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樹哥郭有才一夜走紅,背後的四個原因

近日,在山東的菏澤南站,一個身着七八十年代復古西服的、擁有憂鬱眼神與唏噓胡茬子的年輕人翻唱了一首《諾言》,在全網爆火,這個年輕人叫郭有才。

郭有才的這首諾言火了之後,短短三天,郭有才的粉絲量從二三十萬迅速躥升至幾百萬,如今短短10天,粉絲漲破千萬,讓菏澤南站這個偏僻的火車站,成為打卡重地,重新煥發了生機,每天客流量超過40萬人。

在今天的短視頻時代,翻唱老歌唱的好的人大有人在,為什麼火的偏偏是郭有才?

在文藝荒蕪的年代,老哥翻唱與懷舊濾鏡帶來的情感衝擊

不可否認,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娛樂文藝荒蕪的年代,這個時代,沒有多少經典的影視作品,沒有多少經典的音樂,這個時代,是一個人情疏淡如水、命運無常的時代。看似擁有空前的娛樂消費條件,但優秀的文藝作品則寥寥無幾。

在一個文藝荒蕪的時代,把一些優秀經典但卻相對冷門的作品,以一種特有的打動人的方式唱出來,往往就具備了走紅的條件。

諾言這首歌如果是老粉的話,可能會知道,最初是一個唱腔聲音非常像張學友的歌手翻唱過,一度曾在小圈層內走紅過。

而郭有才的翻唱則通過它的滄桑的嗓音,自己用藥片包裝殼搭配上懷舊的濾鏡,在火車站的場景下,展現出一種非常懷舊的質感,讓人恍然間回到過去的90年代。

這種視覺衝擊搭配郭有才的滄桑嗓音,讓人動容與念舊。在文藝荒蕪的年代,老哥翻唱與懷舊濾鏡帶來的情感衝擊力是非常強的,而郭有才也把這首情歌,唱出了一種命運無常的漂泊感與滄桑感。

歌曲本身的滄桑感 來自於真實的人生經歷,喚醒底層人的真實共鳴

而這種滄桑感,喚醒了底層人的真實共鳴。而為什麼郭有才能把這首歌唱出人生的無常與滄桑,甚至命運的不公?這或許也源於郭有才的悲苦人生經歷。

郭有才本名郭壯,1999年出生,10歲那年,母親離世,父親重組家庭,從此以後郭有才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2年,郭有才第一次踏入社會,就遭受了社會的冷漠和無情,因年齡小又沒有什麼技能,經歷了數次碰壁,還是一個修自行車的老闆好心,將他收為學徒。整天和修自行車打交道,他不甘於這樣的生活,兩年之後,郭有才辭別了老闆,打起了零工、賣起了鞋、做過服務員,嘗試了很多工作,最終選擇到一家洗浴中心當前台值班。洗浴中心也有唱歌等休閑娛樂項目。

熱愛唱歌的他,開始在這條路上看到了人生另一種可能,具備音樂天賦的郭有才買了一把廉價的吉他,空閑時就會唱歌,購買了一套學習唱歌的軟件跟着學,十年之後,郭有才唱出諾言,一夜爆火。

他的人生,其實就是在底層摸爬滾打的過程,我們從他的歌聲里,聽到和他這個年齡並不符合的滄桑感,而是這種滄桑感,喚醒了底層群體最真實的共鳴。

過去有人問,為何周星馳的電影能讓人一遍又一遍的看,能火這麼久?能跨越幾代人,讓人找到共鳴,本質上是因為周星馳的電影,是以喜劇的外殼描繪了悲劇的內核,描繪的都是小人物的苦,它有一種底層之怒,有對底層人的共情,從周星馳的電影中,讓很多疲憊不甘的普通人,能找到一種繼續堅持下去的勇氣與希望。

求而不得的苦,是普通人的真實共鳴

《諾言》這首歌是筆者很喜歡的一首歌,我們看這首歌的歌詞,“我不明白這世界為什麼,會讓我感到那麼多傷悲,我不知道相愛的兩個人,留不住一個褪色的諾言,我不了解滄海桑田,能將一切相信的事改變,我不相信付出過的真心,要收回就能收回。”

“無奈人在風裡,人在雨里,人在愛的歲月里漂流,你我不能重頭不能停留,不能抗拒命運左右。”

這首歌字面上寫情,但同時也在寫命運無常,原唱李翊君唱出來,我們聽到的是一種感情的傷。在郭有才唱來,是一種生活的苦,一種求而不得撕心裂肺的苦。而求而不得的苦,是郭有才的真實人生經歷,也是普通打工人的真實共鳴。

擊中大眾心理缺失的痛點,網友願意給“郭有才”一個機會,捧紅他

我們從過去很多走紅的事件與案例來看,都能發現同一個規律,大眾心理缺什麼?需要什麼?誰能更好的提供什麼,提供給他們缺失的情緒價值,往往是爆火的前提。這是大眾潛意識心理層面的尋求補償。

有網友總結了淄博燒烤與開封王婆為啥能火,前者迎合的大眾對市場上很多旅遊景點宰客現象的無聲抗議,後者迎合了大眾對現如今婚姻的無奈與真實相親場景的渴求,天雷勾地火,目的明確,在對婚姻的迷茫中尋求慰藉。

而菏澤郭有才這一首《諾言》的火爆,點燃的是回憶和過往,在今天這個時代,很多人伴隨着年歲漸長,依舊在生活里掙扎着,無法抗拒命運,感嘆現實的無奈與無情,人們在郭有才的聲音中聽到了自己的人生與過往,而這種命運的不甘與對夢想的追求,是很多普通人的潛在的心理。

其實這種來自草根對夢想的吶喊,我們在第一季的好聲音眾多選手身上也能看到,這也是好聲音第一季能火爆的重要原因。

人們從郭有才身上看到了一個普通人的努力成長以及為夢想的堅持,願意給“郭有才”一個機會,願意捧紅他,這種心理也成為了郭有才走紅的助推因素。

郭有才與女友的感情,對菏澤感情,勾起大眾對故土舊情的懷念

郭有才是一個在夢想與現實中掙扎的青年,他自稱自幼在菏澤長大,從未離開過這篇土地,因此對這裡有着深厚的情感。對菏澤深層的感情,成為他唱歌的靈感來源。

這也讓我們想到《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鋼琴師從未下過船,主角一輩子生活在船上,在那裡度過童年、少年、青年時光,船就是他生活的世界,也是在船上,他遇見了一生中唯一的愛。

而郭有才同樣如此,有人說,郭有才的爆火,他的女友躺贏,其妻子對他這麼多年的不離不棄,願意陪着男朋友一起吃苦,擺攤燒烤,也打動了人們。不問出身,願意同甘共苦,這在今天,是稀缺的,郭有才對家鄉的感情以及與女友的情感,讓大眾聽到了對故土舊情的懷念,成為打動更多人、推動郭有才這段時間持續爆紅的一種隱性因素。

沒有人的爆紅是完全偶然的,偶然的背後似乎又有着必然的因素,在文藝荒蕪的年代,老哥翻唱與懷舊濾鏡帶來的情感衝擊,歌曲本身的滄桑感,來自於郭有才真實的人生經歷,喚醒底層人的真實共鳴,也打到了大眾心理缺失的痛點,人們從郭有才身上看到了一個普通人的努力成長以及為夢想的堅持,願意給“郭有才”一個機會,願意捧紅他。而他的歌聲中對菏澤深厚的感情,讓大眾聽到了對故土舊情的懷念,以上種種,或許是郭有才走紅背後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