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影廠配音一姐向雋殊 出色的演員 溫柔的妻子 丈夫是廠長 兒女很優秀

我清楚地記得,8歲那年,被鄰居家的小姐姐帶着去電影院看了朝鮮電影《賣花姑娘》。我們都哭得稀里嘩啦。電影結束後,鄰居家的小姐姐邊抹眼淚邊說“花妮的命運太慘了,為花妮配音的演員聲音太好聽了。”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配音演員”這個職業。但卻並不清楚為花妮配音的演員,究竟叫什麼名字。

直到長大後,又看了巴基斯坦電影《永恆的愛情》後,才知道在其中為羅西配音的演員,同時也是為花妮配音的演員。她的名字叫向雋殊。

哦,這世界上怎麼會有如此甜潤、柔美而深情的聲音呢?

這使我對這聲音背後的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沒想到,在對向雋殊有了更多了解之後,我對她,就更加崇拜和喜愛了。

她不僅是出色的好演員,而且還是溫柔的好妻子,稱職的好母親。

她為何能將《賣花姑娘》中花妮的聲音配得那麼好?我覺得這跟她從小的經歷,有着很大的關係。

向雋殊童年的遭遇,給她的一生,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一、

1925年4月7日,向雋殊出生於北京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她的父親很有學問,所以給她取的名字,也很有講究。向雋殊中的“雋”字,指優秀、才華出眾之人,取雋秀、雋逸、雋美之意。

所謂人如其名,我們在了解了向雋殊之後,就會發現,也只有這個“雋”字,才最為符合她的秉性和氣質。

但向雋殊曾經改過名字。而名字的改變,也預示着她的命運由安穩開始變得顛沛流離。

在她8歲那年,對她極為疼愛的父親,突然病逝。家中失去頂樑柱之後,他們家的狀況一落千丈。當時向母拖着幾個孩子無以為繼,難以糊口,於是就將包括向雋殊在內的三個孩子,分別送往了不同的家庭。

向雋殊遇到的,是來自東北哈爾濱的一戶人家,戶主姓徐,家底殷實,願意將向雋殊收為養女。但前提條件是,必須改名。

就這樣,向雋殊的名字,被改成了徐佩華。然後跟着徐姓養父,去到了千里之外的哈爾濱。

但8歲的孩子,心裡其實是早已記事了。她很清楚自己的遭遇,只因為生活所迫,所以不得不與母親和兄弟姐妹骨肉分離。而且到了別人家,總歸是寄人籬下,養父家再富裕,又怎能比得過自己原本家庭的溫暖。

可向雋殊只是默默地把這所有的感受,全都放在心裡。

她原來是個非常開朗的小女孩,最大的樂趣,就是依偎在父親的懷裡,說笑個不停。可是改名之後,她就變得沉默寡言。更多的時候,她是一個人躲在房間里看書,偶爾抬眼看人,那眼神里,也充滿了無盡的憂傷。

後來,幾十年之後,她把那種迷茫、孤單和柔弱無助的真切體會,全都傾注到《賣花姑娘》中的花妮這個角色身上,因為感同身受,所以才會表現得那麼情真意切,從而令無數觀眾產生了深深的“共情”。

這時的向雋殊,雖然性格變得很內向,但她卻格外要強。再加上她天資聰穎,所以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最終她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哈爾濱市當時唯一的一所女子中學。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少女時期的向雋殊,就是個天才型的“學霸”。

徐家表面上對向雋殊很好,但其實不過是將她當成一棵“搖錢樹”。在她16歲那年,就早早地為她安排的一門婚事,將她許配給了一位富家大少爺。得知這一情況後,向雋殊嚴詞拒絕。她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堅定。但養母卻覺得,我們養你這麼大,自然有權利主導你的一切。由此兩人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當養母揚言“不同意婚事就不再是我們的女兒,以後也不許再進這個家門”時,向雋殊含淚向養母鞠了一躬,然後頭也不回就走了。

她首先就改回了自己的名字,然後來到北京,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平私立貝滿女子中學。

向雋殊發現,她改回名字之後,她的命運,也變得不一樣起來。

她的眼前,好像出現了一片嶄新的世界。

她從小就喜歡唱歌,而且有一副銀鈴般的好嗓子。所以在她18歲那年,她按照自己的心愿,成功考取了北平京華美術學院音樂系。而且在學校里,她的表演才能也很快就被老師和同學們所發現。當學校排演話劇《群鶯亂飛》時,向雋殊就參加了演出,並且演技還獲得了肯定。後來古城劇社也向她發出邀請,安排她在話劇《歌衫淚痕》中出演女主角,更加使她尋找到了表演的樂趣。

不過真正讓向雋殊臉上展開笑顏的,還是她在一年以後所遇到的事。

她沒想到,她會進入那麼神奇的一個世界。

二、

1949年3月,新中國即將成立,華北大學文藝學院為了培養文藝幹部,所以面向平津地區招收了1000多名年輕學子,分別進入戲劇科、音樂科、美術科進行學習。向雋殊幸運成為了戲劇科中的一員。

這年9月,向雋殊從華北大學文藝學院戲劇科畢業之後,便被分配到了遠在吉林的東北電影製片廠(後來的長影廠)擔任演員。

向雋殊和眾多同齡姑娘一樣,都喜歡看電影,但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從事與電影相關的工作。所以她開心極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無論組織上安排她從事什麼工作,她都幹得無比起勁。

當時東影廠最缺的,就是配音人才。導演袁乃晨在執導新中國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時,因為找不到配音演員,所以他連做放映員的張玉昆都找來了。因此當擁有像百靈鳥一樣清脆嗓音的向雋殊出現在他的面前時,他如獲至寶。在執導第二部譯製片《俄國問題》時,他便大膽啟用了向雋殊,為影片中梅格一角,擔任配音。

這是向雋殊在東影廠所擔任配音的第一部作品。最初,盯着銀幕,對着話筒說台詞,她很難找到感覺,更別說“對口型”了。但在袁乃晨、白景晟、車軒等經驗豐富的老師們的指導下,這個聰慧的姑娘,很快就進入了狀態。再擔任配音時,她已能做到聲情並茂。

所以接下來,向雋殊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長影廠的主要配音演員,接連為《偉大的轉折》、《攻克柏林》、《真正的人》、《流浪者》等,擔任了配音。尤其是印度電影《流浪者》中的麗達這個角色,被向雋殊賦予了甜美的音色、溫柔的語調,較好地凸顯了這一人物的美麗與善良。

平常在生活中,向雋殊是個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姑娘,但她在工作中所干出的成績,大家卻有目共睹。這時身邊有好多人,都向她投來讚賞的目光。這其中,就包括了一個叫蘇雲的小夥子。

蘇雲最初認識向雋殊的時候,只有24歲。但他卻是當時東影廠重點培養的管理人才。為啥?因為他資格老,能力強啊。

他是山西人,13歲就參加到了八路軍的隊伍,並在炮火硝煙中迅速成長起來。他雖然只有高小文化,但他人特別聰明,而且非常好學,什麼東西還一學就會。他因為具有美術天賦,所以先被安排到魯藝美術系進行學習,然後被安排到晉綏十月劇社進行舞美創作。1947年他又系統地學習了電影的製作過程以及攝影、洗印等方面的知識,為日後從事電影工作,奠定了基礎。

1948年,蘇雲跟隨“西北電影工學隊”來到了東影廠,袁牧之很欣賞他,有心對他進行重點培養,於是將他安排到攝影科任科長,後來又提拔他為製片處的副處長。總之蘇雲是當時東影廠最年輕的政工幹部,前途無量。

所以那時向蘇雲拋出橄欖枝的年輕姑娘多到十個手指頭數不過來。然而偏偏,蘇雲只對一工作完就回宿舍,見人也只笑笑不說話的向雋殊,情有獨鍾。

可當蘇雲向向雋殊表達出自己的心意時,卻遭到了姑娘的委婉拒絕。

這令蘇雲極為沮喪。但得知真正的原由後,他又不禁“喜上眉梢”。

三、

原來向雋殊其實也早就留意到了蘇雲這個每天都來去匆匆的小夥子。

並且她也從很多同事的口中,聽到了關於蘇雲的眾多“傳奇故事”,對他更是好感倍增。

但當蘇雲大膽向她表白時,她卻嚇了一跳,趕忙拒絕了。因為她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兒。

為什麼呢?

因為她覺得,自己的出身不大好,而且“社會關係複雜”。她擔心自己的這些情況,都會對蘇雲的前途,造成不好的影響。

蘇雲得知後心想,小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顧慮,不就表示對自己“也有意思”嗎?如此一來,他就不再只是“剃頭挑子一頭熱”了。這麼一思量,緊鎖的眉頭也不由舒展了開來。

他更加熱烈地對向雋殊發起了愛的追求。而向雋殊也最終被他所打動,兩個真心相愛的人,就這麼走到了一起。

然而他們的交往,還是如同向雋殊所預想的那樣,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因為一個“紅小鬼”和一個“大小姐”談戀愛,在當時,那絕對算是一個“大冷門”。東影廠的一些領導,甚至認為向雋殊是在“腐蝕誘惑”革命幹部。這令向雋殊百口難辯,只好向蘇雲提出了分手。

可蘇雲很犟,在這件事情上,他的態度表現得特彆強硬。他對來向他施加壓力的領導說,就算撤去我的職務,我也要和小向在一起。你們之所以對小向有誤解,那是因為你們不了解她。我也是和她相處久了,才發現她是一個多麼好的姑娘。

就這樣,在蘇雲的堅持下,他和向雋殊克服重重阻力,走到了一起。婚後他們始終恩愛不離,並生下兩個孩子,一個女兒,一個兒子,正好湊成了一個“好”字。

向雋殊長得端莊秀美,氣質清雋,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銀幕青衣”。這一點,我們從她在《虎穴追蹤》等電影中的表現,就可見一斑。在這部電影中,她扮演工商局夏局長的妻子,戲份雖不多,但她的表演,卻是那麼自然到位。

所以當時長影廠許多劇組都向向雋殊發出過邀請,但都被她給婉拒了。因為蘇雲的工作實在太忙,她只能犧牲自己,來成全丈夫。

可是做配音演員卻不一樣,常年都在廠里,家裡有個大事小情,她都能安排和照顧得過來。

但就算是只做配音,向雋殊也同樣干出了巨大的成績。她的女兒就曾告訴我們,在她小的時候,母親似乎隨時都處於一種背台詞的狀態。早上起來,一邊給家人做早餐,一邊翻着劇本對台詞,有時去街上賣菜,她也要把劇本揣兜里,不時拿出來翻一翻,嘴裡念念有詞。晚上哄孩子睡覺,手裡依然捧着劇本台詞。

所以有時女兒會向她提意見,媽媽你是看我呢還是看劇本呢?

蘇雲也說,你是嫁給電影了,還是嫁給我了。向雋殊聽到後,笑而不語。該做什麼還做什麼。

向雋殊在長影廠幹了幾十年,一共為200多部影視作品擔任了配音。

我覺得她最大的配音特點,並非是她柔美的聲音,而是她為每一個角色,所傾注的感情。

她在不同的角色身上,賦予了不同的色彩,如《賣花姑娘》中的花妮,是沉靜的藍色,《流浪者》中的麗達,是典雅的紫色,《人證》中的巴杉恭子,是神秘的黑色,而《永恆的愛情》中的羅西,又是純凈的白色……

但無論是怎樣的顏色,她的情感都是一樣真摯和樸實。我想,這才是她的配音,最為打動我們的地方。

1981年,我國首屆金雞獎進行評選,向雋殊因為出色地完成了巴基斯坦電影《永恆的愛情》的配音任務,並且用聲音感動了萬千觀眾,而獲得了該屆金雞獎的特別榮譽獎。這是我國配音演員,首次獲得該項獎。

2011年,向雋殊又因為為我國配音事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而獲得第二十八屆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這些獎項,都是她該得的,實至名歸。但她心裡,電影和配音卻都並不是她的最愛,丈夫和一雙兒女才是。

四、

向雋殊和蘇雲,是因為真愛而走到一起的。

而他們的婚姻,也經受住了無數考驗。

特殊年代,蘇雲被打成“走資派”,關進“牛棚”,並一次次被揪出來批鬥。這時又有很多人來找向雋殊做工作,勸她趕快與蘇雲離婚,劃清界限,不然不僅會連累到她,而且還會牽連到兩個孩子。

但向雋殊卻不為所動。對所有的人,她都只有一句話“我相信蘇雲”。

有一次,向雋殊帶着女兒給去蘇雲送東西,正好蘇雲剛經受過惡毒的毆打,脖子後面都被打腫了,鼓起了好大的一個包。向雋殊當即就哭了,追着問“是誰啊?下這麼毒的手?”但蘇雲沒正面回復,只笑着說“唉,都是些小娃娃……”

這之後,向雋殊就更加關心自己的丈夫,儘管自己也處於“被監管”的狀態,但她依然每天都會抽空去看望蘇雲,哪怕只對他說幾句話,她的心裡也好受一些。

1969年,蘇雲終於官復原職,並於1971年8月開始擔任長影廠廠長的職務,他更忙了,帶領大家拍出了《艷陽天》、《創業》等眾多好電影。向雋殊成了“廠長夫人”,也忙得腳不沾地,因為家裡的大小事宜都需要她來打理,而廠里的電影配音工作,又一部接一部,好像沒有停歇的時候。

這對夫妻倆,就這麼在相濡以沫、相敬如賓中,共同書寫着屬於他們的“愛情傳奇”。

1985年,蘇雲當選為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1986年,向雋殊也告別了工作過37年的長影廠,來到了北京,進入北影廠做演員。

老兩口退休後,就在北京過着平靜安寧的晚年生活。蘇雲的身體不大好,向雋殊就放下工作,承擔起了照料蘇雲的任務。無論是在家的飲食起居,還是陪伴蘇雲外出散步,向雋殊總是安排得細緻又妥當。這跟她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溫柔細膩,凡事考慮得很周全。

他們的一雙兒女,在他們的培養下,都很優秀。而且名字都很有意思,女兒叫蘇歡,兒子叫蘇佳。從名字就可以看出,父母對他們寄予了美好的希望。長大後,蘇歡進入我們所熟悉的《大眾電影》雜誌社擔任編輯。

2005年7月31日,80歲的蘇雲在北京離世。向雋殊萬分悲痛。

11年後的2016年12月12日,我國著名配音藝術家向雋殊也因病去世,到另一個世界,與蘇雲相會去了,享年92歲。

他們雖然走了,但他們所創造的那些影像,他們所留下的那些聲音,他們所呈現了的那些動人形象,卻永遠地深植於我們的腦海之中。

向雋殊在童年的時候,經歷過許多坎坷和痛苦,這是外人所難以理解的。所以她一生都表現得堅強而獨立。另外就是她十分看重家庭的溫暖。所幸她遇到了蘇雲,給了她最想要的安全感。從這個角度講,她的人生,又是何等的圓滿。

那麼說到向雋殊,我相信許多影迷都對這位昔日的“長影配音一姐”難以忘記吧?請問大家還記得她的配音作品嗎?其中最喜歡的,是她在哪部電影中,所配的哪個角色呢?歡迎通過留言區,與更多網友,進行互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