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山西省大同市舉辦。河北省共有8人上榜。
他們分別是:
農民夫婦陳玉理、李青艾,創辦青蛙漫畫組 引領文明新風尚
護鳥使者田志偉,辛勤奉獻20載 描繪和諧生態新畫卷
優秀傳統文化守護人張兵,堅持14載致力傳承家風家訓
義務護林員胡金林,15載以山為家 築牢生態保護屏障
國電職工邢海明,為山區群眾義務“跑腿”服務35載
退役軍人張傑,愛國擁軍 16年初心不改
七旬老人張玉立,堅守深山支教11載 讓太行深處琴聲悠揚
敬業奉獻類
陳玉理、李青艾:農民夫婦創辦青蛙漫畫組 引領文明新風尚
陳玉理,男,1934年9月生,中共黨員,河北省邱縣青蛙漫畫組創始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李青艾,女,1940年9月生,河北省邱縣青蛙漫畫組創始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二人系夫妻。陳玉理、李青艾夫婦於1958年創辦“邱縣農民漫畫組”,1983年更名為“青蛙漫畫組”。40多年來,青蛙漫畫組從最初的14名成員,發展為擁有上千人的民間藝術團體,兩位老人的一生都致力於農民漫畫的傳承和發展。陳玉理本人榮獲“中國漫畫金猴獎”(終身成就獎),夫妻二人合著的《陳與李漫畫集》,獲河北省第十一屆“文藝振興獎”。
白手起家 培養漫畫人才
陳玉理和李青艾夫婦是地道的農民出身,因共同的漫畫事業和理想走到了一起。他們攜手合作,紮根農村,以“陳與李”為筆名,共同創作漫畫。1958年,他們夫妻二人創辦了“邱縣農民漫畫組”,開始致力於培養農民漫畫人才。為了讓農民漫畫在全國範圍內乃至全球範圍內得到認可,1983年,在華君武等眾多漫畫藝術家的支持下,漫畫組正式更名為“邱縣青蛙漫畫組”,並擴大了收徒範圍。
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這個漫畫團隊從最初的幾人發展到如今的幾百人、上千人。在陳玉理和李青艾的精心培養下,邱縣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農民漫畫家,這些漫畫家中,有9人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0人成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還有30餘名成為河北省美協、民協會員。
為了培養更多年輕的漫畫愛好者,漫畫組還特別成立了“小蝌蚪”班,對年齡小的孩子們進行精心培養和耐心傳授。如今,這些小蝌蚪們已經逐漸長大,他們創作出的優秀兒童漫畫作品在全國各大兒童報刊上紛紛發表,贏得了廣泛的讚譽。
以畫寫意 弘揚社會正能量
漫畫組的成員們在陳玉理和李青艾的悉心教育與影響下,始終堅守“吃害蟲、唱豐收、針砭時弊、歌頌新人新事新風尚”的宗旨。他們立足鄉土,用農民的獨特視角觀察社會、描繪生活,懲惡揚善、激濁揚清,用充滿“泥土芬芳”的畫筆勾勒中國夢,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在公益漫畫創作上,他們引領了新風潮。圍繞“中國夢”等重大主題,創作的《中國夢,牛精神》《一滴汗一粒糧》《做有“糧”心的人》等作品入選了全國公益廣告作品庫。在善行漫畫方面,他們聚焦於美德的傳揚。以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為原型,創作了110幅公民道德建設主題漫畫,在全縣範圍內大力倡導互助、誠信、敬業、孝敬之風,使“看漫畫、樹正氣、做好事、尚公益、行善舉”等良好的社會風氣在邱縣蔚然成風。
思政漫畫則是他們鑄魂育人的重要手段。結合《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等教材內容,他們創作了3000餘幅優秀的思政漫畫作品。這些作品在各學校以漫畫形式融入課程教學,實現了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效結合,達到了立德樹人、潤物無聲的效果。
此外,漫畫家們還化身“宣講員”,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深入開展“漫畫宣講”活動,生動演繹了新時代“中國故事”。
奉獻一生 打造漫畫品牌
兩位老人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漫畫事業,他們領導下的“青蛙漫畫”堅持將漫畫文化與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和喜愛。“青蛙漫畫”在中國文化藝術界逐漸樹立起響亮的品牌,為邱縣四次榮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殊榮作出了巨大貢獻。
漫畫組還以畫“釋”法,推出了“漫說民法典”“檢言漫語”等漫畫品牌,用“小漫畫”傳遞法治“大能量”,使法治觀念深入人心,推動了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風氣。“我們這一輩子就選擇了漫畫,有了漫畫就有了活着的意義。”這句話不僅是兩位老人不斷前行的動力,也是他們始終追逐和堅守的夢想。
田志偉:護鳥使者辛勤奉獻20載 描繪和諧生態新畫卷
田志偉,男,1969年4月生,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經濟開發區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大清河救助站站長。自2004年起,田志偉與鳥類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曾多次參加國際鳥類調查分析會議,2015年參與了國務院政策研究中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
一份情結 開啟他護鳥人的征程
唐山海港開發區擁有廣袤的沿海灘涂濕地,這裡成為了“東亞至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一個重要驛站,每年吸引着數百萬隻遷徙候鳥在此停留覓食。在2004年一個初冬的早晨,大清河鹽場附近的灘涂上,14隻中毒的東方白鸛正痛苦地掙扎。幸運的是,田志偉及時趕到並伸出援手,成功將其中11隻東方白鸛從死神手中拯救回來。自此,他便與鳥類結下了不解之緣,並踏上了救助之路。
2011年,田志偉毅然決定投入7萬餘元,在大清河濕地承包了一塊35畝的荒地,建起了一個鳥類救助站,專門用於救助過境鳥類。在最初的五年里,救助站完全依賴于田志偉個人的投入和努力,周圍的人們無法理解他這種公益性的做法,甚至有人稱他為“敗家子”。然而,田志偉卻堅定地說:“我是一個愛鳥人,救鳥護鳥樂此不疲。”憑着這一信念,他堅守在救助站的工作崗位上,一做就是13年。
多年堅守 他從門外漢變成“鳥專家”
自救助站成立以來,田志偉積極自學鳥類學和生態學知識,對常見鳥類達到了“聽聲辨鳥”的熟練程度。10多年來,救助站已成功解救、收養和放飛野鳥百餘種,數量上萬隻,其中包括國家一級鳥類如東方白鸛、丹頂鶴、遺鷗、大鴇、天鵝等。此外,田志偉還為這些鳥類佩戴了衛星跟蹤器,以便隨時監測鳥類的動態及相關數據,為相關科研部門提供了寶貴的科研數據。
同時,田志偉還致力於瀕危物種的挽救性保護工作。他成功人工孵化了遺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綠孔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等鳥類。截至目前,海港開發區大清河監測點已觀測到過境遷徙鳥類398種,越冬鳥類57種,繁育鳥類29種,這些成就離不開田志偉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
初心不改 護鳥已成為他一生的使命
從救助站成立至今,田志偉幾乎每天早晨醒來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往護鳥站觀察鳥類。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冬,他都堅持這一習慣,細心觀察鳥兒們的吃食情況和動態。
在田志偉的引領下,鳥類救助站不僅保留了原有的救助功能,還逐漸改造和擴充,形成了一個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的保護區域。這裡設有鳥類救助區,用於救助、監控和物資存放;鳥類恢復區,供救助後的鳥類個體進行隔離恢復;野化訓練區,為救助成功和人工繁育的鳥類提供野化訓練,幫助它們適應野外環境;鳥類保育區,為鳥類提供飲水、休息、繁殖和食物補充的場所;還有科普宣教區和鳥類觀測瞭望塔。如今,海港開發區大清河救助站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愛鳥者之家,也是受傷迷途鳥兒的溫馨家園。
在田志偉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當地誌願者加入到了愛鳥護鳥的行列中來。從最初的巡護拆鳥網、打擊非法盜獵,到現在的救助放飛、調研科考、孵化研究,田志偉在渤海灣護鳥的20年間,用執着和堅守詮釋了一種難能可貴、令人敬佩的精神,繪製出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
張兵:堅持14載致力傳承家風家訓做優秀傳統文化守護人
張兵,男,1969年10月生,河北省衡水市初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從一間居民房裡朗朗的國學誦讀聲,到如今傳承家風成體系有規模,14年來他始終致力於傳承和弘揚家風文化,在他影響帶動下,愛家庭、睦鄰里,誦國學、傳家風,已經逐漸成為當地群眾的共識。先後榮獲2021年“時代新人·衡水好人”、2022年“時代新人·河北好人”等榮譽稱號。
文脈引家風 譜寫綿延新章
衡水市,這片被譽為“大儒之鄉”的土地,自古以來便承載着深厚的家庭家教家風傳統。在這樣的文化熏陶下,張兵深受啟發,積極投身於傳承與弘揚家風文化的事業中。2023年,經過張兵的不懈努力和精心協調,一個涵蓋多個場館的“家風家訓”文化帶得以建立。這一文化帶不僅包括長達500餘米的主題大道,還設有面積超過280平方米的家風文化館,它們共同構成了傳統家文化、紅色家文化、新時代家文化等九大板塊的完整體系,為家庭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平台。
張兵不僅致力於文化帶的建設,更在探索和總結中形成了獨特的“十家連心”三部曲。他親自上門,幫助家庭明確家訓,讓家風文化在每個家庭中生根發芽。同時,他還廣泛收集各類家風故事,使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在每個家庭中得以傳播和傳承。為了進一步弘揚家風文化,張兵充分利用傳統節日的契機,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元宵節、端午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里,他組織居民們一起包粽子、包餃子、猜燈謎,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同時,他還創新性地舉辦了“月亮節”“鄰居節”“鄰里百家宴”等特色活動,吸引更多的居民加入到文明家風建設的行列中來。截至目前,張兵共組織開展了家風宣傳活動290場,特色活動210餘場次,吸引了2700餘戶居民深度參與。這些活動不僅讓傳承千年的家風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更讓文明家風吹遍了千家萬戶。
文化養家風 守護朝夕美好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張兵深信家庭教育的力量。早在2011年,張兵便創立了親子讀書社,讓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浸潤於傳統文化的熏陶之中,學習禮儀之道。隨着讀書社的不斷壯大,它逐漸演變成了“在田學堂”,一個集國學經典共讀、親子溝通課程、戶外親子活動於一體的綜合性學習平台。多年來,“在田學堂”共開設了近3000期的相關課程,服務了1200餘個家庭。這些家庭在張兵的引領下,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孩子們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茁壯成長,家長們也在親情陪伴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除了關注孩子的成長,張兵也沒有忘記社區內的老年人。自2017年起,他發起了“情系桑榆 暖心助老”文明實踐項目,涵蓋國學講堂、太極教學、書法指導及餐飲服務等多個方面,讓老年人在享受晚年生活的同時,也能夠學習到新知識,增強自己的才藝。截至目前,項目已經服務了11982人次的老年人,其中還包括1282人次的失能及半失能老人。
文明育家風 涵養時代風尚
張兵深知家風家訓的重要性,他通過“初心鄰里匯”微信小程序和“時間銀行”等創新方式,吸引並引導居民加入文明實踐隊伍。在他的引領下,成功培育了“愛在身邊”巾幗力量、“悅之聲”社區合唱團、“鳳之韻”老年模特隊等14支社區團隊,這些團隊不僅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更為社區文明建設注入了新活力。同時,他還培養了450名社區文明實踐傳播者,他們成為了推動社區文明風尚的重要力量。
在團隊建設的基礎上,張兵進一步推動社區自治。他積極組織社區“熱心人”共同籌建鄰里理事會,這一平台在社區活動舉辦、紅白事幫辦、鄰里糾紛化解等多個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截至目前,鄰里理事會已組織活動2000餘場次,幫助210戶居民順利辦理紅白事,並成功化解了322例鄰里矛盾糾紛。
家風如細雨,潤物細無聲。正是這些微小的、日常的文明實踐,讓好家風逐漸引領着社區形成良好的民風。
助人為樂類
胡金林:義務護林員15載以山為家 築牢生態保護屏障
胡金林,男,1947年6月生,中共黨員,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大社鎮寺後坡村村民。他從創辦石料廠“開山淘金”,到償還大山“欠債”,修復山體植樹護林,15年如一日,為家鄉築起生態屏障,為村民打開致富之門。
他是2000畝山林的“眼睛”
胡金林住在山腳下一個用石頭壘起的小院兒里,每當第一縷陽光灑落,他便開始了他日復一日的巡山使命。肩上扛着钁頭,手中緊握着柴刀,帶上一天的乾糧,踏上了崎嶇狹窄的山路。這些山路,是他用十五年的歲月和四十多雙磨損的老布鞋一步一個腳印踏出的。
白天,他大多從寺後坡村的二道溝走到三道溝,穿梭在兩千多畝的山地之間,一趟下來便是二十多里的路程。在此過程中,他細緻地觀察着樹木的生長狀況,同時清除枯枝雜草,確保沒有火災隱患和人為破壞的跡象。特別是在火災高發期,他每日至少要繞着山路巡查三遍,累計行程至少六十里。而在其他時間,他則站在山坡的最高點,凝視着四周的青山,守護着這片綠意盎然的土地。
而當遇到連續降雨導致土壤鬆動時,他會及時搬動石頭加固,甚至從家中帶來塑料板,模仿魚鱗板的設計以保持水土。就這樣,15年如一日,他踏遍了每一條山樑、每一道山溝、每一片林地,用辛勤的汗水見證了每一棵樹木從幼苗到參天大樹的成長軌跡。
從開山人到守山人
胡金林28歲入黨,29歲擔任寺後坡村黨支部副書記,後來村裡建起石料廠,他又擔任石料廠廠長。靠着開山採石,他帶領鄉親們過上了富裕日子,然而,這種“靠山吃山”的發展模式,雖然帶來了短暫的繁榮,卻也讓原本蔥翠的大山變得滿目瘡痍。
“炮聲一響,塵土飛揚”,這曾是寺後坡村的真實寫照。長期的開採讓村民們嘗到了環境破壞的苦果,胡金林對此看在眼裡,痛在心上。2008年,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發展理念的指引下,當地痛定思痛,決定封山禁采。已經61歲的胡金林第一個報名植樹修山。
山體陡峭,機械設備上不去、站不穩,胡金林就帶領村民們靠肩扛背馱,把樹苗一棵棵運上山,用鋼釺、鐵鎚、钁頭鑿石開穴,鑿出的石頭壘成魚鱗坑,最後再運土填坑栽樹。經過不懈的努力,礦山終於重新披上了綠衣。胡金林又當起義務護林員,他說:“這些樹來之不易,咱咋能不守護好呢?”
守護山林腳步不停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如今,山林愈發蔥鬱,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就在胡金林守護的大山旁邊,村民們陸續開起了農家樂,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自駕游,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村民們手裡的金山銀山!
如今,胡金林依舊每天巡查山林,向進山踏青的遊客宣傳護林公約、森林防火知識。在他的影響下,孫子鬍子鑫成為一名森林草原消防隊員,還和爺爺一起拍攝短視頻,呼籲大家增強防火護林意識。
白了頭髮,綠了青山。從石頭院升起的五星紅旗,猶如紅霞般迎風飄揚、鮮艷熾烈。胡金林把對山林的愛,化作更廣闊的根系,牢牢扎進大地,和千千萬萬“守山人”一起,描繪出一方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的美麗畫卷。
邢海明:國電職工為山區群眾義務“跑腿”服務35載
邢海明,男,1969年11月生,國網靈壽縣供電公司寨頭供電所南營服務站台區經理。一個背簍,一輛摩托,他上山為村民採購用品、下山幫村民售賣山貨;一個工具包,一雙絕緣鞋,他爬山巡線、精心運維;一個帳本,一部電話,他把鄉情記在本上、放在心頭。35年來,邢海明靠一輛半舊摩托,在山區跋涉超10萬公里,用壞了15個背簍,用一片赤誠之心溫暖了山區群眾,以實際行動彰顯了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
小背簍里的鄉情
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木佛塔村距離靈壽縣城約76公里,這裡地廣人稀,山路崎嶇,全村138戶380人分散居住9個自然庄,村裡大多是獨居老人,山路出行不便。今年55歲的邢海明,作為國網靈壽縣供電公司南營服務站台區經理之一,主要負責維護木佛塔村的日常用電。工作之餘,邢海明常常騎着摩托車、背着背簍,幫助獨居老人採購生活用品並送貨上門,偶爾也會把鄉親們家裡的山貨帶到山下的商店售賣。
清晨,邢海明背上背簍,騎上摩托車,從鎮子上置辦完生活用品,又到藥店購買老人急需的藥品。到石夾自然庄,給69歲的王秀靈老人送去蒸年糕急需的江米大棗,並幫忙更換廚房老舊線路;到上水泉溪自然庄,給王梅雲大娘送咳喘葯……摩托車難以通行的地方,他就徒步跋涉,絲毫不敢耽擱。送完生活用品,邢海明的背簍又裝滿了核桃、板栗、干木耳、花椒等山貨,送到山下的特產店售賣,幫老人換回零用錢。
對於邢海明來去匆匆的身影,他經常光顧的商店和藥店的店主早已習以為常。“一開始,我以為是他吃藥。後來,他三天兩頭地過來拿葯。看着他結實的身體,我就好奇地詢問,這才知道,他是為山上的老人義務跑腿。這麼多年了,我都看在了眼裡,為他的熱心腸點贊。”藥店店主說。
他的順手相幫 一幫就是35年
邢海明說,因為他經常在村裡巡查線路,還時不時地進戶維修,村民逐漸和他熟絡了起來。有的老人讓他幫忙到鄉中心交話費、電費,有的讓他幫忙捎帶米面油,還有的讓他帶衛生紙、洗衣液等。邢海明也體諒老人們的出行不便,本就需要經常上山巡線、調試設備或開展搶修的他,逐漸成了老人們的“雙腿”。
“我第一次幫老人捎帶的是火柴。那是在35年前,我幫村裡的五保戶邢連忙安好燈泡後,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家裡沒火柴了。”於是,邢海明就抽空下山幫老人買了火柴。當年近花甲的邢連忙鄭重地向20歲的邢海明道謝時,邢海明心裡一暖,便暗下決心:“誰都有老的時候,我順手就能幫老人跑跑腿、購購物,解決他們的難題,何樂而不為呢?” 此後,一傳十、十傳百,邢海明的順手相幫讓他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熱心人。35年來,他常常背着背簍、騎着摩托車,為獨居老人購置生活用品並義務送貨上門。
服務賬本上的親情
神仙洞自然庄張文蘭大娘家的電費該交了,用手機先給她交上;木佛塔村的邢正月大叔修豬圈,需要兩袋水泥、一車沙子,抽空開三輪車拉回來……在邢海明的工具包里,一冊卷了角的“服務賬本”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村民們各類需求。
除了服務賬本,考慮到獨居老人不會用智能手機,為了方便聯繫,邢海明就把自己的電話號碼設置成老人機的一鍵撥號。“有事就按一鍵撥號給我打電話,隨叫隨到。”這是邢海明常掛在嘴邊一句話,也是老鄉們記在心裡的貼心話。“家裡有什麼大事小情,給海明打一個招呼,他都熱心地幫忙解決,從來沒有一句怨言。”說起邢海明的熱心腸,村民們都是讚不絕口。
35年來,機動三輪車報廢了兩輛,摩托車也已用了兩輛,他自編的背簍更是用壞了十五六個,行程30餘萬公里……這就是邢海明服務、守護鄉親們的真實寫照。雖然,退休的日子不遠了,邢海明卻滿懷熱忱地說,他還很“年輕”。“即使退了休,我也會堅持為留守老人跑腿,直到自己跑不動了為止。也希望,更多年輕人能加入到跑腿隊伍中來。”邢海明說。
張傑:退役軍人愛國擁軍 16年初心不改
張傑,男,1980年9月生,河北省滄州市某公司職工。張傑退役不褪色,始終秉承着“保持軍人本色,以愛心奉獻社會”的原則,宣傳紅色文化、幫助退伍軍人。他的愛國擁軍故事在當地傳為佳話,張傑曾獲“河北好人”“河北省優秀退役軍人”等榮譽。
挖掘抗戰故事 傳承紅色精神
3年的軍旅生涯在張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退役後的他選擇自主創業,但為國家、為社會貢獻力量的念頭始終縈繞在他心頭。自2008年起,張傑便踏上了公益之路,從慰問軍烈屬和困難群眾,到為環衛工人送去暖心粥飯,再到為災區寄送救災物資,16年從未間斷。
2020年,張傑組織成立了“青縣紅色薪火志願者協會”,將慰問抗戰老兵、整理他們的事迹作為協會的首要工作。他深情地說:“我們崇尚英雄,致敬老兵。他們的抗戰經歷和對黨的忠誠與信仰,是生動鮮活的教材。老兵們的事迹不僅鼓舞和激勵着每一個人,更時刻提醒我們銘記歷史,不忘初心。”4年來,張傑帶領志願者們深入挖掘青縣的紅色資源,整理老兵們的事迹。他們走訪了91歲高齡的張佩君老人、“百歲老黨員”王金榮、87歲的抗戰老兵張仲偉,還有曾十一次參加國慶閱兵的方吉仁等120多位老兵,整理了近3萬字的抗戰故事,這些故事成為了愛國教育的寶貴教材。
2020年,張傑又精心策劃並實施了“行走的紅色課堂”志願服務項目,與十餘所學校建立了緊密的共建聯繫。張傑帶領志願者們走進校園,為學生們講述紅色革命歷史,宣講國防教育知識,傳承雷鋒精神,累計開展了近160餘場次的活動,深受師生們的歡迎和喜愛。
創建“擁軍愛心小屋” 傾心幫扶退伍軍人
為了進一步深化對退役軍人的關愛與支持,2022年,張傑創建了以退役軍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青縣首家“擁軍愛心小屋”,專註於幫扶生活困難的退伍軍人。
駱某森是一名退役軍人。由於腿部受傷,他2021年從解放軍西藏某部退役。退役後,打過多種零工,但始終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在戰友的介紹下,他找到張傑,張傑給他安排了一份後勤工作,他的生活終於穩定下來。在張傑的帶動下,駱某森加入了志願者的行列,只要有志願服務活動,就衝到最前面。程某方也是一名退役老兵,退役後回家務農,生活困難。張傑了解到他的處境後,幫助他在公司里找了份保衛工作。生活有了保障的程桂方,也積极參与到志願服務活動中。
至今,“擁軍愛心小屋”已陸續為60餘名退役軍人提供了就業創業幫扶,成為了退役軍人的“娘家”,為他們提供了溫暖的家園和有力的支持。
張玉立:七旬老人堅守深山支教11載 讓太行深處琴聲悠揚
張玉立,男,1955年11月生,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區鋼鐵路街道勝利社區居民。自2013年起,張玉立開始到邢台市信都區西部山區教山娃娃們拉小提琴,一心想讓這裡的孩子們憑藉音樂藝術走出大山。他用自己11年的傾心守望,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先後在路羅、將軍墓、冀家村等西部山區學校教400多名學生學習小提琴,多名學生在省級、國家級比賽中獲得大獎。
給山裡孩子多一種希望
張玉立,曾是開灤文工團的小提琴演奏師,在退休後依然保持着對音樂的熱愛。2013年,他與一群琴友來到邢台市西部山區遊玩時,意外地發現這裡的小學音樂教育資源十分匱乏,孩子們幾乎沒有機會接觸到小提琴演奏。這一發現深深觸動了張玉立,他萌生了一個想法:教這些山裡的孩子們拉小提琴,幫助他們通過音樂藝術走出大山,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同年,在教育部門的支持下,張玉立在路羅完小開辦了第一個小提琴班。這個班級最初有24名學生,涵蓋了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的年齡段。由於孩子們之前從未接觸過小提琴,張玉立決定從最基礎的音樂知識開始教起,從“do re mi”的音符教起,再到簡譜和五線譜的解讀。每當孩子們持琴姿勢不正確時,他都會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演示,親自扶着他們的胳膊和手腕進行糾正。
“你們不懂、不會沒關係,我來這裡就是為了教授你們小提琴演奏技能。”張玉立對孩子們說。當他看到孩子們純真的笑臉和對音樂知識的渴望時,他更加堅定了義務支教的決心。他希望能通過這些努力,讓孩子們有機會登上更大的舞台展示才藝,讓音樂藝術成為他們走出大山、邁向更廣闊世界的橋樑。
不放棄任何一個有天賦的孩子
相比於傳統的教室教學,張玉立更喜歡將課堂搬到大自然中。他帶領孩子們走出校園,來到大山旁、樹林里、小溪邊,讓瑟瑟的風聲、潺潺的流水聲、清脆的鳥鳴聲為孩子們伴奏,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孩子們更加親近自然,也讓他們更加深入地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11年來,雖然每年都有學生因為各種原因退出,但也不斷有新一批的學生加入。張玉立始終堅守着“只要有一個孩子想學,我就教”的信念。當遇到家長因為擔心孩子學習而想讓孩子放棄時,他總是不厭其煩地上門家訪,引導家長轉變觀念,讓他們看到孩子學習音樂的美好前景。
張玉立還積極為困難家庭的孩子提供幫助,籌集學習用品、衣物用具等愛心物資,為這些孩子送去溫暖和關愛。他的善舉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也激發了他們努力學習、回報社會的決心。
想讓山裡娃站上大舞台演奏小提琴
孩子們經過幾年的學習,演奏水平逐漸提高,張玉立為了給他們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成立了太行少兒藝術團。讓孩子們在學校的六一兒童節文藝會演中亮相,隨後又在邢台市小學生運動會開幕式上成功表演。張玉立的辛勤付出,讓孩子們有機會登上更大的舞台,他們還在邢台市旅遊發展大會和河北省第三屆園林博覽會開幕式上精彩演出。
11年來,張玉立用他的堅守和奉獻教授了400多名西部山區學校的學生,其中26名學生已經取得了小提琴演奏10級證書,更有多名學生在省級、國家級比賽中榮獲大獎。隨着時光的流逝,張玉立見證了一批又一批學琴的孩子們成長和畢業,他的內心充滿了不舍。
“只要身體狀況允許,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張玉立堅定地表示。他最大的願望是在未來幾年裡找到“接班人”,讓大山深處的孩子們能夠繼續享受到音樂的魅力,讓更多山村的孩子通過音樂走出大山,登上更廣闊的人生舞台。
來源:中國文明網、文明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