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滑板少年陳燁:我害怕高度,但突破恐懼很興奮

陳燁在奧運資格系列賽·上海的滑板街式項目預賽中。

玩了滑板8年,拿過中國滑板隊在世界大賽上的首枚金牌,但16歲的陳燁在平日里幾乎不會透出滑板男孩的氣息——

頭髮交給爸爸打理,基本上沒有髮型可言;穿戴不講究酷炫,簡單舒服就好;上學不會帶着滑板,放鬆主要靠彈琴和刷題。

生活中內斂而含蓄的大男孩一旦拿着滑板站上碗池,就像變了個人:衝刺、騰躍、抓板以及轉體,他對難度的挑戰絲毫不輸外國頂尖滑板選手,甚至敢於挑戰更高難度。

5月17日,在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的男子滑板碗池決賽中,陳燁滑出63.33的成績,在當天上午22人出戰的預賽中排名第12位,幫助中國隊爭取到了寶貴的積分。

陳燁其實在去年亞運會過後就火了,爸爸陳玩欽為他在中山造了兩個碗池賽場的故事讓他的亞運金牌多了一份親情的溫暖。備戰奧運資格賽期間,陳燁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專訪時,聊起他和父親因為滑板而改變的人生,以及他對未來的期待和憧憬。

正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的陳燁。

“對高度很害怕,但突破恐懼很興奮”

黃浦濱江城市公園的滑板賽場里,過去幾天,聚集了當今世界上最好的碗池滑手,作為贏得巴黎奧運入場券的兩站比賽之一,所有滑手們都拿出了看家本領。中國滑板隊自然也派出了最強陣容,而其中最受外界的關注的,就是16歲的陳燁。

17日的預賽,陳燁三輪比賽均順利完成,且成績一輪高過一輪,最終以63.33的分數位列上午預賽22名參賽選手第12位。

“第一輪想做一個簡單的動作,獲得一個基本成績,後面兩輪在慢慢進階難度。”賽後混採區,復盤比賽的陳燁表示自己發揮出了平時80%的水平,“真的很緊張,第三輪比賽中還忘做了一個動作。”

面對今天的表現,陳燁表示基本滿意:“這麼多高手在現場,所以我也更緊張一些。參加奧運會可能還是比較困難,但能藉助這次比賽接觸到更多的高手,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陳燁很享受奧運資格賽這樣高手競爭的大場面,因為他喜歡在這樣的場合尋找自己的問題。

“在參加完幾次世界大賽之後,我看到了和世界上頂尖選手的差距,所以在亞運之後,我就和爸爸在家裡想把差距彌補一下。”儘管已是亞運金牌得主,但提起這份榮譽,陳燁不只一次說過其中有太多運氣成分,“和外國那些高手相比,我在騰空的高度以及速度上還差了不少,他們看起來就比我們猛很多。”

陳燁並未在奧運資格賽預賽中發揮出最佳狀態。(00:50)

生活中的陳燁,話不算多,他身邊的人甚至說他是“不太理想的採訪對象”,但這樣的性格反而讓他往往每句話都能一針見血地講出重點。

當被問及為什麼在高度和速度上有差距時,陳燁直接明了地回答,“因為對高度害怕,所以不敢主動加速,就沒能夠去突破高度。”

從8年前開始接觸滑板,有些膽小的陳燁就一直害怕摔跤,也害怕新高度給感官帶來的位置衝擊。這些危險本該成為滑板“勸退”陳燁的原因,但他卻堅持至今,箇中原因,他同樣說得直接,“你挑戰高度的時候是恐懼的,因為你不知道往檯子里飛的時候會摔在哪裡,但突破自己害怕的過程很讓人興奮,因為你一開始非常害怕,但想方設法去挑戰和過渡,成功的那一刻就會很開心。”

直面恐懼,接受恐懼,最終突破恐懼……陳燁就在這樣一個循環往複的過程中不斷進步和成長,如今站上了通往巴黎奧運的重要舞台,肩負着所有人的期待

在比賽中,他並不會多想輸與贏,而是享受飛行的過程,“當你把動作做出來,從無到有,表達了自己就好,這種感覺很爽。”

2016年,8歲的陳燁開始練習滑板。

“爸爸教練水平特別高,但我們也會有爭執”

陳燁自己說,他能戰勝恐懼,能站上亞運會的最高領獎台,能衝擊巴黎奧運會,這些都離不開爸爸陳玩欽的支持和引導。

去年亞運會上,父子倆的故事就成了中國奧運軍團的一段佳話,並被外界熟知。

2008年出生在廣東中山的陳燁,在8歲那年第一次接觸到了滑板。最開始,陳玩欽並不同意兒子買滑板帶回家玩,因為在此之前,兒子有太多“半途而廢”的前車之鑒。但在之後的一個多月里,陳燁泡在商場的滑板場,用借來的滑板不停地嘗試。於是,陳玩欽被打動了。

陳玩欽讀過師範學院,當過老師,學過舞蹈,干過圖書管理員,開過十年影視工作室。這樣的經歷讓他深知,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有時候需要熱愛和堅持才能填平。

正因如此,陳玩欽全力托舉起兒子的夢想。

陳玩欽“一人包干”,耗時半年建成碗池。

2019年,眼見兒子每次練滑板都要去廣州大學城,來回得2個小時,太折騰了。陳玩欽乾脆在中山東區街道租下了一個200多平方米、高約4米的倉庫,運用自己學過的3d電腦設計知識,將碗池從電腦上的建模圖紙還原到了這個場地中。

隨着陳燁技術的進步以及身體發育,陳玩欽又在2022年建了一個更大的900平方米的新場地,除了最高2.7米的碗池,還有接近4米的垂直大u池以及兩個基礎小u池和街式道具。

第二塊場地,他找來了80多歲的老爸、姐夫以及另一個教練一起修建完成,然後開始專心經營滑板場。

“可以說碗池上的每一個螺絲都是我擰上去的。”陳玩欽當初在接受採訪時的這番表述,感動了不少人,也震驚了不少人。

就連陳燁說起這段故事,至今也覺得有些不真實。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其實我一直感覺不可思議。當時整個廣東省的碗池場地都不多,他還是自學建造起來的,真的是難以置信的一件事。”

沒有場地就自學建築,沒有教練就自學滑板技術。如今,在國家隊集訓之外的時間,陳玩欽就是陳燁的教練。

“我一直跟他練,他的教練水平特別高。因為他會把每個動作都分解,循序漸進來教我。”陳燁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很信任父親,但在訓練的過程中也會為了一個動作發生爭執,“其實我們都希望成功,但有時候自己做動作的感覺和旁觀者不一樣,所以我們會有爭執,但是他確實看得比我清晰。”

陳燁在訓練中。

“我很喜歡滑板,但未必會走很遠”

結束了上海的奧運資格系列賽後,陳燁就要立刻進入布達佩斯站的備戰。這兩站比賽最終決定巴黎奧運會的參賽資格,也影響着陳燁能夠帶着自己的興趣愛好繼續走多遠。

“我很喜歡滑板,目前是這樣。現在它還是我的一個興趣愛好,但未來我不知道會不會繼續滑板。”陳燁說話總是率真和直接,“滑板這條路,未必會走很遠。”

生活里的陳燁,和其他16歲的男孩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從初中開始,學校里不允許帶滑板,陳燁就沒有在同學面前展示過自己在極限運動上的天賦,在學校的課餘時間,他和普通學生一樣,大多數時間還是在討論學習。

陳燁在練習滑板。

即便在亞運會上奪得中國隊歷史性的滑板首金後,陳燁說,自己的生活也沒有太多改變。

“亞運會後我剛剛上高中,剛到學校的時候確實有很多同學認識我。但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感覺。”畢竟在學校里,陳燁這樣的極限運動愛好者並不算多,“我在學校都沒有認識玩滑板的同學。”

其實除了滑板,陳燁還有很多興趣愛好,其中就包括爸爸從小就培養他練習的鋼琴,再加上高一的課業壓力要比初中三年更大,陳燁在訓練滑板之餘,還要趕上學業進度,“沒有訓練的時候,我會把時間拿來做題,如果在家的話,就彈一下琴,更多的時候還是要學習。”

如果一定要說亞運滑板金牌給陳燁帶來的改變,那可能就是他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不管是在賽場上還是在學校里。“感覺要對自己的要求高一點,因為更多人知道我,也知道我代表國家隊參賽,所以不想讓他們失望。”

不管未來陳燁在滑板這條道路上走多遠,不管他是否有一天改變主意將滑板這個興趣愛好變成一生的事業,至少現在這位16歲的少年希望專註在滑板上,繼續挑戰自己沒有達到的高度和速度以及巴黎奧運會。

“以後我可能會去做些別的,但現在我希望把兩站資格賽比好,然後站上奧運會的賽場,去做出自己想做的動作。”