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賦能廈門打造電影之城

  廈門全面打造電影之城、影視之都。圖為2024金雞百花電影節推介會。(廈門日報記者 林銘鴻 攝)

  近日,由知名導演馮小剛監製的網劇《重影》,在廈門選景拍攝;在集美的廈門影視拍攝基地,電視劇《時差一萬公里》的拍攝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廈門出品電影《掃黑·永不放棄》目前票房1.92億元,電視劇《執行法官》正在央視八套及優酷、愛奇藝熱映;此外,一撥撥遊客來廈打卡影視劇拍攝點,增加人氣拉動消費,凸顯了“影視+文旅”的聯動效應……得益於“金雞獎”落戶廈門,廈門影視產業聚集發展效應不斷凸顯。以辦好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為契機,廈門探索實施“以節促產、以節促城”的電影發展路徑,全面打造電影之城、影視之都,成效顯著。

  記者了解到,近5年來,廈門影視文化企業、機構數量年均增長10.2%,營業收入年均增長超過10%,2023年已達2286.6億元,增加值佔全市gdp的比重超過5%,每年超過100個劇組在廈拍攝,20餘部熱播影片來廈路演、首映,100多場影視文化活動在廈舉辦,6800餘場公益電影深入農村、社區、校園放映,“金雞”持續增強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為廈門影視業帶來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全鏈條提升。

  全城金雞

  集聚優質影視要素

  今年5月,廈門出台《關於規範和優化影視劇組拍攝服務的若干措施》,建立市區兩級協調拍攝服務機制,成立影視拍攝服務中心,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數字化拍攝服務公共平台,獲得了不少在廈劇組點贊。這是廈門持續加強產業要素保障,營造良好產業環境,為產業聚集發展夯實基礎的一個生動縮影。

  據了解,“金雞獎”落戶廈門以來,廈門市出台促進文化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等規劃、政策,配套人才、金融等10餘個專項政策共同發力,對影視產業全鏈條、全方位政策服務,2023年,兌現各類影視扶持資金超過2.12億元。“我們還不斷完善市區兩級影視政務服務,推動設立國家級影視子基金,積極構建‘產業交易’體系,只為更好地服務影視產業發展。”市電影局相關負責人說。

  從“天然攝影棚”到“影視之都”,廈門還積極打造全域影城。“如今,廈門有影視企業2400餘家,覆蓋拍攝、後期、宣發、經紀等影視產業鏈核心業務。”該負責人說,不僅如此,廈門還打造了20個專業影視產業園區或基地,形成相對完整的影視攝製配套供應鏈,構建專業化、規範化、標準化影視攝製服務體系,實現全域影視拍攝環境的迭代升級。如今,廈門出品電影、電視劇數量居全省首位,佔比超60%。

  樂享金雞

  釋放產業發展動能

  近日,市文旅局發布了2024廈門暑期品質游十大線路,其中“追熱劇 游廈門”影視打卡游,吸引了眾多市民遊客關注。而這正是影視產業發揮“影響力經濟”作用,以“影視+”為抓手,釋放影視業發展動能的絕佳例證。

  據市電影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借力在廈拍攝的《漫長的季節》《開端》等影視ip,廈門以影視拍攝為主線,融入影視娛樂、旅遊觀光等業態,形成了“影視+文旅”的聯動效應。“目前,廈門已形成35個影視打卡點、60多條‘金雞’影視主題旅遊線路、300多款‘金雞’特色酒店服務。”該負責人說,位於演武大橋的金雞百花星光海岸,每月吸引人流超過10萬人次。

  事實上,影視產業的“影響力經濟”不僅僅帶來關注度,更是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據了解,為深入對接影視劇組在廈業務需求,廈門市影視產業服務中心累計受理來廈拍攝報備劇組360個,累計帶動消費超16億元,“影視+消費”效能可見一斑。除此之外,金雞電影節期間,廈門市住宿餐飲、旅遊零售等領域上的經濟貢獻增長率達20%。2023年,全市總票房達4.3億元、1016萬人次觀影,人均觀影1.9部,人均票房貢獻持續全省領先。今年上半年,電影票房2.1億元,人均觀影數量領跑全省。

  全年金雞

  不斷擴大品牌影響

  前不久,由市電影局主辦的“廈門-尼斯電影文化交流展”在法國尼斯成功舉辦。作為“全年金雞”系列活動之一,該交流展的成功舉辦,不僅提升中國電影金雞獎的國際影響力,也讓廈門在國際舞台綻放光彩。

  近年來,廈門一直注重影城深度融合,通過舉辦貫穿全年、覆蓋全域的影視活動,不斷擴大金雞的品牌影響力。“這幾年,廈門全年開展新西蘭、法國、馬來西亞等單一國別影展,同時,舉辦超2200場電影文化活動,打造國際影視展映、交易、交流平台,推動金雞獎走向世界電影舞台。”市電影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電影也是兩岸青年交流溝通的橋樑。近年來,廈門發揮區位優勢,舉辦兩岸影視活動,培育“金雞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短片季”品牌,吸引眾多港澳台青年關注和參與,促進了內地(大陸)與港澳台地區青年創作者交流。同時,還籌劃“全年金雞、全城金雞”系列活動,組織海峽兩岸青春影展、星光湖畔電影匯等近30場影視活動,覆蓋全市影院、社區等。

  藉助金雞東風,還組織明星走進廈門的企業、村莊等進行採風體驗,通過媒體鏡頭向全國全景式呈現廈門鄉村振興、非遺文化、現代產業體系等發展成果,多角度展示廈門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

(廈門日報記者 鄔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