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脫口秀 | 路上的娜拉

我贊同“女性是一種生存境遇”這個觀點,並且很多現實生活中的女性是很不容易,也缺乏自由空間的。但是觀點歸觀點,如果真要去評價中秋節檔期公映的新片《出走的決心》,反而是希望比較純粹地去看它,不希望電影話題成為靶子,成為攻擊本身或者被攻擊的目標。

電影改編自短視頻平台上出圈的真人真事,原型人物至今還在路上流浪、努力生活。這就決定了電影的態度和價值觀其實一開始就被限定,沒有多少空間和縫隙去保持一定的獨立思考。當代娜拉出走之後的困境其實更微妙,有沒有想過這位路上的娜拉如果沒有流量投喂會怎麼樣?還好電影只是停留在她被流量眷顧的高光處就夠了。

大概導演尹麗川本身是詩人、作家出身,又是女性,所以對於故事情感的部分表現得細膩之餘,還很有詩意。比如為主人公李紅的衝動早早就埋下“抓手”,外國名歌,紅色的裙子、鮮艷的花(包括塑料花)、花瓶、下雪等等,女主人公不僅僅是家暴和物質、精神困境的受害者,本質上更是女性知識分子,電影就勢必博得一些精英階層的好感,在某種程度上,李紅與張愛玲甚至亦舒的書迷是有一定重合度的,這幾乎算得上導演自己的開發。電影的鏡頭語言還是不錯的。在鄭州城市環境里的李紅,經常被“切割”,要麼是家裡逼仄環境導致的明暗混亂,要麼就是陽光透過樹葉的投射,要麼就是傢具或者公共交通的玻璃等等,就像一個無形的鳥籠如影隨形。再加上李紅隨時汗津津的感覺,一個抑鬱症患者的形象呼之欲出。

我需要很謹慎地去評價電影中的男性角色,三代男人,父親、弟弟、丈夫還有女婿,特別擔心他們會成為極致的施害者,但是分寸還是把握得不錯。在這裡尤其是要讚美姜武,最難的部分在他這兒,不知道為何我自己看的時候,沒有覺得特別可恨,他是一個自卑的鳳凰男,體制內的底層。在片尾,妻子出走之後,導演還是留給他一個悵然若失的特寫鏡頭,他也衰老了,其實很多男性對自己的困境也是毫無察覺,打打球、釣釣魚獲得的虛榮心也不能填補黑洞。這麼說當然不是為他的自私開脫,李紅的幸運在於勇敢地點燃發動機。詠梅強,意料之中;姜武強,是托底的,否則電影是可能成為單方面輸出的口號集。

電影的缺點和優點是一回事,原型人物的故事已經做過一輪普及,所以電影是討巧的,選取了順敘加插敘的結構,但有些轉場是生硬,急躁的。有些時代的濾鏡有點厚,不自覺地流露出小資情調,比如年輕時的李紅與丈夫相親到領證這一段,還以為是類似《請回到1988》的懷舊,這種動搖其實傷害了故事的主題,確實會讓部分觀眾產生疑惑,覺得生活不就這樣嗎,李紅會不會太矯情?影像其實可以再粗糲一些,再直面一些。結尾處,原型人物的短視頻素材被混剪在一起,短短几分鐘的情感濃度是超過前面所有的敘事,因為她足夠真實,沒有高貴的氣質反而更讓人信服出走之前的壓抑最終激發出多麼決絕的反彈力,並且這種力量最終帶領她走向人生哪處風景,被聚光還是獨自美麗,都令人好奇。回到開頭,女性是一種生存境遇,時間是唯一的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