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編劇:劉亦菲不是本色出演黃亦玫,敬佩林更新敢接演丨戲中人

責編丨糊糊 圈圈

撰文丨莫莫

騰訊娛樂聯合新娛樂合伙人,推出《戲中人》欄目,關注熱播影視幕後。本期獨家對話騰訊視頻熱播劇《玫瑰的故事》編劇李瀟,講述幕後故事。

《玫瑰的故事》自央視八套和騰訊視頻播出以來,關注度持續高漲,話題不斷,成為騰訊視頻站內熱度值最快破30000的都市劇。除了劉亦菲的外形和表演讓女主角“人人都愛黃玫瑰”的人設變得合理化,另一層原因是成功的改編。

《我的前半生》《流金歲月》《承歡記》再到《玫瑰的故事》,作為近年來最受出品方青睞的亦舒小說改編作品,因為小說都是出版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故事背景發生在香港,避免不了要做大幅度改編來符合當下的價值觀。

而《玫瑰的故事》尤其難改。因為小說是從各個其他人的角度寫女主角玫瑰,對玫瑰本人的所感所想沒有直接展示。電視劇《玫瑰的故事》不但把上世紀80年代香港的故事絲滑地平移到2001年之後的北京,而且從女主的視角出發,塑造了一個不僅有着美麗外表,更有着獨立自我堅定內核,必定會在影視劇長廊里留下名字的女性,黃亦玫。

《大男當婚》《大丈夫》《好先生》《戀愛先生》《縱有疾風起》……編劇李瀟,被業內稱為是“最會寫男性戲的女編劇”。《玫瑰的故事》證明,她不但寫男性戲自有一套,寫女性戲也很出色。

以下是編劇李瀟自述:

寫《玫瑰的故事》,才發現女性處境和男性差異那麼大

電視劇《玫瑰的故事》里,有我個人的一些小私心。因為我也是一個40多歲經歷過一些感情、事業起伏,有一些經歷、有一些自己想法和態度的女性,我想把我這前半生的一些感受、觀點、感悟,融入到這個人物當中去。

可能因為從小被父親當男孩養,又是在一個中等城市長大,沒有經歷過太多男女不平等的事情,所以我一直覺得男性和女性是沒有區別的。之前寫那些男性角色,不是因為自己非要寫男性,而是覺得寫男性跟寫女性沒有什麼區別,反正都是人,甚至男性的那種既要又要還要的慾望,可能更能展現我自己的想法。直到寫《玫瑰的故事》這種女性為主角的戲,我才發現原來女性的處境跟男性差異那麼大。

寫男性,我沒有那麼多顧慮和禁忌。比如寫《好先生》,孫紅雷飾演的陸遠,為了前妻差點命都不要了,換個女性這樣追前夫,可能就要被說是戀愛腦。我寫《大男當婚》《戀愛先生》里的男性不談戀愛,大家會說他們就是人在花叢過,片葉不沾身,但換成一個女性角色,可能又會有人審判她。

談戀愛多了,說她是戀愛腦,沒有事業、不要事業;談戀愛少了,又說她沒有情趣,只知道事業;寫她結婚生子,在煙火氣里生活,會說她世俗化了,怎麼能去生孩子呢?寫她獨立孑然一身,又會說把自己活成了個黑寡婦。總之,對女性角色有各種條條框框的價值和審判。

男性談戀愛多了,就是風流倜儻,就是有魅力。男性只顧事業,不顧愛情,就是青年才俊,有事業心有上進心。女性陷入愛情就變成戀愛腦了,女性只顧事業就變成乾巴女強人了。我們寫一個角色,看一個電視劇,都對女性有這麼強烈的規訓和審判,那何況是在現實生活中!我覺得陷入愛情的女性可以寫,完全不要愛情,只要事業的女性也可以寫,只要寫得她有魅力,寫得她讓人有認同感,讓人能想到自己,就是成功的。

原小說將情感作為切入角,只講了玫瑰的情感,我們尊重這一點,主要講她半生的情感,事業線當然也有提到。但我們在劇中想表達的是“我愛你”這三個字里“我”是重點,“我”是主體,黃亦玫可以對很多男性說“我愛你”,每一次都是真心的,但是“你”是可以隨着時間的流逝,隨着她心境的變化而變的。我覺得,只要不在感情里迷失自己,記得自己是主體,愛情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你來這個世界上一次,不體會一下這麼美好的情感之一,不覺得很虧嗎?你到了一個城市,還要去這兒那兒打個卡,做一次人,不在愛情這方面打個卡嗎?

通過黃亦玫,我想表達的一些個人思考就是,現代女性要拿得起放得下。我們說這句話的時候,通常都在強調“放得下”,其實“拿得起”也非常重要。“拿得起”就是我要有慾望,我想要愛情,想要家庭美滿幸福,想要升職,我什麼都想要,這都沒有錯,現在的女孩不需要迴避、掩飾自己的慾望。男性從來不掩飾自己的慾望,他們一直被讚揚,“野心勃勃”對他們是個好詞,為什麼放在女性身上就要變成一個貶義詞呢?!

既要又要還要全都要,現實生活中,可能並不能時常如願。有什麼關係,劇中優秀如黃亦玫,也不能時常如願,也是吃了好多感情的苦,吃了好多生活的苦。吃苦並不一定是壞事,來人世間經歷這一遭,就要酸甜苦辣,什麼都嘗嘗。

劉亦菲很堅定很穩重,她能演好黃亦玫不止因長得好看

女主的名字從黃玫瑰改成黃亦玫,因為我覺得黃玫瑰有點不太像當下的起名風格。為什麼用“亦”,原因很簡單,就是“亦舒”這兩個字的意思非常好,我們用亦和舒都做了排列組合,最後選定黃亦玫。也是碰巧,後來劉亦菲來演,作者亦舒,主角黃亦玫,主演劉亦菲,三個亦,這是她們最大的緣分。

寫之前並不知道劉亦菲來演,寫的時候心裡感覺一直懸着一把刀,那就是誰來演。因為這個演員要非常有說服力,否則劇本里的情節和小說里的情節都會變成被吐槽的點。我希望這部劇是劇本、導演、演員和各部分心血的疊加,而不是只仰仗演員的美貌,而且玫瑰是一個傳奇的女性,如果只有美貌的皮囊,沒有點內在的有生命力的東西撐着,也不能成為傳奇。

劇本快寫完的時候製片人去找了劉亦菲,我也跟她見面談論劇本創作。看到她,我突然就對這個角色有了很大的信心,因為原著小說里特別提到了黃亦玫的美是不讓同性相斥的,讓女性也心生憐愛,讓女性也甚至會一見傾心,對她有一種天生的親近感。劉亦菲首先在外形上做到了這一點。另外我也挺替劉亦菲叫屈的,大家老是覺得劉亦菲能演好黃亦玫,就是因為她長得好看,並不是這樣的。憑良心說,她演黃亦玫是在塑造,並不是本色出演,這個角色離她本人是有一定距離的。她本人特別穩重,有行動力但是非常慢熱,很持重,對什麼東西都很認真,很堅定。黃亦玫20多歲時候的天真爛漫、嬌憨、特別會撒嬌,甚至有時候有點瘋瘋癲癲的表現跟她本人是天壤之別。

要說她和角色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對事情的要求都是極致的。論是對劇本的創作,還是對現場拍攝、服化道,跟導演溝通角色,甚至後期在機房裡一點點看成片,她都是非常非常認真的。我很少見到一個演員已經功成名就了,還那麼認真對待一個角色。她自己也說,我不着急接戲,就慢慢來,接一個戲就做好一個戲,對得起這個角色,對得起這個戲。這一點是我想讓黃亦玫身上有的,尤其是在工作方面,她也有這種韌勁,這種執着勁。

開播當晚,我一邊看一邊給製片人鄭中莉發微信,我說她跟角色真的是融到一起了,才會讓大家誤會本人就是這樣的。

林更新能來演方協文,我表示敬佩,整容式的表演讓人生恨

劇中的幾段感情,我都特別喜歡,每個人代表玫瑰的不同人生階段。但剛開播就看到很多人說前夫怎麼讓一個大帥哥去演。

原著小說里的前夫方協文是一個特別平庸,甚至有些醜陋,特別不討喜的角色。而我們從黃亦玫跟方協文認識開始寫,是一段完整的愛情,黃亦玫不是受了庄國棟的傷害之後自暴自棄,嫁給方協文,有可能原著是這樣交代的,但不是我想呈現的玫瑰,我想要的黃亦玫一定是在某一刻真心愛上你了。劇中方協文在結婚之前有非常多打動黃亦玫的地方,這段婚姻持續了很多年,兩人還有一個孩子,在歲月的磨礪中,很多人是會變的,這也不是方協文個人的問題,這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困境。

好多人說,方協文的人設不好。可能對於一個偶像來說,他不是好的,因為他不是那種高大上的人設,但對於一個演員來說,他是非常挑戰演技的。林更新這次能來演方協文,我表示敬佩。他自己開玩笑說是九億少女的夢,他確實有觀眾認知度,有一些女孩子很粉他,這個需要演員個人魅力,也需要一些角色的加持,但是方協文不會給他這種加持,而且還需要他調動自己所有的演技去塑造這個角色。要說劇中所有演員離角色和本人最遠的距離,可能就是林更新和方協文的距離。我還因為林更新來演做了一些改動,最早我心目中想象的方協文可能是一個偏南方的人,因為他有一些南方口音,說一些家鄉話。林更新高高大大的樣子不像南方人,就給他換成北方人,做了一些調整,調整後感覺這個人物更加合理了。

認真看完全劇會知道方協文不是渣男,也會理解他所謂的大男子主義有外在原因,也有自己的問題。我個人覺得方協文是非常豐富的角色,前後反差很大,戀愛、結婚以及事業有成,成了父親,成了前夫,每一個年齡階段,每一個人生階段,他表現出來的狀態都是不一樣的。這對林更新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但他演的很好,就是那個詞,整容式表演,他演出來的方協文跟他本人完全不像,有時候真的會讓人恨得咬牙切齒。這反而說明了他不光能塑造離他近的角色,他還能塑造離他很遙遠的角色,這才是演員。

我不喜歡喧賓奪主,改編就要把自己藏在作者身上

在劇中,除了女主角玫瑰,我們也把蘇更生這個角色更加豐富了,還增加了幾位各具特色的女性角色,像白曉荷、姜雪瓊等。

因為我覺得亦舒作品最出名的是她的女性向,一個是女性讀者很多,還有一個是寫女性很出色,她每一本小說里都有所謂的亦舒女郎,都有非常出色的女性形象。所以我們雖然寫的是《玫瑰的故事》,但因為是一個長篇電視劇,有很大體量,很大空間,我就想在各個空間里多展示女性的各個方面,跟原著作者有一些連接。就是把原著作者那裡很多出色的亦舒女郎,在《玫瑰的故事》里能多多載入一些,讓更多形象豐富的女性角色能呈現出來,而不單單只表現一個黃玫瑰。

做原創,更多的是自己想表達什麼,但是做改編,我不喜歡拿了小說之後看一遍扔一邊把它給魔改了,哪怕小說里大部分情節都不適合影視化呈現,我還是會考慮作者本身的特點以及作者的受眾,不僅是作者在這一部作品中表達的價值觀念,還有她所有作品體系里喜歡錶達的概念,喜歡創造的女性類型,我把這些綜合考慮,希望跟這個作者有一點靈魂交流。所以,在改編《玫瑰的故事》時我看了好多書,包括亦舒的生平,希望改編出來的作品雖然好像人物、情節發生了很大改變,但還是有原著小說作者的精神在裡面。

這也是我覺得改編和原創的不同,我不喜歡喧賓奪主,在這一刻其實就是把自己藏在了那個作者的身上。這是一個職業化編劇應該做的,就像演員,演誰就要像誰。作為編劇,改誰的東西,就要像誰的東西,而不是展示我的情節更豐富,我創造的人物更好。我覺得那不是本事,要這樣,你可以自己去原創一個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