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電影公映首日,“電波”開創中國藝術電影的新範式

6月18日,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上海國際電影節“城市·光影”展映見面會在上海影城1號廳杜比劇場盛大舉行,千人大廳座無虛席。原舞劇編劇羅懷臻,電影總製片人、導演崔軼攜領銜主演王佳俊、朱潔靜,主演鄧韻、方光等悉數出席,與現場觀眾真誠交流,手持大麥大合影,寓意“票房大賣”,場面熱鬧。第一時間聽到了來自觀眾的觀影好評,主創們大表開心,羅懷臻“蓋章”點贊:“舞劇開創了中國舞劇的新範式,舞劇電影再次開創了中國藝術電影的新範式。”

見面會台上儀式感拉滿、金句頻出,台下也“藏”了不少亮點。朱潔靜父母搶當“首日觀眾”,孫道臨女兒孫慶原組了個“觀影團”來聽父親穿越時空的原聲再現,東方衛視主持人曹可凡觀後發言,盛讚影片主創的用心。此外,自發穿旗袍來嘗鮮的觀眾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線。有意思的是,映後不少觀眾就片中所謂“穿幫”鏡頭展開熱議,好像是剛經歷一場“尋寶”之旅。

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廣播電視台榮譽呈現,上海歌舞團和上海尚世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改編自韓真、周莉亞總編導的同名原創舞劇,由鄭大聖擔任總導演,崔軼擔任導演、總製片人,由王佳俊、朱潔靜等上海歌舞團舞蹈家領銜主演。

由舞而“影”,見證新式藝術電影的誕生

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主創見面會在上海影城千人大廳舉行,全場座無虛席。放映過程中,觀眾們全神貫注,被精彩的劇情、舞蹈、表演深深吸引。當優美精彩的旗袍舞、蒲扇舞、街頭追逐戲等經典片段展現在大銀幕上時,觀眾們時而隨着緊張刺激的劇情驚呼,時而為唯美畫面讚歎,時而被感動得抽泣落淚。映後燈亮起時,不少觀眾的眼中都閃爍着晶瑩的淚花。

等到主持人何卿召喚主創們登台時,全場抱以熱烈的掌聲。交流時,朱潔靜表示,用“初生牛犢不怕虎”形容第一次拍攝電影的自己:“會有一點小慌張,但是並沒有怯場。我覺得這個是源於舞劇’電波’帶給我們的自信。導演創造的兩個角色非常的好,六年來我們演出了600多場,我們每一次在舞台上面跟角色的相愛相容帶給了我們一種’我很強大’的信念。”

王佳俊分享了自己“觸電”的獨特感受,“作為一個舞蹈演員,能夠帶着舞劇電影走上上海國際電影節,面對那麼多的導演、演員,感覺他們是在審視我。但我們舞劇電影’電波’是能夠展示出不同元素,能夠代表中國、代表上海、代表這個城市的開放,突然覺得我也是有底氣的。”

作為舞劇編劇,羅懷臻對舞劇電影的藝術創新成就作出了高度的評價,並分享了自己作為觀眾觀看舞劇電影的感受:“今天我像觀眾一樣跟大家坐在一起欣賞一部藝術作品,同時也見證了一種新的藝術電影形式的誕生。”

台下“藏”大咖,致敬經典很成功

面對觀眾的熱情,朱潔靜激動地介紹自己的父母親也坐在觀眾席里,見證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其實,台下還“藏”着不少頗有淵源的觀眾,都第一時間趕來欣賞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

1958年版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李白飾演者——著名表演藝術家孫道臨的女兒孫慶原,和好友們組成了個“觀影團”,來見證“電波”這個經典ip穿越時空的藝術對話。孫慶原感慨地表示,她深深為電影所感動,看到最後忍不住落淚:“剛才看到電影的最後一幕,出現‘同志們,永別了’的父親的聲音,我的眼淚掉了下來。舞劇電影把舞台跟電影表演融合在了一起,向經典致敬,是非常優秀的作品。”

東方衛視著名主持人曹可凡此前已經領略過了舞劇的風采,但是看完舞劇電影后依然陷入了深深的感動和震撼,“舞台與電影,這兩種藝術所使用的‘語言’大不相同,要把他們進行轉換,還要融合在一起,是非常難的。看得出大聖導演做了很大的創新和努力,在此向主創們表示致敬”,而作為對朱潔靜、王佳俊和鄭大聖都進行過“可凡傾聽”採訪的老熟人,曹可凡還特別打趣地點贊了兩位主演的首次觸電錶現:“他倆能夠在生活化的部分也如此的出色,我覺得你們倆將來可以演一部偶像劇。”引起現場一片笑聲。

旗袍用心,大情大愛是內啡肽

在6月7日電影節開票當天“秒殺”到這一場見面會場的觀眾都是“鐵粉”,一群身着旗袍的觀眾說:“今天是首映見面會,我們特地穿上旗袍,為了更好地融入電影的氛圍,真的是太喜歡電影里的服裝了!”觀眾們更是踴躍提問,令主持人不得不提醒時間不夠用。

大家紛紛表示影片情節緊湊、表演細膩、畫面唯美,尤其是主演朱潔靜和王佳俊的默契配合令人印象深刻,“畫面美得讓人窒息,在大銀幕和杜比音效的加持下,完全了視覺盛宴之中”“朱潔靜和王佳俊演得太好了,在電影中看到了很多之前看不到的演員表情細節,完全是全新的體驗”等反饋高頻出現。一位朱潔靜“忠實粉絲”觀眾激動地分享:“舞劇《電波》是我的入坑之作,從舞劇到電影,我見證了蘭芬角色的成長和變化。”

有觀眾稱,之前沒想到紅色題材也那麼能讓人共情,低估了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好看程度,觀後有了“小情小愛是多巴胺,大情大愛是內啡肽”的感受,“全程爆哭與調整呼吸。整部影片沒有一句台詞,沒有大場景,沒有大後期特效,看完卻必須用震撼來形容。藝術創作,向下包容,向上展望,我們要學習的實在太多太多。”

“穿幫”引爭議,觀影成“解碼”之旅

當被問及電影中印象最深刻的細節時,一位觀眾提到了片中一處“安全出口”燈牌細節,“這個鏡頭一出來旁邊就有人說‘是不是穿幫了?’但是我覺得這個細節肯定不是穿幫。它反而暗示了李白明明可以退到安全地帶,但是他選擇了從安全出口出來,去面對危險和犧牲。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細節,每一個人可能都會有自己的理解。”

談及此,旁邊有觀眾也參與進來激烈爭論。有觀眾坦言,“安全出口”這麼明顯的“穿幫”應該抹掉,出現練功廳、反打給觀眾席等鏡頭讓自己會齣戲。但一旁有人則“反對”說,這肯定是導演別有用意,自己就特別享受尋找“密碼”的爽感,“比如看似穿幫觀眾席的出現、小裁縫練功廳舞段、密碼雨、油畫天空等”。

對此,主創把觀影過程比作一場“解碼”之旅,稱影片很大的看片在於“舞劇電影里運用了非常多有導演巧思的電影語言去表達,“每次這些觀眾鏡頭出現的時候,背後又有怎樣的表達,我覺得大家不妨帶着這些問題去電影里找找答案。”導演崔軼如是說。

6月18日起,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正式登陸全國藝聯各大影院,給全國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據介紹,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以李白烈士的真實故事為素材,是由上海這座城市紅色基因孵化而成的一張紅色名片。從電影到舞劇再到舞劇電影的藝術探索,是藝術工作者回歸初心、付諸匠心,用文藝創作接力傳承紅色文化,賡續永不消逝的電波精神。

  作者:宣晶

文:宣晶編輯:李婷責任編輯:邢曉芳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