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的刻薄之源:缺乏“第三隻眼”

1、

技術分析完楊冪的演技翻車在哪裡之後,我在評論區聽到了不少類似這樣的聲音:

“參加宣發活動,那個高傲和不耐煩的態度,特別敗路人緣。”

“她現在一臉這b班一點都不想上的樣子。”

高傲、刻薄、不耐煩,是近些年來除演技之外,楊冪廣受詬病的第二“黑點”。就,不僅戲裡無神,戲外也靈動不到哪裡,不僅不靈動,還常常散發出惡女氣息,動不動翻個白眼、拍個手機啥的。

在粉絲濾鏡下,那是酷酷女王范兒,可在路人看來,唯有滿滿的不適——“怎麼著,這是給誰擺臉色呢?我又沒欠她錢?!”

對啊,她在刻薄些什麼?

我總結了,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愛懟人、愛打斷別人說話,自以為聰明主導一切,好像就屬她最機靈,周圍人全傻子。

一年多以前那次快手直播里,那位主持人就是被她懟到自閉的典型受害者。老老實實cue流程,被她說“不用了真的不用了”,正當孩子尷尬無措時,nili冪姐竟開啟打破第四面牆吐槽模式:“你們主持人超認真的,我都不知道怎麼接話。”

後來到了製作發卡環節,主持人建議做個粉的,同樣遭到楊冪拒絕,理由是:“不要操控我的人生。”艾瑪,只是做個發卡的小事兒就上升到這種高度了嗎?

其實全程看下來,這個主持人做錯了什麼呢?硬要說的話,不過是咖位小、經驗少、略顯生澀而已,可放到楊冪眼裡,此人似乎一無是處、滿身硬傷,幹啥都不對,幹啥都得被糾正被批評。

咱也不知道是她跟人精打慣了交道、十級厭蠢症隨時會發作,還是習慣了見縫插針通過糾別人的錯來彰顯自己的聰明過人。

第二個是敷衍、不耐煩,不投入、不上心,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總是一副趕着下班的樣子”。

還是那次直播,到了問答環節,她直接就着提詞器念了起來;“他們提詞器上說的是,因為拍戲一直在劇組,一頓悠閑精緻的早餐都變得非常奢侈。其實不是的,我都有吃的。”

額……我要是主辦方應該會黑人問號臉吧,這確定不是在拆台嗎?

還有,某次錄製類似於新年問候的vcr,也是一副背完稿着急走人的樣子,給不出半點正逢大過節的喜慶之色。

最近的一個令人無語之處是《狐妖小紅娘》直播宣傳的時候,主持人問她覺得自己跟塗山紅紅有什麼共性,她沉默片刻後回答:都是女的。

額……她不會覺得自己很幽默吧?既然是來宣傳戲那就好好聊角色啊,還是她覺得我楊冪往這兒一坐就是以一敵百的號召力、聊角色都顯多餘?

綜上,你從這個人身上看不到敬畏和熱愛,而只有掩不住的囂張和些許倦感。

2、

一定有同學要反駁了:怎麼囂張了、怎麼不敬畏了?面對各位前輩老師她從來都是謙卑有禮的,還有哦,“在人下時當自己是人,在人上是當別人是人”可是冪的金句名言呢!

是啊,參加《金星秀》可配合可乖巧了,前段時間去戛納還主動給章子怡讓鏡頭了,但面對前輩和大咖的謙卑有禮能抹煞她那些打手機、翻白眼的“感人事迹”么?

不能,反倒是這兩點表現同時存在顯得她的情商和體貼是那麼地有方向感,我頂多贊她一句身段靈活、知眉眼高低、有眼力見兒。

至於那些“名言金句”,年輕人哪,與其聽她說什麼,不如看她做什麼。

再者,單單語言上的前後矛盾、親自打臉也不是沒有過的,諸如,她不止一次說過,要走出舒適圈、突破自己,可後來某一天當主持人問起的時候,她卻回答:是誰規定“舒適圈”這個事情的?

在此引用下李誠儒對郭敬明擅定選人標準的評價:真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你笑她前後不一,說不定人家正得意於權力上位者指鹿為馬的隨心所欲——什麼邏輯,什麼事實,姐就是女王,姐說什麼就是什麼。

這正是楊冪刻薄的來源,她太知道如何做一個“成功者”了。

其實她也不是被開金手指的大女主,一路走來也是歷經坎坷,正如她所說,自己也有居於人下的時候,小時候在片場還挨過導演的打,也遭遇過被換角色。

名利場的勢利和殘酷,她打小就看得清清楚楚,這份“清醒”鑄就了她一路攀爬的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她的眼界。

“恃強凌弱是赤裸裸的現實,不想被欺負、受冷落,那就成為那個有話語權的成功者。”這自然是沒錯,但在這種環境里泡久了,她很容易會下意識認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上位者和下位者兩種角色,向上爬的獎賞就是可對下頤指氣使,且對上服服帖帖是始終不變的生存之道。

所以她才總能一眼識別孰高孰低,而後輸出相應的對待方式。

畢竟,人是習得性的動物,當初上面的人這麼對我,今兒我就有樣學樣用差不多的方法對待下面的人,順便也宣洩下曾經被欺負的恨意與委屈。

楊冪還有另外一個顯著標籤就是“喜歡撩漢”,會笑着笑着倒在曾志偉懷裡,會在眾目睽睽之下坐到謝霆鋒腿上,會隨手扯起華晨宇衣服上的帶子把玩起來,會叫旁邊的rapper“小清新”並一遍遍要求他跟自己比心……

有人說這是不檢點,有人反駁作風開放何錯之有,但在我看來這都不是重點。

以上種種,沒有到有傷風化的程度,也沒到挑戰傳統的高度,我看到的,只有一個雌競優勝者的炫耀和一個社會人對既定規則駕輕就熟的順服。

對大佬自然貼貼,說明我是不扭捏、不對抗的自己人,這樣才好得到機會;與此同時,這也是一種生存自保策略,即,我先發制人,表現得“老油條”一點,大佬們反而不能怎麼樣。

對小鮮肉貼貼,輪到了姐自己給別人做服從性測試,對方不那麼配合也沒關係,反正姐的魅力毋庸置疑,姐主要是忍不住展示身為權力上位者的隨性和得意。

總之,不論怎麼看,她都是規則中的人,總能根據規則精準分配自己和別人的位置。

但,規則就是一切嗎?

3、

這個世界不是只有實然的,還有應然。三六九等是實然,人人平等是應然;成王敗寇是實然,和平共處是應然。

存在即合理,但未必正確,也未必應該一直存在下去。關於應然的種種聽來不合時宜,但人類文明的發展,正是由它們對現實的一次次撬動來觸發和推進的。恰如魯迅那句——“從來如此,便對么?”

看見應然,就擁有了成與敗、上位者與下位者之外的第三者眼,也就擁有了不被環境裹挾的第三種可能。

在此要舉出一個我認為的正面教材——林志玲。

首先,她和楊冪是有共同之處的,都是貌美的女明星,都是個人標籤大於作品本身,都信奉適者生存、主動讓自己變成了合乎規則的樣子,都是一眼看去超會做人的典範。

但與此同時,她們的差別也非常明顯:

楊冪被說刻薄,林志玲卻是二十年如一日的溫暖如春,連好友蔡康永都感嘆真就從她身上發現不了半點破綻;

楊冪被說敷衍,林志玲卻是一如既往的高能量,說起話來總是手舞足蹈、神采奕奕,似飽含無限情感,許知遠採訪她,還未說上話就先被林小姐擁抱小朋友的場景震撼住了。

一開始,大家都說她怎麼這麼假,可時光荏苒,當她依舊如此時,最苛刻的觀眾都忍不住在心裡寫下一個大大的“服”字。

是什麼導致了她們的不同?

或許正是,林志玲有那第三隻眼,而楊冪無。

林志玲說,她原本的職業規劃是當老師或者美術館策展人,可誤打誤撞進入演藝圈走紅之後,她發現自己竟然擁有了那麼多的資源,她就在想要怎麼運用這些資源去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

關於所謂價值,她有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傳遞和善和喜悅。當許知遠質疑這種和善和喜悅會不會很膚淺的時候,她堅定地答道,不會,當你足夠真誠,別人是一定能夠感覺出來的。

而“志玲姐姐”就是她傳遞和善和喜悅的身份,也是她入行以來最滿意的作品,至少她自己一直是這麼認為的。

看似嬌嬌嗲嗲的志玲姐姐其實自帶一套區別於娛樂圈和名利場的價值體系,所以她才可以做到一直笑臉盈盈而不那麼勢利,才可以扛到四十幾歲才結婚而未向媒體和父母的催婚攻勢輕易妥協。

所以雖一直以美和身材著稱,但你從她身上看不到賣弄與風塵。

可能正如她所說的,當你足夠真誠別人一定能感受得到,這幾年,我聽她講話真的會在那個瞬間覺得世界真美好,我好像真的已經被她的堅持說服了,她就是矢志不渝向世間散播peace&love的天使姐姐呀。

能夠如此疏離又如此篤定,“第三隻眼”都功不可沒,它讓她擁有了超越環境的高度,也讓她擁有了運用規則而非被規則綁定的視野。

身處成功者的高位,她越發覺得自己應該用已有資源做點什麼,而楊冪則是——“我都已經是頂流了,還有什麼好追求、好征服的呢,隨便應付應付得了。”於是,疲憊感溢出屏幕。

4、

那麼如何擁有“第三隻眼”?有或無,取決於人生初始階段受教育的方式和程度。

楊冪很小就已經泡在劇組,而林志玲則是十幾歲隻身到加拿大讀書。早早在社會大學裡歷練固然能避免產出書獃子,但也可能讓小孩成為百分百的環境產物。

而讀書能提供一個將附近與周圍隔絕於外的結界,提前給他植入一套應然系統。也許這樣會讓整個人平添一些理想化的底色,但他也能同時擁有面對紛繁雜亂時跳出來的能力,成為審視和駕馭規則的人,而不是規則的附屬品。

所以讀到最後,你會發現,這其實不是一個八卦帖,而是一個教育帖。當一個人尚為一張白紙的時候,他接觸什麼,就會成為什麼。每個人都難以逾越自己的人格和認知底色。

成為林志玲或楊冪,都可以,但我想說:讀書無用論,肯定不對。

作者:包法利小姐

關注我,在娛樂世界讀人心、解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