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破21個紀錄!胡歌新片口碑好評如潮,大齡男失業失戀太扎心了

胡歌。

對於很多80、90年代的觀眾來說,胡歌這兩個字分量很重,他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代人心目中的優質偶像。

2005年,胡歌憑藉李逍遙一角,一夜爆紅,躋身流量小生行列。

之後,隨着《新聊齋志異》《天外飛仙》《仙劍奇俠傳三》的播出,胡歌一時間風頭無兩,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偶像。

作為演員,他開始走出舒適區,通過拍攝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參加話劇演出打磨演技。

2015年,另起賽道的胡歌憑藉《偽裝者》《琅琊榜》再次迎來事業高峰。

至此,33歲的胡歌正式完成了從偶像到演員的徹底轉型。

但胡歌並沒有因此就停下探索的腳步,而是對作品的選擇更加慎重,力求精益求精。

2022年後,胡歌的影視作品迎來了井噴。

大熱劇《繁花》的出現,胡歌作為演員的可塑性讓我們驚喜。

如今,他將自己的演員“舒適圈”再度拓寬,在新電影里展現了一個“喜劇演員”該有的樣子。

由龍飛執導,胡歌、高圓圓、岳紅、周野芒、金靖主演的電影《走走停停》正在熱映。

其實在電影正式上映前,《走走停停》就已經吸引了一大波的關注。

首先是在北影節上,影片一舉拿下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岳紅)、最佳編劇(黃佳)三項大獎。

電影正式上映後,熱度和口碑更是不俗。

映後網友的首波評價里,更是充斥着對影片的盛讚:

“目前國產影片難得的一種輕鬆治癒甚至浪漫,年度前十的電影!”

“《走走停停》居然有一種呼吸機的神奇功效。”

“大大超出預期!”

“看哭了,一定會二刷三刷!”

搶在第一時間觀看該片,青石對這部電影最大的感觸是:端午檔能有這樣質量的電影,着實驚喜,這片要火了。

結合觀眾的口碑評價,青石想用四個詞深入展開,好好來聊聊這部很不一般的電影。

第一個詞:歡樂

現場觀眾的反應騙不了人,相信看完電影《走走停停》的朋友都會有這麼一個想法:

沒想到這部電影看下來這麼歡樂,在喜劇的呈現上完全超出預期,更沒想到胡歌這麼適合喜劇!

電影一開場,胡歌飾演的脆皮青年吳迪就開始他的“神操作”。

在北漂多年後,吳迪決定返鄉。

返鄉前,他準備把在北京的值錢物件都換成錢,就是這“值錢”的程度可能差點。

比如已經被當做儲存櫃拿來放雜貨的冰箱;

已經多年沒用且沒清理已經長出不該長出來東西,被當做“花盆”使用的熱水壺;

他“突襲”返鄉的決定打破了一家人原本平靜的生活,而這一家人,每個人都是“人才”!

吳父對於兒子突然返鄉的反應,用實力演繹“瞳孔地震”;

女兒要喝冰檸檬茶,冰塊沒了,直接從冰箱壁上摳下來一大塊,反正冰“山”也是冰嘛。

藏私房錢的地方,是在書里挖個洞,精準上演樸素版《肖生克的救贖》!

而且這書還是《便秘自治辦法》,人才!

吳母則是完全的慈母,關於兒子回家發展,她也是高興的。

而對於兒子沒接受介紹的工作,不怪他的理由居然是“實力確實不達標”

嗯,是懂怎麼聊天的。

妹妹更是毫不客氣,直接說不去上班對於他本人和單位是雙贏。

好傢夥,這是相愛相殺的一家人啊!

看着是十幾年如一日勤勤懇懇開出租,實則將內心的真實情緒都表現在衣服上。

來看看攝影機前咱們這位好妹妹穿的什麼衣服,明晃晃一個“滾”字。

在被要求換一件衣服後,咱也不糾結,讓換就換一個唄,這次成了“閉嘴”。

這就叫作一言不發卻有態度!

而吳迪本人,則是本片最大的笑點,可以說只要他正常發揮就已經能夠撐起全片的笑點了。

吳迪,是一個夾在理想和現實里戰戰兢兢,想要努力卻沒有方向的“loser”。

因為這樣的反差,影片中他的很多操作就自帶幽默感。

像是為了能夠在鏡頭前展現自己好讀書的知識分子形象,特地在桌子上擺了高高一疊書。

殊不知,鏡頭切的近景,只有他的大頭,精心準備的書?不存在的!

想要引用名人名言,卻對作者是誰無法確定,從弗洛伊德猜到牛頓,也是沒誰了。

為了塑造自己的形象,會特地先找媽媽借2000元,等待鏡頭面前大方拿出來給媽媽,美其名曰“給您花”。

結果吳母一數,好傢夥,少500。

回鄉發展的空窗期,他也能用時髦用語“gap”來解釋,卻會因為“中年人”一詞直接給整破防。

每日的娛樂活動也簡單,睡到自然醒——早餐盡情吃——排隊領雞蛋——看大爺下棋——捉弄小朋友。

此外還有反差感極大的劇團頂樑柱,一人分飾兩角的接電話把過氣演員的心酸都給展露出來了。

第二個詞:舒適

在歡樂的喜劇外衣之下,《走走停停》能引發觀眾共鳴,是因為它的“現實感”。

電影從吳迪一家的搞笑日常展開,其實卻通過細節將這家人的相處模式給展現出來,而這其實也符合大部分人的家庭氛圍。

生活氣,是電影通過吳迪一家表現出來的。

一開始一家人在家裡,每個人戴着耳機,吳父在研究樂器,吳母在聽古典樂,吳妹在閉目睡覺,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而這也是大部分家庭所展現出來的樣子。

電影還通過後續的細節,將每個人的人設填滿。

黑皮辣妹的妹妹喜歡健身,她的房間里有各種各樣的健身用品,一有空就會在門框上健身。

吳父喜歡樂器,時不時約上好友來家裡練習。

吳母早年是舞團成員,她喜歡聽古典樂,會說英文,骨子裡是一個文藝女青年。

還有喜劇效果拉滿的飯桌戲。

這次的飯桌和一開始吳迪回家時的大不相同,因為吳父通過好友給吳迪解決了工作問題。

吳母準備了好幾個菜,吳父還拿出了白酒,配着花生米可開心了。

可誰曾想,吳迪擅自拒絕吳父通過朋友給他介紹的工作。

吳父的憤怒在醞釀,吳母和妹妹時刻關注餐桌氣氛,先是慢慢撤掉了桌上離吳父近的幾個大菜,然後一點點撤掉會造成損失的器具。

等到吳父要發火時,手邊只剩一個喝酒的小杯子。

一砸還沒砸中。

這還沒完,當他繼續想要發火掀桌,妹妹眼疾手快直接跳上餐桌,利用體重優勢制止了吳父掀桌行為,保住了這一桌子菜。

這場飯桌戲,除了喜劇效果一百分,還將一家人的默契都展現得淋漓盡致。

電影非常細膩地把握到了中國式家庭的模樣,他們看似漫不經心,互不關心,其實始終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信任。

不然吳迪決定要拍攝電影時,吳母仗義出錢(雖然出的是吳父的錢),妹妹丟下工作任勞任怨,吳父也用躲在廁所這種方式給予支持。

表面上看,這一家人的家庭群像很歡樂,實際上他們的生活藏着溫情。

這也是為什麼觀眾看了容易共情,覺得舒適愜意的原因。

第三個詞:驚喜

除了畫風上的輕鬆歡樂外,影片出彩的一點還在於幾位主要演員對角色的刻畫。

胡歌飾演的吳迪,真的有一種不顧粉絲死活的“毀滅感”。

電影里他一直是邋裡邋遢,基本上全片都沒有一件好衣服。

皺巴巴的t,皺巴巴的襯衫,穿着個拖鞋,頭髮始終亂糟糟的,甚至大方展露腿毛,哪有半點“男神”的樣子。

但這都是為了貼合角色,吳迪的狀態就應該是這樣。

除了外形,胡歌還通過表情來豐滿吳迪這個狀態。

像是他剛回家被拆穿離京理由時,慌亂解釋的表演真的有一種“演我本人”的味道;

還有他在出租車上吃包子的窘迫形象;

落魄時候被熟人認出來的尷尬;

舉最小啞鈴的自信;

最妙的是他瞄到攝影機拍他刷牙,一邊不動聲色的繼續刷,一邊用腳趾頭把門給關上。

給腳趾頭加戲這段,加得好!

外形恰當,再通過演技的加持,吳迪這個人物變得有血有肉了。

事實證明,為新片不惜自毀形象的胡歌,已走上男演員的另一條大道。

另外,在片中飾演吳迪妹妹的金靖也給出了超出預期的表演。

據說為了演出這個角色,金靖特地美黑增肥,就是為了能夠契合角色形象。

片中她的幾個“要死不活”的表情演繹得真的太到位了,相信每一個打工人看到都能秒get。

而周野芒飾演的吳父,更是給出了教科書級別的表演。

他的每一個情緒都精準傳遞出來,片中他台詞少,卻都能將人物想要表達的情緒和感情都展現出來了。

還有憑藉這部電影拿下北影節最佳女配角獎的岳紅,在片中所飾演的江美玲女士,把一個既典型又特別的魅力母親演繹得非常到位。

片中她在家的狀態鬆弛自然,等到進入拍攝狀態,屬於她個人的特質就出來了。

這樣有魅力的表演,值得一個最佳女配!

第四個詞:感動

最後青石想說說這部電影本身。

其實《走走停停》並不是一部單純的喜劇電影,而是一部紮根現實,體現當下年輕人狀態的治癒系電影。

電影以沒成大器的“脆皮青年“吳迪切入,不僅將大城市返鄉人的真實處境客觀展現出來,相信看過的人特別是打工人都會非常有共鳴。

影片書寫的是當代青年的“破與不破”。

有吳迪這樣歷經打磨的歸鄉人,也有選擇接受卻不想沉默的吳妹,她每天一件帶有深意的t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對於這樣的狀況,電影沒有諷刺,沒有說教,沒有灌雞湯,沒有打雞血,而是溫柔地講述,靜靜地療傷。

最終吳迪從家庭的日常相處中找到了鬆弛和療愈,從最平凡的日子裡領悟到了最質樸也最最實用的人生智慧。

他接受了從聰聰到蔥蔥的認識,明白了反正人生就是走走停停,慢下來停下來並不可恥,因為活着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最後的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如電影海報上寫的那樣:

允許一切發生,做勇敢快樂的人。

青石電影編輯部 | 老孟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