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電影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發布,人民城市打開電影之城想象邊界

379家電影院、2023年度5200萬觀影人次,銀幕數、票房等六項指標均位居全國城市第一——作為中國電影發祥地的上海,歷經百餘年,仍領風氣之先。但,發展空間能不能更大,產業提質升級能不能更高效,想象邊界能不能更遼闊?

昨天,《上海市電影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在上海影城正式官宣。發布會場外,第二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如火如荼,電影越發深刻地融入城市生活;發布現場,300多位中外電影產業、行業的領軍人、中堅力量齊聚,大家以“共創夥伴”的身份開啟電影之城的未來。

根據《三年行動計劃》,上海將聚焦築牢根基、繁榮出品、升級產業、培育生態、完善人才機制等5個重點任務實施24項措施,預計用3年左右時間全面提升上海電影的綜合實力,不斷擦亮“上海電影”金字招牌,進一步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助力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建設。

縱觀24項措施,從建設全球影視創製中心、做強上海國際電影節到打造觀影品牌、做優普惠性放映活動等,“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貫穿始終。上海弘揚城市精神、打造電影之城,追求電影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是為增進民生福祉、厚植髮展沃土。

電影,讓人民城市更美好;人民城市,打開電影之城想象邊界。

為了“參天大樹”枝繁葉茂

昨天的發布會以一段動人開場白致敬上海電影的輝煌歷程。其中提到了上海在中國影史上留下的諸多“第一”,回望了上海國際電影節打開中國電影擁抱世界大門的初心。

進入新時代,勇擔文化使命。上海電影充分發揮行業智庫力量,用半年時間展開調研,在120餘場座談、同100多位行業代表“借智”“集智”後,智庫的200多條反饋意見經提煉、完善,凝結成最新的《三年行動計劃》。若將上海電影想象為一棵參天大樹,枝繁葉茂離不開根系、枝葉、土壤的滋養。《三年行動計劃》即從上海打造電影之城的底層邏輯逐步推演。

築牢電影之城根基,要圍繞全球影視創製中心的建設全力以赴;要把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做出世界影響力;要創新影院實體建設的2.0時代,探索分線、分眾、分區的差異化發行模式;要發揮行業智庫的戰略性研究力量;還要營造濃濃的城市電影氛圍……這些都是上海電影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之源、能量之本。

過去三年,36部上海出品影片票房破億元。《奇蹟·笨小孩》《攀登者》《人生大事》《長安三萬里》《萬里歸途》《無名》《長空之王》《孤注一擲》等16部具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上海特質的精品力作,榮獲“五個一工程”獎、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等榮譽,還有《狗陣》等8部作品在國際舞台綻放光彩。未來,繁榮電影之城出品,上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實施電影精品工程,打造上海動畫電影、紀錄電影高地,建立上海出品電影重點項目庫,推動構建電影ip產業鏈,健全上海電影評價體系和功能——以這些舉措形成合力,推動電影藝術觸達想象與真實的遼遠邊界,讓好電影擁有好口碑、讓好故事找到好觀眾。

此外,升級電影之城產業,上海從推動頭部企業做大做強、探索“金融+科技”雙輪驅動、在國際交流等方面持續發力。培育電影之城生態,上海將創新“電影+”新興業態,凸顯紅色電影力量等。而要完善人才機制,上海發出英雄帖,不問年齡資歷,也不以台前幕後的工種論英雄。一座電影之城需要並尊重的人才,覆蓋電影產業鏈的全流程。上海由衷希望,每一位電影人能在這裡找到精神之地、理想之地,都想在這裡幹事創業、成就人生。

發布《三年行動計劃》的同時,上海電影發展研究院宣告創建。研究院將圍繞上海電影發展智庫、上海電影國際交流、上海電影青年創製、人工智能未來影像、上海電影精神傳承等核心方向進行重點建設。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院長何小青說:“它肩負着打造電影之城政、產、學、研一體化平台的艱巨使命。”

為了觀眾更具幸福感、獲得感

一個細節在發布會上被特別提及:今年,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先生成為上影節線下取票第一人。資深的市民影迷給了上海打造電影之城的底氣與信心,相對應的,老先生能在第一時間滿載而歸,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夢想照進現實的寫照。

此番《三年行動計劃》的推出,上海有個很感性的目標——希望這座城市的影迷能成為最有幸福感、滿足感、獲得感的電影觀眾。因為電影作為最具人民性的文化產品,理應為人民城市的建設貢獻出新的更大的力量。上海精品創製片單、上海影院建設2.0規劃、上海電影之城最新地標“fod”等集體官宣,從電影出品、市場建設、品牌塑造等各方面共同打造上海電影之城,回應觀眾之需。

以片單為例,《解密》《逆行人生》《白蛇:浮生》《異人之下》等多部上海出品影片將在暑期檔上映;接下去,《千里江山圖》《醬園弄》《盜火者》等新片,是從立項之初就鎖定大眾目光的“上海出品”。再看上海影院建設2.0規劃,“電影場域”“電影體驗”“電影生態”三管齊下,所有的模式重塑、系統更新、生態創建,都是緊緊圍繞觀眾需求和體驗展開。未來,一座在國內擁有主題和特色影院數量最多、硬件和服務運營理念最新、宣發和電影活動體驗最好的電影之城,受益人是觀眾、是所有市民。

三年行動,上海很明確,電影高質量發展,是為滿足觀眾多樣化觀影需求,重點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受眾清晰的主題影院,實施電影精品工程,打造“周周有影展”等觀影品牌,鼓勵各類首映、路演活動,進一步豐富內容供給;是為推動電影文化深度融入城市生活,做強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展紅色電影之旅、電影黨課等文旅結合的特色觀影活動,鼓勵影院以電影為媒介完善特色經營,打造上海電影文化標識,不斷提升市民的感受度與參與度;是為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持續優化惠民、惠農、惠學、惠老、惠特“五惠”放映活動和電影進農村、進校園、進軍營、進展館、進養老院、進商圈的“六進”公益放映。

三年行動,上海的願景很清晰,通過電影與城市建設的發展結合,讓城市活力與電影魅力交相輝映。正如陳可辛在會上談到《醬園弄》拍攝時所言:“希望我們能盡全力拍好我們的上海。這座歷久彌新的城市,既有非常地道的色彩,又有國際化的包容,她始終能為影視內容帶來不一樣的力量。希望這種力量會推動着更多電影人,永葆熱情地去講述每個時代的上海故事,藉此傳遞每個時代的上海聲音。”      

  作者:王彥

文:本報記者 王彥圖:王竟成編輯:施薇責任編輯:邢曉芳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