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默殺》揭露“沉默噩夢” 研究人員:校園霸凌不能僅當成校園問題

熱映電影《默殺》有關校園霸凌的情節中,施暴者憑藉權勢為所欲為,旁觀者的沉默則助長了罪惡蔓延。

調研顯示,遭欺凌後,60%的孩子會選擇默默承受。而旁觀者中,超半數會默默離開。這種沉默的根源是什麼?有何危害?如何打破沉默?

《默殺》熱映之機,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法律和教育心理方面的專家,專家表示,校園霸凌不應該僅僅被當作校園問題來對待,而應該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和重視。

電影《默殺》海報。圖片來源 央視

如何界定霸凌?

什麼是校園霸凌?2020年10月,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首次定義“學生欺凌”,“指發生在學生之間,一方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壓、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的行為”。此外,《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等法律法規也使用“學生欺凌”表述。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律師陳強。受訪者供圖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律師陳強指出,實踐研究中,通常使用“學生欺凌”代指“校園霸凌”“校園欺凌”等。他結合《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定義及相關案例,將學生欺凌分為身體、語言、社交、網絡、財物、性等六種表現形式。

“身體欺凌最明顯、最容易識別,語言、社交欺凌等不直接進行身體傷害的形式則比較難識別,在取證、事實確認、因果關係認定等方面存在較大困難。”陳強表示,一些案件中,被欺凌者長期遭侮辱謾罵、排擠、造謠等,但如何證明對方實施了侵權行為、如何確認對方行為和被欺凌者的精神傷害存在因果關係,對被欺凌者及監護人而言難度非常高。

他透露,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目前處理涉及學生欺凌的諮詢約1200餘件,身體欺凌佔比超40%;侮辱謾罵、起侮辱性綽號等語言欺凌近300件,佔比約25%。此外,部分事件中,受害者遭多種欺凌,如毆打、語言侮辱的同時,被錄製視頻發到微信群、短視頻平台,給被欺凌者造成身體、心理傷害。

沉默根源是什麼?

沉默是校園霸凌的“幫凶”,沉默的根源是什麼?“不能說、不敢說、不想說,是沉默表現的原因。”成都師範學院二級教授、四川省心理學會名譽理事長李小融將此分為兩種情形,一是出於心理防禦機制保護自己,感到說話會被威脅;還有一種,說話甚至比沉默更可怕,因為說的不符合實際,沒揭示真相反而在掩飾。

成都師範學院二級教授、四川省心理學會名譽理事長李小融。受訪者供圖

陳強認為,學生欺凌對被欺凌者、欺凌者等多方都會造成危害。

對被欺凌者,不僅造成身體、精神傷害,還有財物損失。欺凌者,容易被貼上“壞學生”等標籤,被疏遠。行為曝光後,欺凌者及父母可能遭輿論譴責,承受心理壓力。此外,需承擔相應責任,輕者受教育懲戒和紀律處分,重者可能接受矯治教育,甚至判刑。

旁觀者可能產生焦慮、恐懼等心理,擔心成為下一個目標,也可能產生愧疚,接受道德譴責。此外,可能出現價值觀偏差,效仿欺凌行為。就學校而言,會助長不良風氣,會讓學生缺乏安全感,會進一步影響學生學習生活和教職員工作。

如何打破沉默?

2017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門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對防治學生欺凌的基本原則、各方責任、處置程序等進行了規定,並提出學校建立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負責認定和處理。此後,貴州、山東、海南、寧夏、陝西等多個省份出台相關地方性文件。2021年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學生欺凌概念,並規定學校建立防控制度。

結合相關諮詢和案件,陳強認為學校層面對欺凌的重視程度、教育預防和處置程序等仍有不足。他舉例,一些家長反饋孩子遭身體傷害或語言侮辱,要求學校作出是否構成欺凌的認定,但被拖延。此外,一些學校未形成規範處置程序,如私自組織雙方未成年人調解,監護人不了解也未參與處置。

他建議,從預防層面,制定、完善防治學生欺凌的工作體系,包括成立治理委員會,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如教職工職責、應急處置預案、違規學生教育懲戒規範等。同時,加強教育培訓,包括對學生的防治欺凌教育、提升教職員工的認識和處理能力。此外,加強重點場所如宿舍、衛生間等監控盲區及校園貼吧等網絡欺凌高發空間的監管。加強對實施不良行為者的引導教育,加強因性格孤僻、家庭變故等潛在被欺凌者的保護。

從處置層面,建議學校暢通報告渠道;積極行使調查處置職能,採取批評教育、責令賠禮道歉、教育懲戒,向司法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等措施;做好善後,包括對被欺凌者持續支持,對欺凌者矯治及對其他學生引導等。

校園欺凌如何防治?

李小融指出,不能輕視校園霸凌的複雜性、整體性、社會性。不能僅當成教育問題、校園問題,霸凌在家庭、職場、學校等各種環境都可能出現。要引發社會共同努力,“家校社聯動”在預防、克服和解決校園霸凌中極為重要。

他還表示,立德樹人有利於緩解緊張情緒,減少環境中的傷害。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符合青少年心理特點和價值取向。此外,要研究邏輯和成因,提出事前、事中、事後解決方案。如預防階段,要關注特殊學生群體心理健康;事中事後,要研究施暴者動機及被施暴者不敢反抗等原因。

封面新聞記者 戴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