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公司上影節曬片單 能否點燃暑期檔

本報記者 張靖超 上海報道

隨着時間推移,暑期檔即將迎來被公認為競爭最白熱化的7月。不過截至6月20日19時許,今年暑期檔的累計票房僅有13億元。

“暑期檔是最重要的檔期之一,(今年)全年票房能否達到去年,就看暑期檔了。”在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以下簡稱“上影節”)期間,於冬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暑期檔的前站,端午檔的情況不佳,“所以暑期檔需要各家都拿出有分量的影片,共同拉動整個市場大盤。”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本屆上影節專門設置了暑期檔影片交易會,旨在通過推介最新的暑期檔影片,展示電影產業的最新動向和發展趨勢,促進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助力全球電影市場的繁榮與發展。

上海市委宣傳部電影處處長劉禕吶表示,儘管電影市場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也面臨著挑戰,電影人需要創新內容、提升品質,不斷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多部影片官宣暑期檔上映

在暑期檔影片交易會上,阿里影業宣發總監陳楠帶來了他們參與宣發的眾多暑期檔影片,包括《雲邊有個小賣部》《海關戰線》《歡迎來到我身邊》《逆行人生》《落凡塵》《異人之下》等作品。這些暑期檔重磅作品中,既有彭昱暢、於適等青年演員出演的青春題材作品,也有謝霆鋒、張學友領銜的動作大片;既有講述中年程序員失業後送外賣的現實題材,也有將中國二十八星宿傳統神話題材搬上大銀幕的“新中式”國漫。

貓眼電影則分享了將於暑期檔上映的6部影片。閆非、彭大魔導演,沈騰、馬麗再度攜手演繹的喜劇《接班人計劃》,本片定檔7月18日;原創漫畫ip改編的古風動畫電影《傘少女》,已定檔7月6日;陳思誠導演編劇的全新探索的商業類型片《解密》,講述了破譯天才的傳奇人生;《誤殺》導演柯汶利帶來了懸疑力作《默殺》;《重生》是馬浴柯導演的第二部黑幫動作電影,也是與張家輝、阮經天繼《怒潮》後的再一次合作;《逆鱗》由沈騰、張雨綺主演,聚焦上世紀澳門回歸前的江湖風雲。以上影片都將很快與大家見面。

博納影業帶來了《紅樓夢之金玉良緣》《傳說》《蛟龍行動》等3部影片。其中,《傳說》由唐季禮執導,成龍主演,已定檔7月12日;《紅樓夢之金玉良緣》則定檔7月26日;《蛟龍行動》目前已殺青,不過上映時間待定。

保利影業則有兩部戰爭片,一部是由趙林山執導的電影《731》歷時10年創作,揭露了日本七三一部隊在東北犯下的滔天罪行;保利影業內容中心製片經理寇天姿推介了《大突圍》,該片根據大青山突圍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中國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蘇凡等學生的成長歷史。

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的代表推介了5部影片,繼《愛情神話》後推出的又一部海派文化影片《拼桌》;傳統文化復興的國漫經典《寶蓮燈》4k修復版;充滿煙火氣和小人物情懷的《逍遙遊》;探討女性困境與現代母女關係的《我和我母親的疼痛》;回望歸不去故鄉的《生息之地》。

萬達影業宣傳副總經理王永璐介紹了“追光”動畫廠牌10年來的探索,目前已形成了新傳說、新神話、新文化3個系列電影。王永璐重點推介了將於七夕上映的國產動畫《白蛇:浮生》,該片是“白蛇”系列的第三部,也是追光“白蛇故事”的終篇。

市場拉新問題亟須解決

不過,從中國電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角度來看,繁榮之下,仍有隱憂。數據顯示,中國電影市場總觀影人次和人均觀影頻次均不容樂觀。

導演黃建新帶來一組令人憂心的數字。今年端午檔票房可謂近10年以來的歷史最差,全國上座率僅4%,“不到4年,中國觀眾的平均年齡從不到21歲上升到27.5歲,這說明年輕觀眾變少了。”新片入市的同時,如何進一步“拉新”是行業面臨的問題。

“過去我們常常說整個產業鏈制、宣、發、放,它是4×100米接力的一個傳遞,你拍完的片子交給了下一位,似乎跟前面那個不太有關係。後來我覺得這個比喻不對,我們與觀眾的關係更像是在‘拔河’,是我們制、宣、發、放大家在一塊兒跟觀眾拔。如果今天是商業大片,我們對面拉的是千軍萬馬,那我們肯定會儘力把他們都拉過來。但有時候是一部紀錄片、一部藝術片,可能對面是幾千人、幾十萬人,我們要不要呢?如果你認為今天這個人群太少,根本不把他們放在眼裡,愛搭不理,那明天你可能就高攀不起。中國電影就永遠流失了這部分觀眾。”大象夥伴影業創始人吳飛躍這樣說道,“現在這個問題已經非常緊迫了,我們要改變粗放經營的思想,全產業鏈各環節合力做好這些分眾化的、精細化的運營,把觀眾爭取過來,把他們服務好、運營好。”

“我們將要迎來一個精細化、個性化的消費時代,行業給我們打下了非常好的市場基礎,但我們還是有很大的增長和優化空間。”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支菲娜認為,要堅持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電影發展道路,只有走正道、出精品、重創新、強生態,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我們要培育多元化的市場結構,要形成更好的相互融通的市場生態,比如分線發行、分區域發行、分眾發行、分語言發行、分類型發行。同時,要調整政策、強化生態,要尊重規律,引導行業正當競爭和充分競爭,促成良性互動。”

(編輯:吳清 審核:李正豪 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