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在成都舉行

蓉城之夜,星光熠熠。8月4日,第3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在成都舉行。現場,由101名觀眾代表組成的終評評選委員會當場進行投票表決,評選出第3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九大獎項獲獎者。

頒獎盛典

璀璨星光閃耀百花舞台

4日19時,隨着夜幕降臨,一曲《為人民綻放》交響樂奏響,一場關於光影、夢想與榮耀的盛典,緩緩拉開帷幕。

在陣陣歡呼和掌聲中,本屆百花九大獎項陸續“出爐”:《志願軍:雄兵出擊》摘得本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桂冠,《長安三萬里》獲得優秀影片獎。電影《第二十條》包攬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三大獎項,導演張藝謀、演員馬麗、趙麗穎分別獲獎。朱一龍憑藉《人生大事》中莫三妹一角,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李雪健、於適分別憑藉《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中的角色姬昌、姬發,獲得最佳男配角獎、最佳新人獎;董潤年、應蘿佳憑藉《年會不能停》獲得最佳編劇獎。

頒獎典禮現場,還穿插了精彩紛呈的文藝表演,文藝工作者匠心獨運,將電影主題與巴蜀風情、科幻元素巧妙融合,呈現出一場場視聽盛宴。最後,盛典在一曲交響樂版《成都》中結束,而百花獎雖然在成都落下帷幕,但蓉城的光影故事還在續寫。

回望“百花”

見證中國電影蓬勃氣象

大眾電影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與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本屆百花獎由中國文聯、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成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舉辦了包括開幕式、提名者表彰儀式、論壇、影展、電影藝術家走基層等在內的系列活動。

電影是一門時空的藝術,是記錄城市發展的“妙筆”。時代性,亦是讀懂本屆百花獎的關鍵詞。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表示,過去10年,中國完成電影大國的建設使命,而今,正向電影強國的目標邁進。《志願軍:雄兵出擊》《第二十條》《長安三萬里》……多部獲獎作品,或展現中國力量,或聚焦社會現實,又或創新傳承傳統文化,共同勾勒出時代發展的多彩畫卷。

走進戰旗村與當地群眾百姓交流;來到天府新區感受公園城市的良好生態與科創魅力;在高新區打卡城市地標,共賞川劇變臉、茶藝表演……電影工作者們來到成都的大街小巷,在一線中採風創作,進一步深入生活、紮根人民。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本屆百花獎不僅組織採風活動,還把電影文化從“大銀幕”搬到市民“家門口”,全市安排60餘家影院、110餘個露天放映點公益展映優秀影片,讓市民沉浸式體驗光影魅力。同時,“2024年全國電影惠民消費季”也在百花獎開幕式上正式啟動、2024年成都市“公益電影進影院”持續開展……電影文化惠民工程讓電影走近群眾、走入生活,不斷豐富着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120餘個影視相關項目落地、投資額超170億元、6大重點項目現場簽約……一場“百花”,為成都電影產業的蓬勃發展搭建起寬廣的舞台,提供前所未有的合作契機。電影界在新的起點上深化改革、推進創新發展的這次集結和動員,成就了“百花齊放”。

新片推介、報告發布、項目簽約,讓文學、科幻與電影催生出新的碰撞……百花獎系列活動舉行期間,廣大電影工作者相聚在成都這一創新沃土,集中推介新人新作,展示行業新風新貌,深度把握行業新態勢、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電影業高質量發展。

以“影”為媒

映照城市文化多元交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在成都,8000家咖啡館、1萬家茶館、2萬家火鍋店、30萬家餐館,讓城市充滿煙火氣息;200家博物館、4000家書店,為人民提供精神滋養;全年4500場音樂演出等活動精彩不斷,充實2100多萬市民的文化生活,既為影視創作提供了多元場景,也為影視作品傳播提供了龐大市場。今年上半年,全市觀影人數近1600萬,居全國第三位。

“成都在中國電影創作上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成都題材能和年輕人同頻共振”“成都電影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同時,能夠跨越地域和文化界限,與全球觀眾產生共鳴”……在近日的採訪中,專家學者、業內人士紛紛表示,璀璨絢麗的巴蜀文化和獨具特色的人文氣質,孕育了豐富的影視創作資源。

同時,以“科幻”為關鍵詞,成都電影正面向未來。從《流浪地球》到《宇宙探索編輯部》,備受矚目的科幻大片與成都的關係,不僅僅是地理位置上的聯繫,更是文化和精神上的共鳴。同時,科幻電影也進一步推動了成都文化產業的發展和繁榮,讓這座城市在科幻領域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2023年,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舉辦,成為一次推動國際文化交流、促進科幻事業發展的重要契機。不久前,首屆“天問”華語科幻文學大賽在蓉正式啟動,進一步推動華語科幻文學的發展,加速打造“中國科幻之都”。從明確提出規劃建設中國科幻產業園,再到聚集科幻出版、影視、遊戲、裝備等關聯企業千餘家,如今,成都科幻全產業鏈生態圈全面構建,科幻產業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遠高於全國增速,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多元成都,不止“科幻”一面。如今的成都,承載着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使命……30條重點產業鏈、萬億級的電子信息產業和10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這裡是產業發達的經濟強市;擁有亞洲最大的單體攝影棚,匯聚了260多家知名影視企業,影視行業從業人員超十萬人,影視專業在讀學生達22萬;完備的產業生態,帶動電影、動漫、音樂等文創產業規模突破2500億元,有力支撐全市經濟總量超2.2萬億元,穩居副省級城市第三位……

以“影”為媒,以“影”為帆,相信在企業、協會等生產主體與創作主體努力下,在文化供給和產業政策支持下,必能推動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讓我們共同期待下個“百花”盛開。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王茹懿 盧星宇 圖片 李冬 朱大勇 責任編輯 羅皓 編輯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