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舞蹈”驚艷亮相!原來廣場舞可以這麼驚艷!

隨着一首首節奏感強、韻律十足的樂曲輪番上陣,展演團隊精神飽滿、神采飛揚,表演如行雲流水,一支支舞蹈或柔美靈動或激情澎湃,舞出了健康、跳出了活力……

6月27日晚,一年一度閔行群眾舞蹈盛會——閔行區市民舞蹈創作大賽頒獎展演在上海戲劇學院精彩呈現。本次活動以“美美與共 舞向未來”為主題,歷經基層選拔、培訓打磨、南北兩個片區賽比拼,9支優秀團隊脫穎而出進入頒獎展演環節。經大賽評委公平、公正評審,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4名、優秀組織獎3名。浦江鎮選送的廣場舞《滬動青春》憑藉精湛的舞蹈演技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征服評委,摘得桂冠。

據活動主辦方負責人介紹,今年的大賽亮點紛呈,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從閔行區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汲取靈感,創編出形式新穎的舞蹈作品,既展現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積澱,又突出守正創新,推進文化資源的靈活運用。

其中,來自馬橋鎮絢麗芳華舞蹈隊的作品《獅舞蝶飛》以國家級非遺項目“馬橋手獅舞”為靈感,描繪了手獅和蝴蝶時而對壘、時而嬉戲、獅舞蝶飛的美好畫卷;來自顓橋鎮秋之韻舞蹈隊的作品《桶糕飄香》以上海市級非遺項目“顓橋桶蒸糕製作技藝”為創新點,用舞蹈沉浸式還原顓橋桶蒸糕的製作過程。

來自莘庄鎮舞蹈隊的作品《鉤花舞韻》以上海市級非遺項目“莘庄鉤針編結”為載體,將莘庄鉤針編結的技藝與隊員的肢體動作深度融合,用舞蹈的形式對非遺文化、傳統文化進行傳承與發揚;來自浦錦街道錦舞飛揚舞蹈隊的作品《蘭芷清芬》則以閔行區級非遺項目“生漆調製運用技藝”為創作元素,將傳統技藝與民族舞蹈相結合,舞者手持團扇,輕盈舞動,每一步都如詩如畫。

“今年舞蹈大賽還有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環太湖地區的漢族民間舞蹈江南秧歌,是已經‘沉寂’多年的舞種,現已鮮為人知。在上戲舞蹈學院教研室主任李丹的引領下,通過文化溯源、實地採風,深入挖掘提煉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價值,上海小白鴿虹橋中老年舞團以廣場舞《軋軋搖灧》讓這一古老、近乎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呈現出了新的生命色彩。”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今年大賽中,浦江鎮東鄉樂舞團再度奪魁,其舞蹈作品《滬動青春》以上海“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和“時尚之城、魔都上海”為創作靈感,充分展現上海這座城市奮發向上、開放自信、銳意進取、創新包容的精神風貌。

“我們團隊成立於2010年,吸納了浦江鎮各居村的舞蹈骨幹和舞蹈愛好者,現有隊員50人,平均年齡超過45歲。年齡結構中既有60後也有90後,跨度較大。為了這次大賽,我們夜以繼日排練,整個過程中我們可能有壓力,也感到累,但更多是對熱愛的堅守和對夢想的追尋,力求將作品完美地展現給觀眾。”東鄉樂舞團領隊楊琴告訴記者。

當晚,隨着舞者們翩翩起舞,觀眾們的臉上不斷流露出驚嘆和讚歎之情,活動現場氣氛熱烈,掌聲陣陣,喝彩聲、歡呼聲不斷:“沒想到廣場舞也這麼好看!表演很精彩,豐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希望今後能夠多舉辦這樣的活動。”

據悉,2013年起,閔行將廣場舞納入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10多年間,這些大地舞者從社區廣場起步,登過鄉村村晚、上海合唱節、央視春晚、全國群星獎的舞台……他們的身影成為閔行一道美麗獨特的風景線,閔行以群文活動品牌“訓賽秀”的機制搭建市民藝術成長的舞台,正以優質公共文化服務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滿足大眾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閔行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堅守市民文化節“讓市民走上舞台成主角”的辦節理念,讓普通人通過群文活動走上專業舞台;堅持通過培訓、比賽、展演等方式培育更多群文團隊和原創精品,讓美育植入社區、走進千家萬戶。

活動由閔行區文化和旅遊局、浦錦街道辦事處、新虹街道辦事處主辦。

2024年閔行區市民舞蹈創作大賽獲獎名單

一等獎(共1名)

浦江鎮《滬動青春》

二等獎(共4名)

馬橋鎮《獅舞蝶飛》

新虹街道《桃李鬧春風》

虹橋鎮《最好的舞台》

浦錦街道《蘭芷清芬》

三等獎(共4名)

虹橋鎮《軋軋搖灧》

顓橋鎮《桶糕飄香》

莘庄鎮《鉤花舞韻》

七寶鎮《春意》

優秀組織獎(共3名)

浦錦街道文化體育事業發展中心

新虹街道文化體育事業發展中心

虹橋鎮文化體育事業發展中心

來源:今日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