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了景甜。
前幾天某混賬前任又出來生事,累她再度成為話題中心。好在景甜頭腦清醒、下手麻利,當即來了個徹底割席。
反而因此收穫不少好感。
可現實中如此聰慧霸氣,新作《四海重明》卻表現平平。
播大半熱度還上不去,甚有頹勢。
本想着是不是時機不對,或許這劇還不錯,埋沒可惜了?
但是觀劇前的設想在看完三集後瞬間化為泡影。
一部玄幻劇(套路版),其實並不值得花太長的篇幅去吐槽它,畢竟沒爛到那地步。
主要想聊的還是埋在這情節設定下的問題。
原ip,一部女頻爽文,如今改編成了所有人唯愛男主,不沾“大女主”,倒有點“女頻大男主”的味兒,摸不着頭腦。
景甜好不容易把先前的口碑平反回來,成了大眾心裡新的大女主代言人,沒的竟演了這麼個玩意兒。
咱今兒索性聊聊女頻改編,至今是如何逐漸充滿男頻味的,略有唏噓。
話頭還是從《四海重明》開始。
一如往常的開篇,交代男女主身份信息,男主嵇煬(張凌赫 飾)道生天少蒼。
道生天:地名;少蒼:官職≈太子。
被污衊入魔道屠同門,被他師尊打進魂河水牢,僥倖逃出後去往北境想通過尋找“七浮造業書”來證明自己沒入魔,即不可能殺同門。
無巧不成古偶。
女主南顏(景甜 飾)就在北境。嵇煬負重傷,南顏就是個擅用毒醫病的大夫。
南顏因孤僻怪異的脾性經常遭受非議,但她主打以德報怨。
不管是誰當面還是背後蛐蛐她,她都能給對方看上一病。
嵇煬逃避追捕過程中還能英雄救美,拯救了差一點就被魔族傷害的南顏。
實施完救援行動後,就碰巧暈倒了。
又因嵇煬的病與南顏母親的癥狀類似,就被南顏順手帶回了家醫治。
以為差不多要交代男女主是如何在日常相處中產生情愫,然後一起締造古偶愛情神話了嗎?
並沒有,除此以外,其餘時間女主都遊離在劇情之外。
反倒是關於男主的脈絡清晰又多彩。
男二上線,龍宮的嫡長子,對着男主一頓崇拜仰慕。
讀到了帝君少蒼的詩
簡直就是振聾發聵
此前從未親眼見過嵇煬,但提及他,讚美之辭溢於言表。
憑一張臉就能定乾坤
女主的媽,武力值三界能排得上前五,卻上趕着給男主跟自己女兒結靈犀印,無法化解,除非生死契闊。
並指望着這印能助男主一程,給男主撂下一句“好好疼阿顏”就走了。
此時,男女主相識不過幾天,底兒都沒摸透,邏輯上稍微有點莫名其妙,但是轉換一下思維,如果這是為了突出男主的人物特質,比如可依靠性,是不是就很合理了。
男三上線,狐族太子,擅長茶言茶語,最愛擠兌男主,時不時還要跟男主來點肢體接觸的小把戲。
魔族長老閱盡無數男色,可偏偏被男主迷得神魂顛倒,就算被他拿捏着性命,還不忘誇他皮囊好。
其餘路人甲乙丙丁,對男主也是高山仰止。
咱女主前7集,都不知道在哪神遊,需要的時候,就讓她上線,跟男主玩點對視心動的小遊戲。
南顏遇險時,男主上線,能泰然自若地反擊對方,救南顏於危時。
可南顏的險境卻是男主的愛慕者帶給她的。
這劇越往後看,越發現對男主的描述可謂全方面的,才貌雙全,聲名遠揚,神力蓋世,不貪戀情愛,一心只想搞事業。
故事線也圍繞男主為自己平反進行,為了男主的平反,女主願意拋棄一切,追隨男主。
主角團集合,為的也是隱瞞保護嵇煬的真實身份,防止被追捕到。
是不是感受到了,這男頻味似曾相識?
披着女頻古偶的皮,不斷散發男主的全能和高光,女主只是他眾多追隨者之一。
把女性當掛件正是男頻最常用的手段。
想要體現女主忙事業,卻沒有給她的事業多少相關的鏡頭,甚至她可以為了男主立馬拋棄。
本質上,我其實不太感冒“x頻”的劃分方式。好的影視劇本該為所有人所欣賞,這種戲份有太強烈的商業邏輯。
但既然已經站在了這個邏輯里,咱也得照實分析——
預看女頻而收穫大男主一枚,這不純純的貨不對板嗎?
要知道,這劇原著《我有三個龍傲天竹馬》,基本等於是性轉版范閑。
一女有三爹,還有三個青梅竹馬。
但是影視化版後的劇情,男頻爽劇意味反而更濃。
所有人對男主的愛和敬佩都猶如滔滔江水,而男主也確實不辜負這些期待者,所作所為確實撐得起“大男主”。
這就回答了開頭,何為“女頻大男主”了。
把女頻渾水摸魚悄悄改編成男頻,《四海重明》並不是第一例,但它如今出現卻能反映很多問題。
從根源ip的改編出發。
男頻ip充滿了以男性視角和價值觀的敘事,側重男性精神和能力的展現。情節多為權謀和玄幻,其中也免不了夾帶私貨出現一點少兒不宜的內容。
而女頻作品的特點即劇情+感情,人物心理描寫入微,觀眾易用第一視角代入。
再加上影視劇的受眾分布本就女性居多。
改編女頻,不管從哪方面都符合資本的逐利的最佳選擇。
女頻興盛的原因在於,女性觀眾藉著真人,更能感受作品中的情感流動。
但是資本關注的只有收益,誰都想嘗一口這塊肥肉。
於是薅完她們的羊毛,資本就開始延伸觸角,勢頭逐漸從大熱ip下沉至小眾作品,囤積大量ip。
但近幾年,女頻ip改編的弊端也逐漸顯現。
修飾過後的文字,常常會有局限性,讀者置身其中往往會忽視文章中存在的價值觀問題。
再加上不同時代和創作背景下衍生出來的作品承載的主題也大不相同。
將那些與如今的主流價值觀並不相符的作品搬上熒幕後,每句台詞,每個動作都會被放大和探究。
這就造成很多女頻文改編後呈現吃力不討好的兩難境地。
而很多編劇又沒有紮實的功底能做到潤物細無聲般地翻盤,只能站在微博熱搜上改編,拼了命地用熱搜詞來示好,這法子稍有不慎還是會被觀眾挫骨揚灰。
於是就有了如今這種簡單的方法,直接隱匿女主的動線,將重點聚焦在男主身上,這就是前文提到為何女頻改編會男頻化的原因。
如此種種橫拍豎拍,只為消耗手中囤積的ip。
但是這似乎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了,觀眾不是無理由接收爛劇的容器。
就像女頻小說創作初衷是作為女性觀眾逃避現實、靠近理想的載體,是一座與真實世界有壁的永無島。
如今卻成了為資本投資買單的工具。
2015年其實還有一部影視作品爆款出世——
《琅琊榜》。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琅琊榜》的原著是女頻向,不僅在連載時明確屬於女頻範疇,在後續的改編和影視化過程中,也保持了其“女性向”的特點。
但是它卻結結實實地爆了不少男性演員。
這種女頻劇本可遇不可求,所以當時資本的大部分目光還是集中在基礎的言情範疇,希望推出的演員能吸收更多流量。
影視劇是造星的載體,愛上女頻男主,無非是因為除了臉以外,他們身上還有作者賦予的靈魂。
男星藉由女頻吸粉的能力是遠遠大於女星的,除此以外,還能順便蹭到女主粉和cp粉,對他們來說百利無一害。
除了一般的異性戀以外,耽美也是吸粉利器。
不少鐵直為了火都豁出老臉去麥了,吃相之難看,結果讓耽美遭到禁止,也在某種程度上擠佔了女頻原本的空間。
女頻改編男頻化也與近幾年男頻的成功有關。
男頻市場小,但不代表沒有。
張若昀兩部男頻劇的爆火就是最直接的證明。
觀眾能發現男頻火苗的燃起,資本不可能注意不到。
再加上《蓮花樓》中塑造的成毅,完完全全的“女頻大男主”也能大獲成功。
女頻改編男頻化,也算是為男演員量身打造的吸粉模版。
《四海重明》並不是第一例,它只是嗅到了如此可能成功的氣味而已。
內娛的番位癌,同樣是造成女頻改編男頻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得不提《天盛長歌》,原著《凰權》是百分百的大女主權謀劇,影視化被魔改成大男主《大坤傳》。
這種改編並不是個例,《且試天下》也是如此。
原著設定女強男弱,可影視化後哪還有點女強男弱的影子(我甚至開始懷疑是為了突出楊洋,才讓趙露思在劇里又演成甜妹)。
而這種明顯番位不對等的男星再接洽這種女頻作品,本質也是逐利,為自己,為背後的資本。
胡造一通後,只留下觀眾買單。
能繼續在女頻中做女主的,無外乎女主番位足夠,好比前段時間的《玫瑰的故事》和《長相思》。
除此之外都得按照主角番位或增或減高光橋段。
還是2015年的一部《花千骨》,按當時的番位,趙麗穎明顯不比霍建華。
但是改編後依舊貼合原著,更不存在霍建華是“女頻大男主”的申討。
《且試天下》的主角地位的其實還反映了:藉由“大女主”的興起背後,存在的社會恐弱問題。
創作者筆下強弱彷彿一體兩面,為了適應主流思想刻畫出足夠強大的女性角色時,必定會削弱男性的能力。
當男性角色的能力總是低於女性,就會出現最基本的恐弱問題,所以在女頻中強力塑造男性角色,也算是一種自我滿足。
ip囤積只是先決條件,後續種種才是促成內娛“大男主”集中對女頻下手的原因。
但是捋完這些原因後,發現始終離不開兩字“現實”。
可是我們追捧欣賞這些作品的根本原因,不就是想逃離現實嗎?
受夠了現實世界,想藉由能真正理解女性處境的女作家的手來創造出理想化的異性和烏托邦式的情感。
這其實也是女頻最初能受到歡迎的原因,它們並不是只有簡單的言情敘事。
可如今一部接着一部的改編,恐怕都忘了這些作品產生的初衷。
每一部都明碼標價,冰冷地躺在交易台上。
經歷多重資本利益的盤剝後,終於被去除了所有理想化的元素,回到了我們的現實——
這個世界或許就是一個巨大的男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