經是一名球類運動員,但過往的光輝經歷似乎都已被他遺忘。

“照顧這些老人,一是要有耐心,另外就是要陪伴、鼓勵有認知障礙的老人自己照顧自己。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延緩老人生活技能的退化。”劉紅回憶,為了照顧一位不肯用餐的老人,社工和護理員4人輪流扮演老人年輕時工廠里的同事,告訴他“吃完飯廠長要來巡視,耽誤工作的話月底要扣飯票了”,老人這才順利用餐。

新民晚報記者 李一能 孫雲 曹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