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典電視劇在緬甸強勢“圈粉”

參考消息網6月27日報道(文/黎廣滔張東強)“何時更新下一集”“請一天更新5集”“永遠都看不夠”。在“新華緬甸”tiktok賬號的緬語配音版《西遊記》視頻下,鋪滿了緬甸網友的花式“催更”評論。

中緬山水相連,胞波情誼歷久彌新。近年來,多部優秀中國電視劇亮相緬甸,熱播“圈粉”,廣受好評,在友好鄰邦搭建了中緬民心相通的橋樑,助推中國文化走出國門。

緬語配音版受青睞

在緬甸最大私營電視台“天網”電視台部門主管敏蘇孟看來,中緬兩國文化互通互融,富有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的歷史劇、宮廷劇和武俠劇等一直備受緬甸民眾喜愛。

自上世紀80年代起,緬甸開始陸續引進《西遊記》《包青天》《射鵰英雄傳》等中國經典電視劇,孫悟空、包青天和郭靖成為緬甸民眾耳熟能詳的角色,國產劇“出海”緬甸逐步走上正軌。

進入21世紀,中國電視劇“出海”進程加快,形式推陳出新,在緬甸當地強勢“圈粉”。2013年7月,緬甸首部採用緬語配音的中國電視劇《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在緬甸廣播電視台首播,緬語譯配中國電視劇自此開始湧現。此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廣西廣播電視台等中國媒體在緬甸成立譯制基地,《紅樓夢》《父母愛情》《木府風雲》《奮鬥》《抓住彩虹的男人》等緬語配音版電視劇相繼在緬甸播出,用本土語言演繹中國故事,在緬甸人民的文化生活中留下深刻印記。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官方海報。

如今,緬甸廣播電視台每周一至周四黃金時間固定播出中國電視劇,共計播出集數已逾千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將軍在上》《斗羅大陸》正在“天網”電視台熱播,收視率分別高達8.1%、7.7%、8.1%。

中國故事打動人心

緬甸觀眾認為,中國電視劇在緬傳播之所以經久不衰,是因為其承載的中國故事擁有直達民心、觸發共鳴的魅力。

包青天嫉惡如仇、剛正不阿,不畏強權為民伸張正義;孫悟空善惡分明、敢於鬥爭,為取經一路降妖伏魔……談起中國電視劇經典人物,當地媒體工作者妙妙烏如數家珍。小時候家裡沒有電視,妙妙烏便守在別人家電視前,等待電視劇開播。“《西遊記》是我最喜歡、最難忘的電視劇,對話風趣幽默、故事引人入勝,我尤其喜歡中國演員對孫悟空和豬八戒的演繹。”

南達哈在緬甸“天網”電視台擔任製片人,他鐘愛中國神話劇、武俠劇。他說,《包青天》《西遊記》等眾多中國電視劇製作精良,演員表演入木三分,帶他沉浸式感受劇中角色的喜怒哀樂。

通過看劇,南達哈喜愛上中國文化和歷史,中國電視劇也成為他的中文教材。

一部部經典國產劇“走紅”緬甸、深入人心,背後離不開翻譯和配音人員的辛勤付出,他們的本土化呈現打破了語言的隔閡,拉近了觀眾與角色的距離。

緬甸廣播電視台廣播部執行官丁丁凱參與多部熱門中國電視劇的配音錄製。“作為配音員,我需要反覆看劇,細緻入微地觀察角色的台詞、聲音和情緒,再用自己的聲音向緬甸觀眾還原演員的表演。”丁丁凱表示,她對中國電視劇關於親情、愛情的詮釋尤為印象深刻。

國產劇在緬甸“破圈”熱播,成為中國電視劇出海全球進程的縮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中國劇集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電視劇全年出口總額5683萬美元,2022年達8274萬美元,同比增長45.6%,佔全國節目出口總額的64%。其中,發行到東南亞和東亞的劇集佔86.3%。

業內人士認為,電視劇是緬甸民眾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越來越多緬甸觀眾通過電視劇了解到中國經濟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中緬是搬不走的鄰居”,中國電視劇已經成為增進兩國人民友誼的重要紐帶。(完)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