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何以中國》:讓觀眾看到更可感、更可信的文明圖景

“《何以中國》是對數十年來考古成果的集成,也是對考古成果最好的轉化方式,”6月26日,第2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何以中國》鑒賞對話暨《文運中國》啟動儀式上,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高度評價了該片,認為《何以中國》可以讓考古人、觀眾,特別是青少年,更能感受到這段歷史,並且認為該片在輪廓上給出了什麼是中國的概念,包括地理上的中國、時間段的中國。

《何以中國》鑒賞對話現場

2023年12月,由國家文物局、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廣播電視台製作出品的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在東方衛視首播。《何以中國》以創新性的影像表達解讀“考古寫史”,通過追溯中華五千年文明發展史探源“何以中國”。

紀錄片共分《秦漢》《搖籃》《星斗》《古國》《擇中》《殷商》《家國》《天下》8集,從邁向一體化的秦漢王朝講起,進而溯源至舊、新石器時代之交,見證中華大地的先民走向農業定居,組成家庭和社會,建立早期信仰與文化審美,開始五湖四海間的交流,形成區域古國和早期文明,開啟夏商周的王朝時代,直至秦漢建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偉大曆程。該片播出之後獲得業內外一致好評,被贊為“在全媒體文化傳播領域的一個里程碑式碩果”。

《文運中國》宣傳片。(01:33)

=感悟文明起源發展的真

《何以中國》不僅以影像真實記錄考古發掘的第一現場,還採用5g+ar、超高清8k等拍攝手段與電影手法,再現古代中國的重要場景,為中華文明“精準畫像”。

總導演干超回憶,紀錄片的創作長達三年,上千人的創製團隊探訪考古遺址、博物館等點位230餘個,總行程超過4萬公里,梳理學術資料共300多萬字,腳本撰寫字數達40萬字。不但探索歷史的中國,也見證了現實的中國,而思考自歷史至現實的連接,正是“何以中國”的內涵所在。

何以中國所講述的是中國大地上百萬年人類史,1萬年文化史和5000多年的文明史,而8集之中至少一半的篇幅是沒有任何歷史文獻記載的史前時期,無論是萬年前農業定居社會肇始,還是五六千年前,彩陶玉器傳播當中所見的遠距離文化交流,或者是四五千年前波瀾壯闊的古國時代,乃至王朝時代的初始變遷,干超認為,都需要以考古學的探索發現以及考古學的眼光和方法去打開。

如何讓觀眾在現場感受歷史的風?“考古學透物件”的一個方法給了主創團隊很大啟發。

干超說:“一方面考古發現呈現了歷史中的大人物大事件,讓今天的人們得以了解不同的歷史時期,國家治理、社會制度、城市規劃建設、高級製造技藝等方面的內涵。但另一方面考古也為我們展示了一個不曾見於歷史文獻記載遼闊生動的基層社會。”

影視創新譜寫和為中國考古學發掘和研究的成果本身是真實性的基礎,還需要拍攝團隊對歷史場景真實感的營造,才能使觀眾產生代入感,進入考古學和紀錄片人共同復原的古代社會當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歷史影像建構上,干超強調說:“《何以中國》設定了一個屬於考古學科的目標,那就是復原古代社會,我們片中所使用的地圖80%以上為首次的創作呈現,是由考古學家、歷史地理學家和地圖編審反覆的核查研討。我們自己統計了一下,每幅地圖的平均的修改次數達到了32次,這樣它不但成為視頻的一部分,也具備了學術性。同時在上百位考古學家的指導下,我們根據遺址和文物為參照,結合相關的歷史資料,開展了大量複雜的復原實驗,包括房屋搭建、儀式復原、青銅冶煉、甲骨鍛造等等,總共在片中復原了敘事場景220處,服裝2268套,飾品1500件,道具3600多件,做到了每一幕都有出處。”

干超認為,“紀錄片人和考古人最大的共同點便是尋真。通過找尋文物的真,探索古代社會的真,感悟文明起源發展的真,觀眾就能看到更可感、可信的文明圖景。他們對歷史的了解就會更深遠一些,對我們的中華文化就會更多一分底氣和自信,對千百代來成就今日之中國的祖先們就會更多一份溫情,這或許就是一部又一部《何以中國》這樣的作品將會凝聚成的時代共識。”

談到做完片子的感受,干超說:“今天我們的世界所面對的議題,比如說人和自然的關係、和他人的關係、和世界的關係、和自我的關係,我們的祖先都曾遇到過,並且思考選擇創造了自己的道路,而這些道路匯聚在一起,就成為我們今天中國人走的路。”

他回憶起2023年7月13日第三次登門拜訪中國考古學泰斗嚴文明時他說的話。那時,《何以中國》已經完成主體拍攝,嚴文明擔任項目學術總顧問。時年91歲的嚴先生顯得瘦削,話語仍擲地有聲。

“他說,中國文明就是多元一體,持續發展。沒有任何外力可以把中華文明推倒。我們中國人認識了自己的歷史,應該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何以中國》海報

打破了文化傳播的“口碑紀錄”

《何以中國》自2023年12月9日起在東方衛視和百視tv等網絡平台播出後,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一舉打破文化傳播的“數據量級”,創下了億級體量的傳播,在國內大屏端累計曝光超10億人次,全網各端傳播總量突破60億次;在199個國家和地區觸達1.5億海外電視用戶。同時,該片還打破了文化傳播的“口碑紀錄”,在騰訊視頻、優酷、豆瓣等平台都獲得高分和高反響,從考古學界到權威媒體均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讚譽該片“有深度、有信度”“樹立起了全媒體傳播典範”“是印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持續發展,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自信的極好教材”。

活動現場,與會專家學者和媒體代表也都對《何以中國》給予高度評價。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趙輝表示,《何以中國》把上萬年波瀾壯闊的歷史以非常概括、清楚的形式加以呈現,是這部紀錄片的社會意義和學術意義所在。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院長助理、《何以中國》聯合總撰稿人周繁文認為,《何以中國》中既有歷史進程,也有具體而微小的故事;既有王侯將相,也有能夠覆蓋社會全階層的各種人物,展現出所有人都參與的中華文明形成過程。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為,《何以中國》將宏觀文化和微觀命運相結合,讓宏大的文化主題背後也有了微觀表達。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副主任張意軒則圍繞“好的作品要怎樣留住更多年輕受眾”作出了自己的解答。

目前,該片已入選2023年度文博行業十大熱點事件,全國18家博物館成為首批收藏《何以中國》的單位,並已啟動國際版製作,將以多語種版本向國際社會講好中華文明故事。

活動當天,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上海市委宣傳部共同指導、上海廣播電視台聯合discovery探索頻道拍攝製作的大型探訪式紀錄片《文運中國》也正式籌備啟動。

紀錄片《文運中國》正式啟動

據記者獲悉,上海廣播電視台​​推出的一批禮讚山河萬物蓬勃生機和呈現東方智慧的紀錄片,也將陸續與觀眾見面——

《我們的國家公園》展現中國謀求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擔當,以及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東灘,鳥類的家園》全面展現上海崇明東灘重要的生態功能與價值,生動呈現上海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不懈努力。

《夢行怒江》記錄雲南深處絕美秘境的自然地理與人文風俗,同時展現了上海對怒江美麗鄉村建設的全方位支援。

《文運中國》通過兩位外籍主持人縱橫華夏千里的探訪,以第一視角實地體驗中華文脈的守正與創新,感受中外文明的交流與互鑒。

《永遠的行走:與中國相遇》第三季將延續伴隨式的記錄風格,為保羅·薩洛佩科徒步穿越中國的歷程划上一個完滿的句號。

《對話東盟》從社會、經濟、科技、生態、人文交流等五大領域,展現中國與東盟在過去30年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