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英國皇家芭蕾舞團首席舞者娜塔莉亞·奧希波娃的獨舞舞蹈劇場《趾尖》在上海大劇院收官。7月11日至14日,這名被譽為“21世紀芭蕾代言人”的舞者首度亮相上海,帶來芭蕾精粹《天生我狂》與《趾尖》兩套舞碼的中國內地首演。
《趾尖》以雙線交織的敘事線,將上世紀30年代芭蕾名伶奧麗嘉·斯帕絲維切娃的悲劇故事與編舞師梅麗爾·坦卡德自身的經歷相融合,以對稱的形式呈現喜劇元素與悲劇主題,是一部為飽受折磨的芭蕾舞者所作的頌歌。奧麗嘉,這位對後世所有“吉賽爾”樹立了近乎完美的標準的舞者,曾專門赴精神病院觀察病人,而自己也從1934年澳洲巡演期間開始深陷精神崩潰的折磨,並在精神病院度過了23年的時光。梅麗爾認為,“我越是了解奧麗嘉的故事,就越痴迷於她,與我一起在芭蕾舞團工作的舞者,也在瘦身、控制飲食、腿部過度運動中感到瘋狂,我要講述的是芭蕾舞者的故事。”從1988年世博會到2019年重新編創,《趾尖》的接力棒從梅麗爾轉到奧希波娃手中,梅麗爾說,“新版本中加入了奧希波娃少時的影像,以及睡覺時把腿綁在床柱上等生活細節。她在舞台上有着令人難以置信的脆弱一面,同時也有着驚人的力量和堅強。你知道的,從心靈流淌出來的東西最誠實。”
此前,鋼琴家王羽佳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仔細想想,古典其實距離當代並不遙遠”,而《趾尖》便是如此——多位女性舞者的演繹與傳遞,不斷疊加的“自傳”,芭蕾藝術的整體性與舞者豐盈的個人性得以共存。
此前,率先上演的《天生我狂》,以《吉賽爾》第二幕雙人舞片段作為開場。梅麗爾認為,第二幕融合技巧、敘事等多種元素,第一幕中含恨而死的少女鬼魂也變得更為生動複雜。而吉賽爾作為奧希波娃最受歡迎的古典芭蕾角色之一,從21歲在莫斯科大劇院的首演至今,奧希波娃始終“以一種非傳統的方式來跳這齣戲。我想我的老師會把我罵得狗血淋頭,但我有一種內在的自信,源自我與角色之間的深厚感情,以及我平靜且堅定地確信她本該如此”。奧希波娃說:“《吉賽爾》的第二幕離我如此之近,好像我與生俱來的一部分,吉賽爾就是我,我天生如此。”
此外,《天生我狂》還呈現了一系列精彩的現代舞作品,由奧希波娃與男友傑森·基特爾貝格共同編創的現代舞作品《灰燼》於中國內地首次演出,該作品受到表現主義畫家愛德華·蒙克的畫作《灰燼》啟發,講述了失去曾經珍視之物的失落感。此外,《遺留》《回到巴赫》《聖女貞德》《五首勃拉姆斯圓舞曲—鄧肯風格》《擦肩而過》等作品也由奧希波娃攜手傑森·基特爾貝格、荷蘭國家芭蕾舞團首席舞者喬治·波茨基什維利、舞者約瑟夫·庫德拉等人共同演繹。舞者安娜認為,“我們在上海的舞台上得到了全部的釋放”。
上海大劇院總經理張笑丁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對於上海的演出市場和很多觀眾來講,“芭蕾”是2024年上半年的觀演熱詞,“奧希波娃和各位舞者為上海演出特別定製的舞碼,尤其讓本地‘懂經’的舞迷品味到更豐富的舞蹈魅力”。
作者:孫彥揚
文:孫彥揚圖:演出方編輯:王彥責任編輯:邢曉芳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