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年輕人玩到一起,綜藝讓文化回歸升騰的煙火氣丨主創談

文化類綜藝曾經被市場歸類為“高口碑、低流量”的小眾品類。雖已有《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珠玉在前,但如何平衡文化的藝術性、內涵厚度與大眾的娛樂性、流行審美的需求斷層,這始終是懸在無數文化綜藝製作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劍。

“以前很多文化綜藝為了迎合觀眾,生怕把節目做得太過於陽春白雪,硬是做得通俗淺顯,喪失了個性和意義。其實大部分觀眾是擁有文化和精神需求的,本質上還是文化綜藝的觀看習慣尚未養成,節目的內容不夠吸引人。”《見字如面》總導演關正文曾表示。

但根據近三年多家平台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文化”已由曲高和寡搖身一變成為當下綜藝市場表現最強勁的融合性元素之一——一方面,《奔跑吧》《極限挑戰》《花兒與少年》等頭部戶外真人秀都不約而同地以“文化+”注入文化底蘊與社會價值;另一方面,《我在島嶼讀書》《登場了!北京中軸線》《博物館之城》等純文化垂類綜藝也以創新、開放的理念,持續探索着與年輕觀眾深入對話的方式。具體到創作中,“文化+”綜藝到底是如何在文化覺醒與創新模式破局的雙重賦能下,不斷實現着自身審美的塑新?實現社會情感同頻共振?北京作為擁有厚重歷史文化,同時容納了大量年輕群體的城市,又怎麼立足本身特點,對綜藝進行相應深耕的?

《最美中軸線3》在北京鐘鼓樓拍攝。

貼近生活

讓陽春白雪下沉至煙火人間

如何讓“文化”真正從書本走向現實,讓來源於中華民族生活文明的文化元素穿越千年融入當下社會,就過往成功的“文化+”綜藝嘗試而言,真正走入老百姓生活、讓文化回歸升騰的煙火氣,是文化綜藝破題的共通之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講好中國故事的立足點,可為當下圍繞新時代、新文化使命的傳播產品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容思路。

以北京衛視推出的文博探秘類文化互動真人秀《博物館之城》為例,該節目走進北京市各類博物館,挖掘博物館內文物所蘊含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及時代價值。節目組在策劃之初思考最久的,便是如何讓博物館走入尋常百姓家,如何呈現才能讓觀眾感受博物館之城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經節目組幾番討論後,一方面,他們抓住了博物館背後那些與現代生活文明關聯極強的文化支點。比如,北京藝術博物館處處棲居着“壽文化”,節目便以歷史文物殘缺祭文,講述了一個百年之前感人至深的親情故事;首都博物館承載了古都背後的文物風情,於是節目聚焦首博文物保管員小心翼翼守護的元青花鳳首扁壺,展現了文博人守護歷史的專業與情感;國家動物博物館在展覽動物的同時,也傳遞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世界觀……每一家博物館都在貼近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不再只是一個文化符號,更是歷史與當代社會精神的觀照與凝練。

《博物館之城》造訪北京各大博物館。

另一方面,《博物館之城》也試圖挖掘博物館內不為人知的普通人工作日常,讓陽春白雪實現平凡生活的“下沉”。該節目嘉賓單霽翔說:“以前我的工作主要是博物館管理,但這檔節目讓我有了在不同博物館的不同部門參與基層工作的機會。比如我在北京藝術博物館裡成為工程部的員工,體驗給大佛貼金、維修古建築;在首都博物館裡成為保護部的員工,體驗紡織品和書畫的保護;在徐悲鴻紀念館成為典藏部員工,體驗藏品挑選點交工作……”博物館的科普、典藏、安保、清潔等基層部門都是依靠平凡“打工者”的奮鬥運作起來,帶動博物館持續給予遊客優質體驗,《博物館之城》做對了、更是實踐了講好中國故事的基礎一定是講好中國老百姓的故事。

如果說《博物館之城》仍是探索以普通人視角讓博物館“生動”起來,《京城十二時辰》則讓文化徹底融入人間煙火。該節目以綜藝形式展現北京商圈經濟、文化活動的快速發展,邀請來自文藝界的嘉賓們走上北京街頭,吃北京烤鴨、逛簋街,在駝鈴古道遛彎,圍坐北京四合院吃西瓜、聊天、唱歌……藝術、文化、生活三者在北京構築起更加緊密的關聯,將煙火氣與城市文化重新展現。

以《京城十二時辰》選擇的地點為例,像小龍蝦餐館、國潮文化體驗餐廳,獨具中國文化特色;王府井步行街上歷史悠久的照相館、具有年代感的書局、張秉貴一抓准,延續了老北京人幾十年的記憶;而國貿的黑科技健身房則代表了年輕人的新興消費模式。“我們選擇的店鋪不僅要有煙火氣、代表北京特色、有文化感,同時還要突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相關的一些重要因素。”該節目總製片人邵晶表示,無論是明星在商圈的真實體驗,還是節目對路人、店家日常生活的展現,實際上都是希望體現商圈、文化活動賦予北京的精氣神和煙火氣。

《京城十二時辰》舉辦的街頭音樂會。

當年輕人愛上花式養生,北京衛視便推出《食養中國》,以特色產地為選址,探索、了解當地百姓喜愛的食物口味。比如節目組來到民間“長壽果”花生的優質產地沂蒙山,沉浸式摘花生、探訪守山老人、上一節生動的農事農耕課,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學習中國飲食養生文化。外景紀實類節目《我在島嶼讀書2》則抓住了“最美書屋”的時代潮流,通過“島嶼+書屋”的模式,打造出沉浸式的閱讀場景,在交流中品味書與人生……

“實際上,當下的視聽節目在題材調研和創作中投入的精力不夠,挖掘典型案例和典型人物的‘深扎精神’還不足。內容創作講究紮根精神,核心是以人民為中心,首先要求我們必須眼皮貼近地皮,擁有極強的國情調研和田野調查意識。而以人民為中心意味着要反映人民生活的變化,包括生活的、審美的、文化的、教育的、心理的,這都是非常好的視聽節目題材。”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冷凇曾向新京報記者表示。

創意包裝

以音樂、娛樂、沉浸場景與年輕審美實現鏈接

大膽創新的“文化+”模式不斷為傳統文化綜藝傳播打開新局面。“文化+場景演繹”“文化+音樂”“文化+娛樂競技”“文化+真人秀”等模式的不斷創新融合,都在為傳統文化與年輕群體搭建一座座深入溝通的橋樑。

當“說教式”綜藝被市場所摒棄,單一文化輸出模式不再束縛創作者思路,各種“文化+”模式成為綜藝的發展新道路。

比如“文化+場景演繹”,即綜藝節目在一定時空內用劇情表演式的故事、沉浸式場景舞台,展現歷史文化的行動軌跡,給予觀眾身臨其境的虛擬真實感。其中最為經典的還是連火多季的《國家寶藏》,明星擔任“國寶守護人”講述國寶的前世,而專業人士講述國寶的當下,用小品講故事的形式串聯,穿越古今,串起了國寶的前世今生。不管是千里江山圖,還是越王勾踐劍,其最大亮點就是讓不會說話的文化“活起來”,相比直白地講解文物挖掘、考古經過、歷史價值,“文化+場景演繹”更能讓年輕觀眾產生情感代入。據悉,該節目在b站上擁有極為震撼的彈幕數量,展現了年輕一代發自內心的深陷於文物魅力之中。第一季時該節目總導演於蕾就曾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國家寶藏》嘗試將紀錄片和綜藝兩種創作手法融合應用,希望節目能有一種“文化的、知性的貴氣、系出名門的氣質感,但是它又有能夠跟所有人相親近的外在”,這樣才能夠達到讓更多普通人走進高端文化領域的目的。“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同樣應用“文化+場景演繹”的還有《典籍里的中國》,以“戲劇+影視化”的表現方法,講述典籍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的閃亮故事;《一本好書》通過舞台戲劇、片段朗讀等方式配合360度沉浸式舞台,再輔以文化大咖的精彩點評,向觀眾推薦經典好書。《美好年華研習社》以“把有傳承價值的東西變得有傳播價值”為宗旨,邀請演員穿上複製史書描述的古代華服,再現著名歷史人物的風韻多姿,《紅樓夢》十二金釵等舞台也在當年引發業內外人士熱烈討論。

《典籍里的中國》通過故事演繹讓歷史生動起來。

比如《最美中軸線》系列便是以流行音樂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與古老歷史實現跨時代的對話與碰撞。該節目總導演郭暢坦言,文化碰撞高雅藝術,很容易將其束之高閣,而中軸線申遺最重要的條件之一還是提高老百姓的知曉率,因此相較“中軸線+書畫”“中軸線+舞蹈”,音樂是最無國界的傳播藝術,“就像2008年一首《北京歡迎你》將全民迎接北京奧運會的熱情一下子點燃了,我們創作出越多關於中軸線文化的歌曲,老百姓的傳唱度越高,對於提高中軸線文化的普及程度越有幫助。我們也邀請到各種流行音樂風格的歌手,比如張紫寧、希林娜依·高,也囊括了搖滾、流行、說唱等多種音樂風格,比如白舉綱、符龍飛、董寶石。”例如第二季中,歌手乃萬在了解到五色繪藍圖的內涵後,就產生了將中軸建築擬人化的想法,想將中軸線的本色、中國的本色唱給觀眾聽。例如第三季主題為“中軸線科技之聲”,拾音團先是來到皇史宬,認識了拱券式無梁建築、磚石防火保溫等典藏科技,而後又在古觀象台學習古代如何確認南北子午線,最後希林娜依·高為其創作演唱了搖滾曲風的《時光線》,獲得了不俗的收聽量。

無獨有偶,《博物館之城》也通過音樂將博物館文化與大眾傳播實現有機結合——每一期節目都會邀請一位知名歌手,比如張碧晨、馬伯騫、劉宇,演唱一首專屬於這座博物館的主題曲。主題曲並非傳統意義的流行歌曲,而是與博物館、當期主題、文化表達息息相關。“但我們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博物館之城》,能通過這些好歌曲的流量帶動前往博物館參觀。包括我們請到的藝人,幾乎都是義務來幫我們演唱的。”該節目導演景思斯透露。

但在“文化+”的創意包裝中,最為典型的還是《奔跑吧》《極限挑戰》等戶外綜藝對文化的熱情擁抱。以《奔跑吧》為例,作為一檔海外引進模式,該節目在延續深入人心的娛樂性、競技性同時,近年來也不斷探索與文化的深度融合,以非遺、文旅、傳統文化為題,把綜藝遊戲和撕名牌帶到中國的好山、好水、好風光之中。比如跑男團曾來到浙江金華,以“食在宋朝”的主題展開宋韻文化與美食尋味。在“保護國寶”特輯,國寶本身就具有神秘色彩,於是節目組就選擇以“燒腦”和“寶藏”元素貫穿,通過視覺和心理的雙重極致體驗,加強觀眾對國寶的記憶與認知。節目組還曾讓跑男團集體變身“珍稀動物”,包括金斑喙鳳蝶、蝠鱝、熊蜂——他們需要收集到一定數量的“碳排放”,才能遷徙到目的地“彼岸”……

《奔跑吧》總導演姚譯添介紹,這些話題雖然聽起來略顯枯燥,但符合社會關注,且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當經過綜藝賦予其個性和視覺體驗後,觀眾會在娛樂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科普,並有意關注這方面的問題,這才是《奔跑吧》想要實現的初衷。“我們會用一個故事或者情結做包裝,給大家傳播一種觀點或表達一個態度,我們沒必要跟觀眾之間建立起某種壁壘。說的話或者做的事是生硬的,或者是說教式的,其實不符合大家接受的方式。”

姚譯添說,往往他們在做“文化+”主題升華時,首先要考慮其包裝形式能否說服節目組。若與主題貼合度高,且團隊的年輕人都願意從中接收這些信息,他們才會考慮嘗試。“講述主題不能只是蜻蜓點水,最後強行升華,還是要從一開始構建故事時,就根據主題本身的氣質設計,怎麼更好地結合,同時又不能過於嚴肅或者過於娛樂化。這種分寸感的掌握很重要。”姚譯添表示。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佟娜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