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完成整改:歷經三年,越過山丘

未來很難預測,但過去可以回溯。通過回溯,又能為創造更好的未來提供嚮導。

“追求成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這是阿里巴巴集團(下稱“阿里”)的願景。到2024年9月10日創立25周年,這一願景接近完成了1/4。這一過程帶來的樸素啟示是,即使在某個時點看起來再強大的公司,其命運也是螺旋式的,既有篳路藍縷,無畏探索,也有高歌猛進,洶湧澎湃,還有調整變革,熵增熵減。一次次地出發、試錯與重構,一次次地改變世界與被世界改變,這才是完整的故事。

在即將邁入企業生命中的第二個1/4世紀之時,圍繞着阿里,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是8月28日阿里正式完成香港雙重主要上市,成為在港交所和紐交所雙重主要上市的公司;
二是8月3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稱“總局”)發布公告,宣布阿里正式完成從2021年4月開始的整改。

公告表示,總局對整改落實情況開展深入核查,並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執法效果評估。阿里巴巴嚴格規範自身經營行為,認真落實平台主體責任,健全企業合規管理制度,提昇平台內商家和消費者服務水平,合規整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下一步,總局將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提供堅實保障。

阿里低調回應稱,“這是一個新的發展起點。未來,我們將繼續立足創新,堅持合規經營,加大科技投入,推動平台經濟健康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過去幾年,阿里用腳踏實地的篤行,詮釋了“創新、合規、科技、健康、為社會”這些關鍵詞的含義。而在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今天,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正如二十屆三中全會所強調的,要將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一體化數據市場,加強數字經濟多邊平台建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此背景下,政府宣布阿里整改結束,既表明了對阿里的信任,對阿里輕裝上陣的期許,也向整個社會釋放了一個信號,在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數字經濟平台將積極有為,前景可期。

阿里25歲再出發,背後蘊含的是時代的新期待。

根扎得更深,路走得更穩

十年前,2014年9月19日,我在紐交所目睹了阿里在美股的上市過程。那一天,做市商巴克萊的交易員都換上了橙色馬甲,紐交所的不少工作人員的服裝上也裝點着橙色,因為橙色是阿里色。

五年前,2019年11月26日,我在港交所見證了阿里回到港股第二上市。那一天,其市值超過騰訊,登頂港股市值之王。所謂“第二上市”,是通過國際託管行、證券經紀商,讓股份跨市場流通。此時阿里的主上市地仍為紐約,也不需要滿足港交所的上市標準。在香港二次上市後,阿里在市值和交易量方面一直位列港股前三名。

這一次,是阿里新增香港為主要上市地,在港交所、紐交所實現雙重主要上市。即兩個資本市場均為主要上市地,阿里同時符合香港市場的全部要求。由於阿里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變為“主要上市(第一上市)”,阿里將很快獲得港股通資質,將進一步擴大來自中國內地及亞洲其他地區的投資者基礎,促進股東結構多元化,提升阿里港股的流動性,也為投資者在公開市場持有及交易阿里股份提供更大的靈活性。

從宏觀來看,阿里將香港作為主要上市地,也是釋放一個明顯信號:阿里巴巴將堅持紮根中國。如國家領導人所言,“過去大環境相對平穩,風險挑戰比較容易看清楚;現在世界形勢動蕩複雜,地緣政治挑戰風高浪急,暗礁和潛流又多,對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雙重主要上市,就是一次着眼長遠發展的應變之舉。

一個紮根更深、預計會吸引更多增量資金的阿里,近期已獲得一些著名投資機構的增持。如高瓴旗下的hhlr今年二季度大筆買入了524萬股阿里,成為其第三大持倉標的,在投資組合中的佔比從一季度的0.02%上升至5.98%。

相比資本市場的收穫,完成整改,則標誌着阿里在社會資本方面獲得的認可,可以輕裝上陣,行穩致遠。

官方宣布“三年整改完成”“取得良好成效”,正是對這種認可的彰顯,釋放了兩個重要信號:

一是信任和翻篇,認為阿里已經全面整改完成,相信阿里能夠更好履行平台責任、合規健康發展;
二是對平台在新的發展篇章中創造更大社會價值的新期待。

與社會共情,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十年前阿里在美股上市時,人們熱烈討論的是其全球市值排名和“造富效應”,那是一個需要商業巨人也產生了商業巨人的時代;今天,阿里的姿態早已從張揚到內斂,從擴張到聚焦,但站在社會的立場,無論是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創造就業、打造科技競爭力,以及在新冠疫情時集全集團之力投入服務,在洪澇災情和地震發生時馳援捐助,等等,阿里的社會化行為,比過去增加了不少。

考慮到這是在市場競爭壓力不斷增大時的所為,能夠扛過來,且一直堅持,確實不易。

阿里正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變革,從快增長(fast growth)到智增長(smart growth)到善增長(good growth)。其變革的路標就是社會的需要,包括消費者、供應鏈上的商家、合作的服務商、社區,等等。

在達爾文的進化論中,生物世界是在生物和生物、生物和環境的博弈中,不斷變化的無止境的過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才是進化的驅動力。作為人類先驅的“智人”,並不是因為在體能上比其他動物強大而生存下來,而是因為它們選擇了抱團生存,組成了社會化團體,通過協同,進行群體捕食和防禦。“智人”之智,指的不是身體機能的進化,而是大腦的社會化“智能”的進化。

企業和生物物種有很多相似之處。波士頓諮詢公司指出,企業與生物物種都是複雜自適應系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s)。一家公司會嵌入更廣闊的商業生態系統,該系統又會嵌入更廣闊的社會環境中。“ceo必須保證,公司在從系統中獲取足夠利益的同時,對整個系統做出正向貢獻。那些無法為外部系統中利益相關方創造價值的公司,將會被邊緣化。”“過去,企業領導者會問:‘我們如何在競爭中勝出?’如今他們必須回答的問題是:‘我們如何活得更久?’”

阿里依然是商業的巨人,數字經濟的領航者之一,但其商業行為中,基於社會向度的努力越來越強——

 1、連接中小微,支持中小微 

2024財年,淘寶天貓年度活躍商家中,85%是中小微商家。考慮到經濟下行的壓力,淘寶天貓持續降低中小微企業數字化經營的門檻與成本,為商家提供免費的ai經營工具。在其他電商平台“卷低價”“僅退款”傷害到中小商家權益時,阿里電商平台率先“反內卷”,帶頭優化“僅退款”政策,讓電商生態更健康,更可持續。

阿里是中國唯一一家同時擁有領先的ai雲服務和規模最大的開源ai模型的公司。通義千問第二代模型qwen2-72b,被稱為“全球性能最強的開源模型”。在巴黎奧運會上,由阿里雲提供來自雲端的遠程直播首次超越衛星信號,成為奧運轉播的主要方式,超過2/3的奧運電視及網絡直播信號基於阿里雲向全球分發,阿里雲ai技術也首次在巴黎奧運中廣泛應用。

阿里還在積極探索用ai解決社會難題。2024財年,阿里聯合全球十多家頂尖醫療機構,推出damo panda人工智能模型,實現高效的胰腺癌早篩,在超過2萬例患者的驗證中判斷存在病變的準確率達92.9%,判斷無病的準確率達99.9%,突破了胰腺癌早篩的世界性難題。

2024財年之初,阿里公益基金會和淘寶天貓推出“萬人殘障人士商家創業就業助力計劃”,通過電商運營培訓等方式,計劃“3年助力1萬名殘障人士商家”。截至今年3月31日,這一助力計劃已累計服務超4000位殘障人士商家。

2024財年,餓了么平台上活躍的無聲騎手共計5786位。餓了么通過智能外呼、電子溝通卡、語音轉文字等平台功能,解決了無聲騎手的現實難題,讓他們的“接到取送”工作變得簡單。

 4、助力中國製造,讓產業帶工廠連接大市場 

為了幫助產業帶的商家更好地連接外部市場,1688上線了中國產業帶數字地圖,展示各地產業帶的分布和特色。1688還為這些商家提供流量扶持、培訓等服務,幫助他們打造區域品牌。2024財年,已有超32萬個產業帶工廠在1688開店。

正是通過點點滴滴、持續不懈的努力,阿里實現了從商業巨人時代共情者的遷徙。

共情(empathy),是指能夠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比爾·蓋茨盛讚的思想家斯蒂芬·平克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一書中說,共情是一種善舉,很多社會問題都是因為人們沒有足夠的共情能力。

與時代共情者,方能基業長青。用阿里ceo吳泳銘的話,我們不追求大,不追求強;我們追求成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這並不容易,因為所有的“好”,都是選擇的結果。比如,要堅持“用戶為先”,很可能因為加大投入犧牲短期利益,但長期看,這恰恰帶來最好的商業價值。

期待新崛起

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提出,“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

數字技術已經成為重構全球發展格局、打造國家競爭新優勢的關鍵力量,也是中國搶佔新一輪產業變革制高點、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提速的重要路徑。在歷史的新起點上,以阿里為代表的中國互聯網龍頭企業責無旁貸。

2014年9月19日阿里在紐交所成功上市後舉行的慶祝晚宴上,馬雲對幾家中國媒體說:“說實話,我們沒想到會走到今天,也沒準備走到今天,可能也不應該是我們走到今天。我們這些人的能力是在漫長的過程中,不斷被拉長了。”

時代造就了阿里。今天,時代也需要阿里在創新、普惠、服務大眾方面,勇於擔當,更進一步。

從最新業績看,阿里正在走出調整期。淘天市場份額穩定,阿里雲增長提速,ai相關收入三位數增長,其他業務將在1~2年陸續實現盈虧平衡,並逐漸貢獻規模化的盈利能力。

官方正式宣布阿里整改的結束也表明中國高度重視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發展,並把高質量發展置於更迫切和顯著的地位。今年6月,美國7大科技公司總市值首次突破15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gdp的一半多。它們成為引領美國在全球的科技創新地位的領頭羊。展望未來,中國同樣需要能夠代表和牽引數字科技、數字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雖然股價不代表一切,但如果中美指標型的科技公司的市值差距越來越大,絕非佳音。

德魯克曾說:“大公司的特徵除了其組織形式、大規模生產的技術以外,還有第三個決定性的因素,那就是大公司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我們社會的信仰和希望。”

中國的數字經濟平台企業能夠走多遠,也取決於“社會的信仰和希望”。當我們希望他們一個個都走在用商業和技術創新解決社會問題的大路上的時候,我們需要給他們更多鼓勵。

比技能更重要的是智能,比智能更重要的是心能。現在是到了一個時刻,給中國的數字經濟平台企業更多支持,激發他們的創造性心能,讓創新的力量競相涌動。

我們有理由相信,當他們以共情擁抱社會,以韌性創造價值,以創新驅動發展,他們不僅自身會更加健康,也將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一起努力,一起迎接——中國的數字經濟平台企業的健康發展新篇章。

 /// end /// 

no.5948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秦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