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視頻《喜人奇妙夜》回應市場期待:喜劇永遠奔流向前

新京報訊 2024年,騰訊視頻推出喜劇綜藝排播帶“笑吧”,繼《輕輕鬆鬆喜劇節》《非常敢想隊》等節目之後,如今《喜人奇妙夜》也終於回應了市場的期待。

從第一期的《年終大獎》《小品的世界》,到7月5日播出第二期的《大俠別動手》《八十一難》,《喜人奇妙夜》既能精準抓取到當下年輕人生活的痛點,與之形成精神上的共情,也能從小人物的獨特視角解構原本熟悉的世界,讓大家在笑聲中看到它的另一面,從而開始反思既有思維和情感模式的合理性。

《八十一難》重新解構了《西遊記》的故事。

投射時代情緒,為“小人物”發聲

喜劇需要有幽默精神,但喜劇並不只是單純的搞笑。好的喜劇作品,其笑點一定融入了對當下生活的感觸和感動、融入了對人的內心世界的關注和對社會的思考。某種程度而言,好的喜劇作品也是時代情緒的投射器。目前播出的《喜人奇妙夜》里,不僅有真實得如同生活鏡像的“攝像頭喜劇”,更有把笑點情緒投射到小人物身上的新鮮嘗試,經常讓觀眾笑着笑着就被戳中了共鳴點。

傳統武俠作品的主角從來都是武功高強的大俠。《大俠別動手》就以另類視角解構武俠,呈現了武俠打鬥場面“背景板”小人物店小二的內心世界:“你們誰勝誰負都不重要,但能不能不要砸我的碗?”

小說《西遊記》的取經四人組裡,沙僧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一位。“四士同堂”創排的《八十一難》卻把敘事重點放在了沙僧身上,重新解構《西遊記》的故事——難道因為沙僧是能力最弱、最不重要、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的角色,就應該為了取經大業被犧牲掉,成為“第八十一難”里被降服的妖怪嗎?這是創作者的自我拷問,而最後善良的沙僧選擇回歸,更讓身為小人物的我們狠狠共情。《大俠別動手》編劇的發言就如同觀眾的嘴替:“因為我們都是小人物。”

《大俠別動手》以另類視角解構武俠。

打通全年齡段笑點,喜劇永遠向前

喜劇根植於日常生活,其內容和形式會隨着人們生活和審美的變化而改變。以前的觀眾喜歡反覆咀嚼經典春晚小品的台詞“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大鎚八十,小錘四十”,現如今隨着更年輕一代喜劇觀眾和喜人的湧現、新的喜劇綜藝的不斷推出,互聯網上的喜劇愛好者之間的“暗號”變成了“一個沒留神要包餃子了是吧”,因為喜劇從來就不是墨守成規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喜劇。然而,經典喜劇的內核卻永遠具有生命力,會成為連接不同年齡層觀眾的重要紐帶。

騰訊視頻《喜人奇妙夜》既繼承了過往經典喜劇的創作精神,也基於對當下社會熱點的精準拿捏和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把握進行了創新。第一期備受讚譽的《小品的世界》(“量子力學”)假設了小品里的人物開始覺醒,想要打破“第四堵牆”,內容致敬了諸多春晚經典小品,讓幾代觀眾都產生共鳴;“雙高胎”組合高超、高越的《葫蘆兄弟》借用同名經典動畫電影的人物關係,讓很多70後、80後的觀眾倍感親切。

《小品的世界》致敬了諸多春晚經典小品。

正如節目里的喜人劉暘所說,《喜人奇妙夜》是所有喜人的“世界盃”,它給喜人們提供了創作的舞台,把一批有才能但還相對默默無聞的喜劇創作者推到了觀眾的面前,讓行業看到喜劇和喜人永遠值得期待。《喜人奇妙夜》里,觀眾與喜劇創作者因為熱愛而相遇,因為對快樂的追求而產生了密切的連接,進而迸發出奇妙的火花。觀眾共情喜劇里的人物,其實是共情在生活中默默努力的自己。不論市場風向如何變幻,只要觀眾對快樂的追求不變,喜劇永遠奔流向前。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