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中年的最高境界,沒有酒色財氣

中年,是人生的分水嶺。

前半生大家都是意氣風發的翩翩少年郎。

後來有人肚腩增了、發量少了、慾望多了,一身油膩勁兒。

而有些人卻經受得住誘惑,剋制得了慾望,活成了一股清流。

比如陳道明,中年以後,他對“酒色財氣”四大人生之欲,一直保持後退的姿態。

他講:“物質的、精神的釋放很容易,難的是節制。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制,而不是釋放。”

人到中年最高的境界,莫過於克己自持,不沾酒色財氣。

01

  • 有一種自律:不在酒桌上放縱自己。

作家格十三說,各種各樣的飯局裡,尋找油膩中年男人的訣竅是參照以下標配:

啤酒肚、胸下垂、髮際線飆高、油光滿面。

酒過三巡,他們大談特談國家大事,或是眉飛色舞講葷段子。

對地位高的人,他們端着酒杯陪着笑臉,搜腸刮肚講着奉承的話;

對不如他們的人,他們藉著酒意極力挖苦,最後還要來一句“酒喝多了,你別見怪。”

散場之後,有人在路邊狂吐,有人在桌上昏睡,有人醉醺醺地高喊“哥們兒再來一局”……

中年人變得油膩,從任由自己在酒桌上失態開始。

酒局之上,把庸俗當成熟,拿慾望當談資;喝到興緻高漲時,語無倫次,言行無狀。

陳道明一直對這種現象深惡痛絕。

他曾在一次訪談中說:

“我一上酒桌就覺得特別煎熬,尤其是當一個人喝醉了,一句話跟你說了四五遍,一張名片遞給你八次時,你會感到一種窩火,特別憤怒,特別煩。”

所以,他最紅的時候,也基本處於半隱退狀態,不去聚會,不入酒局。

閑暇之餘,他回到書房,在文字的世界遨遊,看書倦了,便抄字、彈琴,安頓內心。

人到中年,有一種自律叫不在酒局上放縱自己。

不在吞雲吐霧中暴露自己的油膩,不在酒池肉林中尋找虛無縹緲的存在感。

拒絕喧囂,復歸寧靜,拒絕奢華,返璞歸真,是人到中年最好的修行。

02

  • 有一種持戒:不在誘惑面前放任自己。

古人說,食色,性也。

喜歡漂亮的人,鍾情美好的事物,無可厚非。

人一旦因好色生出貪戀,正常的需求就會變成刮骨鋼刀,傷人傷己。

我的同學老吳,年屆四十,能力出眾,在企業擔任高管。

妻子是一名高校老師,兩人育有一兒一女。

老吳的生活可謂羨煞旁人,可他卻絲毫不惜福。

他厭倦婚姻的平淡無聊,出軌了一個年輕貌美的下屬。

東窗事發後,他絲毫不知收斂,反而從原先偶爾的夜不歸宿,變成乾脆和新歡雙宿雙飛。

有人勸他:你不過是圖一時新鮮,回歸家庭才是正道。

可老吳被小三迷得神魂顛倒,根本聽不進去。

事過不久,有人舉報老吳私生活不檢點,他被單位停職;父母氣得大病一場,與其斷絕往來;妻子也忍無可忍,將老吳告上法庭。

好好的家,散了,好好的前程,毀了。

老吳這才悔不當初。

西方有句諺語:一個人最大的仇敵,莫過於自己的情慾。

正因放任慾望是人的本能,拒絕誘惑才是一種持戒

陳道明和妻子杜憲相愛相守40多年,圈裡花紅柳綠,陳道明始終保持零緋聞。

他從不流連外面的花花世界,更樂意和妻子一起待着。

有時,夫妻兩同坐窗下,一個繡花草,一個縫皮包,窗外落葉無聲,屋內時光靜好。

生活原本是沉悶乏味的。

但真正成熟的人,不會追求一時的新鮮感,而是有能力將平凡的日子咂摸出詩意。

中年以後,有一種持戒叫不在誘惑面前放任自己。

學會節制慾望,懂得安守家庭,才是中年人最大的清醒。

03

  • 有一種智慧:不在慾望面前透支自己。

《禮記》有言:傲不可長,欲不可縱。

慾望這個東西,人人都有。

但面對慾望的態度,卻能分出一個人人格的高低。

電影《西虹市首富》中,王多魚是個頹廢窮苦的中年大叔。

他原本在足球隊當守門員,卻因為技藝不精,被炒了魷魚。

失業的他為了討生活,干過人體壽司,當過裸體模特,甚至還踢過女足。

但再苦再窮,他一直堅守內心的原則。

有人找他踢假球,3個球20萬,他掙扎良久,始終沒有點頭。

他說:人可以沒有錢,但不能沒有底線。

反觀生活中多少人,拋棄良心,放棄尊嚴,被內心的貪慾驅使,一步步淪為金錢的奴隸。

人到中年,多少都會面臨這樣的搖擺:

拉幫站隊就能升職,去還是不去?假意逢迎就能撈着好處,做還是不做?

利益面前,最能檢驗一個人的成色。

作為一線男演員,陳道明片酬高昂,但他卻很少拍戲,也不開微博、不直播不帶貨。

曾經有部電視劇重金邀約陳道明出演。

他通宵熬夜看完劇本後,對導演說:你們這劇本不合邏輯。

導演反過來勸他:大家都這麼拍,觀眾也喜歡看,不用擔心收視率。

陳道明聽後,十分生氣,直接拒絕了邀約。

《菜根譚》中講:世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為尤潔。

金錢與財富,令人眼花繚亂,不去接近這些自然是清白的,但身處其中卻不受其污染則更為高潔。

人到中年,既要有說“要”的勇氣,也有說“不”的骨氣。

不被慾望裹挾,恪守人生的底線,才能無愧於情,無畏於心。

04

  • 有一種清醒:不在名利中迷失自己。

林語堂先生曾辛辣地總結“社會十大俗氣”。

其中之一便是:腰有十文錢,必振衣作響。

人到了中年,多少積累了一些財富,擁有了一定的地位。

德行偏低者,心氣兒因此越來越高,喜歡高高在上,指點江山。

他們開口便是賺錢發財,什麼房子又賺了多少錢,股票又翻了多少倍。

要不就是大吹特吹自己的經歷,認為自己的成就是能力使然。

然而,狂妄源於淺薄,低調基於見識。

當一個人見過山外山,看過人外人,便能放低自己,學會謙遜。

陳道明在33歲那年一夜成名後,開始恃才傲物,頗為輕狂。

但在拍《圍城》時,他結交了錢鍾書。

錢老家沒有錄像機、電視機,唯一的電器是煎藥的鍋子。

一個著名的學者,住着簡樸的房子,整日與書香為伴卻自得其樂。

陳道明見了羞愧難當:“在文化面前,學問面前,我覺得自己那點名氣連屁都不是。”

從那以後,他不再自視甚高,也不再沾沾自喜。

閑暇之餘,他閱讀、觀察生活,靜下心來打磨自己的演技。

對圈內的晚輩,他也從不端着過來人的架子,而是虛心跟他們學習。

羅翔說:人的本性是驕傲和傲慢的,但真正有韌性的人,他的姿態一定是謙卑的。

中年以後,有一種清醒,是不在名利中迷失自己。

永遠有所敬畏,時刻保持謙卑,才能行穩致遠。

步入中年以後,人活着有三種境界:

第一個境界:活着。

第二種境界:體面地活着。

第三張境界:明白地活着。

陳道明無疑是最後一種。

在這個繁雜迷亂的世界,像陳道明一樣,有一份“八風吹不動,獨坐紫金台”的淡定,有一種“知世故而事故,處江湖而遠江湖”的清醒。

認真做事,清白做人,遠離誘惑,敬謝浮名。

方能從喧囂塵世突圍,尋得人生的圓滿與安寧。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