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 7月30日,華頓經濟研究院發布的2024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顯示,相比去年,榜單前9名沒有變化,而重慶超越天津,時隔四年再次重返十強;福建莆田、河南新鄉退出百強榜,四川德陽則為新晉百強城市。
今年榜單中,進步位次3位及以上的城市共有14個,其中四川和內蒙古各佔據兩個席位。中國百強論壇秘書長田曉紅對榜單進行解讀時提出,川蒙上升勢頭與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相比不落下風,更不易的是四川和內蒙古上榜城市排名無一退步,主要原因是兩地第二產業的發展勢頭良好。
以四川為例,除了成都保持在第9位,綿陽和宜賓排名分別進步9位和4位。此外,四川德陽為新晉百強城市,首次上榜即位居第87位。田曉紅表示,德陽是中國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依託建設中國裝備科技城,正在加速清潔能源裝備、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裝備等產業的發展,對於四川壯大百強城市規模,推動全省新型工業化水平意義重大。
有城市排名上漲,必然有城市排名下跌。榜單顯示,天津未能守住第10位,環境是拖累天津排名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建成區綠化率僅有38.41%,遠低於百強城市平均水平,此外天津的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與專利授予數均是負增長,導致其科教排名也出現下滑。
此外,今年榜單上退步最多的城市為福建三明。三明總排名相較去年退步10位,居第97位,其7項二級指標排名均出現退步。三明自2020年首次上榜,至今連續5年上榜,其排名先後經歷上升9位、下降6位、上升7位、下降10位的過山車式路線。
田曉紅表示,三明排名波動起伏巨大是由於其正處於產業轉型的陣痛期,原有的支柱產業為鋼鐵和化工產業,其產業本身就存在較大周期性,以此類產業為支柱並且經濟結構較為單一的城市容易隨產業震蕩而出現經濟波動,類似的百強城市還有唐山、邯鄲等,它們的排名也呈現連續波動的狀態,此類城市可學習借鑒福建寧德(近兩年均為排名進步最快城市)經驗,把科創研發作為發力點,加速突破城市產業結構的瓶頸。
總體上,百強城市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8.58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70.27%,佔比相比去年有所回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4萬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6.88%,佔比相比去年有所下降。
從上榜城市平均值來看,23個省會城市人均gdp與68個普通地級市的人均gdp僅有2.27%的差距,但金融、科教、文化、衛生資源的分布卻極不平衡——省會城市在金融機構存款餘額、圖書館藏書量、博物館數、醫院數、執業醫師數等指標上的平均值是普通地級市平均值的兩倍,普通高等學校數和專任教師數的平均值甚至達到普通地級市平均值的六倍,普通地級市僅有建成區綠化率和細顆粒物年平均值兩項指標略優於省會城市。
自2015年以來,華頓經濟研究院連續十年組織編製年度“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榜單以上年度gdp總量排名前115位的地級及以上城市作為年度入圍城市,按照其硬經濟指標(權重0.618)和軟經濟指標(權重0.382)綜合得分進行排序,取前100位作為年度上榜百強城市。硬經濟指標由gdp、儲蓄和財政組成,軟經濟指標由環境、科教、文化和衛生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